熟悉牛肉的“吃主儿”,一定对“熟成”这个词不陌生。牛肉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蛋白酶,这种酶可以分解牛肉的蛋白质,软化肌肉纤维,提升牛肉的保水性,并让牛肉的风味更加浓郁。而通过特定的湿度、温度和时间让牛肉自然发酵的过程被称为牛肉熟成——听起来颇复杂,实际一言以蔽之:熟成是一种让牛肉更好吃的方法。
熟成原理与科学基础
牛肉的熟成主要分为干式与湿式两种。
干式熟成(Dry Aged)是将冰鲜牛肉直接放在恒湿恒温(湿度60%至90%,温度0℃至4℃)的熟成设备中。由于长期裸露在空气中,牛肉的水分会逐渐流失,表面风干变硬。这个硬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在烹饪时需要去除。干式熟成的牛肉风味浓郁,肉质极佳,但制作成本高,烹饪之前需要去除硬壳,通常要去掉20%重量。在熟成过程中,牛肉的重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这也是干式熟成牛排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
湿式熟成(Wet Aged)是将冰鲜或解冻后的牛肉用真空包装,放在低温恒湿的熟成柜中,让微生物发酵。由于真空包装隔绝了氧气,牛排不会变硬,肉质基本没有损失,水分也得到很好的保留。湿式熟成的牛肉在风味上不如干式熟成,但在出肉率、制作技术和运输上优于干式熟成。也可以说,干式熟成是风味至上的“奢侈品工艺”,湿式熟成是成本优先的“工业化方案”。
传统粤菜中有一款老菜叫“隔夜牛柳”,人们将新鲜的牛肉挂在阴凉的地方,经过一个晚上的自然风干,第二天再用来烹制菜品。这也许可视作本土干式熟成牛肉的雏形。粤厨在制作牛排类菜式时,会采取加入大量蔬菜汁腌制牛排的方式,以改变牛肉的口感。这也可视作湿式熟成牛排的雏形。
熟成库
小黑板
酶解作用:
蛋白酶分解肌肉纤维,提升保水性
微生物转化:
有益菌群促进氨基酸、脂肪酸生成
风味形成:
蛋白质 / 脂肪分解产生坚果香、奶酪香等复合风味
水分调控:
干式熟成失水浓缩风味,湿式熟成保水护嫩度
熟成从选择开始
广州餐厅“夹脚鞋与鱼子酱GET HOLIDAY”“夹脚鞋与包BLAZINC”是专门以干式熟成牛肉为主打产品的餐厅,创办人陈小山早在2015年时就经营食材生意。他说当时的进口牛排还是以冻品为主,而作为干式熟成牛肉基础的冰鲜牛肉很少见,所以那时的干式熟成牛肉没有被推广,两年后才开始有冰鲜牛肉被陆续批准进入中国市场。
2018年,陈小山的第一家餐厅“夹脚鞋与鱼子酱GET HOLIDAY”开业,他原本的想法是利用餐厅来销售进口食材,但后来发现,在广州的西餐厅里很难吃到品质好的干式熟成牛肉,就开始摸索着自制。在牛种的选择上,他只选纯种黑安格斯和牛,并严格筛选牧场,包括牧场的饲养方式。屠宰后按部位切割、排酸72小时、未经急冻的冰鲜牛肉,才符合其制作干式熟成牛肉的标准。
餐厅同时供应冰鲜牛排,在陈小山看来,某些部位的牛排如西冷、肉眼不太适合熟成,直接烹饪也能达到较好的口感。陈小山在多年实践中发现,很多经营者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干式熟成的技术能够令牛肉拥有更好的风味,那么在食材选择上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冰冻牛肉或者是品质不佳的牛肉,基于成本以及售价的关系,是不值得花心思去做干式熟成的”。
在熟成库里制作的牛火腿
把控的艺术
夹脚鞋系列共有3家餐厅,使用的牛肉都在他们自建的冷库及熟成冷库中调配。干式熟成冷库的设备对技术要求很高,如电源要采用三重断电保护装置,保证冷库用电;每一块肉都有“身份证”,保证在最佳食用期使用。
熟成技术也很重要,如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系统,对熟成时间的把控。不同的熟成时间对肉质的影响不同,如21天的干式熟成比较常见,但更长时间会令牛肉有更浓郁的味道,不过损耗也更大。他们会定期将熟成的牛肉交给第三方机构检测,以保证食材安全,同时也方便掌握熟成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牛肉熟成的科学原理是通过酶来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以产生氨基酸和脂肪酸,增加风味,而微生物、有益菌会促进风味形成。他们目前正在尝试将用盐腌过的鸡放到熟成柜中3天后再食用,目前食客反馈较好;还尝试将酿酒的酒曲加入牛肉中,这样制作的干式熟成牛肉风味比较独特。
熟成柜中带有“身份证”的牛肉和鸡
面对市场要培育与观察并行
熟成牛肉在中国正处于“高端认知建立期”,在一线城市的高端餐饮圈已形成稳定客群,但大众市场仍需3至5年的培育期。
在日常经营中,陈小山也会遇到因食客对牛肉熟成认知度不足而造成的各种问题。如有的消费者会误认为“熟成就等于发酵变质”,所以他们的餐厅都通过透明熟成柜展示正在熟成的牛肉,还安排店员和厨师耐心讲解,为顾客答疑解惑,消除顾虑。
通过观察和总结数据,陈小山发现, 在风味接受度上,客人更偏好21至35天的中度熟成(以奶酪香、坚果香为主),超长熟成(多于60天)的“蓝纹奶酪味”易引发争议,而且熟成时间越长,损耗成本越大。他认为,熟成牛肉的烹饪方式宜精简,以凸显牛肉本身的复杂风味。短时熟成适合创新料理,而超长熟成则推荐回归极简烹饪,让风味自然绽放。
餐厅内展示的熟成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