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方人来讲,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就是供暖前的这一次降温。身体上还没有完全适应温度的变化,感觉屋里屋外都很冷呀。我这几天做饭也是以各种炖菜、炖汤为主,简单省事,也好保温。做炒菜太容易凉了,也懒得洗洗切切那么繁琐。

这次做的萝卜粉丝汤,搭配了鱼丸和蛋饺,味道超级鲜美,营养也非常好。这种做法也特别适合上班族和家里有上学娃的。配菜简单,做法也简单。炒一炒,煮一煮,十分钟上桌。有菜吃,还有汤喝。暖暖的,营养又美味。

萝卜粉丝鱼丸蛋饺汤
【食材】白萝卜、平菇、粉丝、鱼丸、蛋饺、葱、姜、盐、白胡椒粉

【具体做法】
1,白萝卜去皮,先切厚片,再切条。不要切太细,煮的时候容易碎。

2,另外再准备一些平菇,洗净后撕成小块。

3,热锅热油,放入葱姜爆香。

4,倒入白萝卜,大火炒一炒水汽,可以去掉一些白萝卜的辛辣味。

5,接着加开水进来,然后加盐、松茸调味料、白胡椒粉进行调味。这个时候把平菇放进来。

6,上面放上鱼丸和蛋饺,大火煮开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煮3~5分钟。

7,鱼丸、蛋饺煮熟,放入泡软的粉丝,再煮一分钟就好了。

8,最后撒点葱花或者青蒜苗,这个汤就好了。
这一锅有肉有菜还有汤,热乎乎的,吃着好暖和。汤很鲜,菜也很鲜很香。

现在正是吃萝卜的季节,大家可以试试这一锅,鲜香四溢,回味无穷。

秋天,天气转凉,咱们的饮食就得跟着变一变,不能再像夏天那样贪凉了。老祖宗讲究“顺时而食”,秋天嘛,就得吃些能让身体“润”起来,又能把讨厌的湿气赶跑,顺便把脾胃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东西。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两道我家秋天必做的“神仙粥”,食材家常,做法简单,但功效可不简单!核心秘诀就是那“三个豆子”,它们三个联手,一个补肾,一个祛湿,一个清热,再搭配上其他好帮手,真是绝了!

第一道:安神祛湿五豆汤
这道汤品,我管它叫“秋日安神汤”,特别适合感觉心烦气躁、睡眠浅的朋友。
准备食材:黑豆、红小豆、绿豆、花生、干百合、红枣。(量嘛,咱们家常做法不用那么精确,黑豆、红小豆、绿豆各抓一小把,花生也抓一小把,干百合10片左右,红枣5-6颗掰开去核。)
详细步骤:
1. 黑豆和红小豆比较“顽固”,最好提前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或者直接泡一夜。这样才容易煮烂。绿豆和干百合稍微泡个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行。
2. 把泡好的黑豆、红小豆、绿豆、花生,连同泡豆子的水一起倒入锅里(营养不流失),再加足量的清水。水要一次加够,中途尽量不加水。

3. 先开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悠悠地煮上40分钟到1小时。这个过程里,豆香会慢慢飘出来,特别好闻。 等豆子们都煮得差不多开花了,变得软软糯糯的,就把泡好的百合和掰开的红枣放进去。
4. 继续煮15-20分钟,看到百合也变得透明软糯,红枣的甜味融到汤里,就可以关火啦。喜欢甜味的,可以在最后根据口味加一点点冰糖或者红糖,我个人更喜欢食材本身清清甜甜的味道。

第二道:健脾养胃杂豆粥
如果说上面那道是“汤”,那这道就是更实在的“粥”了。它更侧重于养护我们被冷饮“伤害”了一个夏天的脾胃,当早餐吃再合适不过。
准备食材:红小豆、黑豆、绿豆、红枣、薏米、大米。(依然是随手抓:三种豆子各一小把,薏米一小把,大米两把,红枣4-5颗。)
详细步骤:
1. 薏米性寒,直接煮对脾胃不太友好。咱们先把它倒进无油的炒锅里,用小火慢慢翻炒,炒到表面微微发黄,闻到一股好闻的米香味就可以了。这一步是点睛之笔,能去除薏米的寒性,让它健脾祛湿的效果更好。 同样,把红小豆、黑豆和炒过的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
2. 把泡好的所有豆类和薏米、洗干净的大米、掰开的红枣,全部放进电饭煲或者汤锅里。加入足量的水,用电饭煲的“煮粥”模式就最省心了。

3. 如果是用明火煮,就先大火烧开,然后转最小火,熬煮1-1.5小时,期间记得时不时搅动一下,防止糊底。一直熬到米烂豆酥,粥变得粘稠软糯就好啦。这碗粥自带红枣的甘甜,味道已经非常棒了,空口吃就很好。如果喜欢,也可以配点小咸菜,风味更佳。
在这个凉意渐深的季节里,不妨花点时间,为自己、为家人煮上这么一锅。看着锅里豆子翻滚,闻着满屋的香甜气息,感受着从内而外的舒适与温暖——这,大概就是秋天最幸福的味道了吧。祝大家这个秋天,吃得好,睡得香,湿气跑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