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奇观]你绝对想不到,这座寺庙竟靠一根柱子屹立千年! 2 [2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693
金币
423521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17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26) —


悬岩回首望,归思过前峰

这首诗把甘露岩寺
的建筑特色和
四周景物的秋季特点
描绘的活灵活现

甘露岩寺的建筑全部采用木质结构
因为寺藏岩穴之中即使是刮风下雨
这些建筑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只需防火而无需担心各种雨水天气

不过正因为都是采用木质材料
底部仅仅靠柱子支撑
所以负重能力不及现在钢筋水泥
来此观光的游客被限制人数进殿


在石壁上有数百个丹霞洞穴
大洞套着小洞,洞中有洞
在谷底看来宛如一座神圣殿堂
又好似满天星斗令人眼花缭乱






自古深山出灵寺
甘露寺的灵验不仅灵在心想事成
更灵在于它有天然形成的“五妙”

第一妙:钟鼓山

左边小山似寺庙中悬挂的金钟
远处的山表面光滑似一面巨鼓
而甘露寺就在这钟山和鼓山之间,
所谓“左钟右鼓,庙(妙)在其中”

第二妙:麒麟山

山水景观的妙处无疑是移步换景
稍向前走几步刚才的钟山和鼓山
变成了一只回头张望的大麒麟
变成了甘露寺的第二妙

第三妙:印身佛

在甘露寺上方的岩壁上
有一处红黑相间的崖面
仔细看特别像一座一手挂着佛珠
一手伸出五指的印身佛影这是第三妙

只有当一个寺庙佛性达到一定境界时
才可能出现这种景象
甘露寺的这尊“印身佛”
也验证了这片山水的非凡佛缘

第四妙:钟成佛

越是靠近甘露寺
钟山就显得越发的庄严
当鼓山消失在眼前时

钟山就幻化成如来佛祖的侧面头像
守护着数万地方百姓
这就是第四妙,妙在钟成佛
第五妙:龙凤呈祥
登顶甘露寺,抬头仰望
头顶红白黑相间的崖璧暗藏玄机

左边的崖璧上似刻画着一只火凤凰
而右边却像是一只飞龙在天
如此吉像,堪称“龙凤呈祥”
是为甘露寺的第五妙

为了便于参观甘露岩寺的全貌
岩穴外还修建了长廊
站在长廊可以将整个寺庙尽收眼底
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昨天 20:5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693
金币
423521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23
靠一根柱子屹立近千年的“南方悬空寺”——福建泰宁甘露岩寺

1. 基本信息
项目    详情
寺庙名称    甘露岩寺(又称“南方悬空寺”)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景区内,隐藏于峭壁上80余米高的天然洞穴中
建造时间    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距今约880年(接近千年)
文物等级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2. 核心奇迹:一柱撑天的建筑工艺
甘露岩寺的**“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是其最震撼的特点,完全依托一根高约30米的杉木王**(称为“状元柱”或“如意柱”)支撑整座寺庙。具体细节如下:

结构设计:采用“T形拱头”(插拱)连接四幢重楼叠阁(上殿、蜃阁、观音阁、南安阁),全木质结构未用一根铁钉,利用岩洞“上宽下窄”的天然地形,以“Y形铁叉”原理将重量分散至岩壁,实现“悬而不空”。
屋顶特色:因藏于岩洞,屋顶无需片瓦,仅用木料铺设,既避风雨又保持通风。
稳定性:虽看似仅靠一根柱子支撑,但实则通过岩壁嵌固(重心落在峭壁岩石中)和结构力学(T形拱分散重量)实现稳定,历经近千年风雨(包括1961年火灾后修复)仍屹立不倒。
3. 传说与历史背景
起源传说:相传北宋时期,叶祖洽的母亲为求子到甘露岩寺(原为小茅庵)祈福,许愿“岩有多大,庙就修多大”。后来叶祖洽考中状元,为还母愿召集工匠扩建,因岩洞面积有限,工匠受“Y形铁叉抬木”启发,用一根柱子解决了悬空搭建的难题。
文化影响:12世纪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次来此学习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奈良东大寺大佛殿(世界现存最大木结构建筑),甘露岩寺因此被称为“东大寺的设计原型”。
4. 现状与游客体验
旅游地位:作为大金湖景区的核心景点,甘露岩寺以“奇、悬、巧”吸引大量游客,“状元柱”成为祈福象征(游客常抱柱求好运)

周边景观:寺外可俯瞰大金湖全景,周边有“钟鼓山”(左钟右鼓,庙在其中)、“麒麟山”等丹霞地貌,与寺庙形成“山水寺合一”的画卷。

总结
甘露岩寺不仅是中国南方悬空寺的代表,更是古代工匠“因地制宜、巧夺天工”的典范。其“一柱撑天”的工艺既解决了地形限制,又融合了佛教“宁静致远”的精神,至今仍是建筑史上的未解之谜(专家仍在研究其具体搭建方法)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7343
金币
49987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88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05
甘露岩寺:千年悬空古刹的建筑奇观与文化魅力

一、诗意描绘:甘露岩寺的秋日胜景与建筑精髓
您引用的诗句“悬岩回首望,归思过前峰”出自宋代进士邹恕的《甘露岩》,这首诗生动勾勒了甘露岩寺的建筑特色与周边秋景。诗中“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几句,将寺庙嵌于悬崖的险峻、瀑布飞泻的壮美、秋林红叶的绚烂以及晨钟暮鼓的禅意融为一体,确如您所说,“描绘的活灵活现”。

二、建筑奇迹:“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工艺
甘露岩寺的核心魅力在于其“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建筑结构。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天然岩穴的地形:
- 岩穴环境:洞穴高约80米,最宽和最深处各为30米,呈倒三角形。古人巧妙地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以一根粗大木柱(胸围3.38米,高约30米)支撑起四幢重楼叠阁(上殿、蜃阁、南安阁、观音阁),形成“品”字形布局。
- 木质结构优势:全寺采用木质构建,无一片瓦片。因藏于岩穴之中,风雨对其侵蚀较小,主要需防范火灾。1960年冬曾因失火损毁,1979年按原样重建,再现了这一建筑奇迹。
- 承重与安全:尽管木质结构承重能力不及现代钢筋水泥,但通过“一柱插地”的力学设计和T形拱头(插拱)的连接方式,实现了稳固支撑。为保护建筑,如今游客进殿需限制人数。

三、丹霞奇观:岩穴中的“天然殿堂”
甘露岩寺所在的泰宁丹霞地貌,赋予了其独特的地质景观:
- 洞穴群落:岩壁上分布着数百个大小不一的丹霞洞穴,“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从谷底望去宛如“神圣殿堂”,又似“满天星斗”。这种地质结构为寺庙建造提供了天然载体。
- 岩石特性:岩洞上下为砾岩,中层为砂岩,渗出的泉水经岩层过滤后清甜甘冽,故名“甘露”。洞内“一片瓦”岩壁上的石乳泉眼,每隔几分钟便会滴下甘泉,相传甘露岩寺之名即源于此。

四、灵验传说:“五妙”奇观与佛缘深厚
甘露岩寺以“五妙”著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信仰:
1. 钟鼓山(左钟右鼓,庙在其中)
   - 左侧红色岩石形似巨钟,右侧岩石状若巨鼓,寺庙坐落于两者之间。“左钟右鼓,庙(妙)在其中”的说法,既是对地理位置的形象概括,也暗含“妙趣天成”之意。

2. 麒麟山(移步换景的神兽幻影)
   - 稍向前行几步,原本的钟山、鼓山在视角变化下,化身为一只回头张望的大麒麟。这种“移步换景”的丹霞奇观,增添了寺庙的神秘色彩。

3. 印身佛(崖壁上的佛影显现)
   - 寺上方岩壁红黑相间,形成一手持佛珠、一手伸出五指的“印身佛”影像。传说“只有佛性达到一定境界的寺庙才会出现此景”,印证了甘露寺与山水的非凡佛缘。

4. 钟成佛(钟山化为如来头像)
   - 靠近甘露寺时,远处的鼓山逐渐消失在视野中,左侧钟山则幻化为如来佛祖的侧面头像,仿佛守护着一方百姓,故称“钟成佛”。

5. 龙凤呈祥(崖璧上的吉瑞图案)
   - 登顶后仰望崖璧,红白黑相间的岩层中,左侧似火凤凰展翅,右侧如飞龙腾空,构成“龙凤呈祥”的吉祥景象,象征着祥瑞与和谐。

五、文化影响:中日建筑交流的见证
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时期(12世纪),日本名僧重源法师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插拱”(T形拱头)技术。回国后,他将此工艺应用于重建奈良东大佛殿,形成了日本建筑史上的“大佛样”风格。东大佛殿大量使用的T形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这一文化交流佳话彰显了甘露岩寺在东亚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游览体验:长廊观全貌与文化感悟
为方便游客观赏全貌,岩穴外修建了长廊。站在长廊上可俯瞰整个寺庙嵌于悬崖的壮观景象,感受古代工匠“一柱擎天”的智慧。此外,山门前石碑上邹恕的题诗、钟鼓石前的三棵迎客松、“如意柱”(相传求子灵验)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游览体验。

总结
甘露岩寺不仅是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中的一颗明珠,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其“一柱插地”的奇绝结构、“五妙”传说的文化内涵以及对日本建筑的影响,使其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遗产。正如您所感叹的那样,“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座悬空古刹至今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前来探寻。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