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猎奇]苦熬38年登基,一夜连幸数女夜夜奋战,寝宫传出尖叫声:皇上驾崩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387
金币
45024
道行
38009
原创
2468
奖券
5004
斑龄
136
道券
117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9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33



万历皇子朱常洛等了38年才登上皇位,却在一个月内暴毙。

郑贵妃进献美女,红丸案离奇致死,三大宫廷悬案至今成谜。



38年太子路的艰难求存

宫女王氏怎么也没想到,那一夜的临幸会改变大明朝的命运。

万历皇帝去李太后那里请安,看中了一个宫女,一夜风流之后,万历转身就忘了这个女人。



几个月后,王氏的肚子大了,李太后发现后质问万历,这位皇帝还想抵赖。

太后直接让人拿来《内起居注》,白纸黑字摆在面前。

万历无话可说,只能封王氏为恭妃。

生下来的男孩叫朱常洛,万历私下里叫他"都人子",意思是宫女生的孩子。



这个称呼透着一股子嫌弃。

四年后,万历最宠爱的郑贵妃生下朱常洵。

爱屋及乌,万历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朱常洛彻底被冷落了。

按照祖制,皇长子应该立为太子,满朝文武都在等万历下旨册立朱常洛。



万历就是不松口,他想等朱常洵长大,找机会立他为太子。

大臣们急了。申时行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册立皇长子。万历找借口推脱,说孩子还小,再等几年。

朱常洵出生后,形势更加微妙。郑贵妃立刻被封为皇贵妃,而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连个正式封号都没有。这个信号太明显了。

东林党人开始发力,他们深知立储关系国本,绝不能让万历废长立幼。

一份份奏疏如雪花般飞向皇宫,都是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的。



万历恼了。他开始罢免那些反对他的大臣。申时行被迫辞职,王家屏也下台了。

接着是赵志皋、王锡爵,四任首辅都因为立储问题倒台。

这场较量持续了十五年。

朱常洛在夹缝中长大。父亲不喜欢他,郑贵妃视他为眼中钉。

好不容易被册立为太子,住进慈庆宫,连取暖的火都没人给他生。

大冬天的,太子冻得浑身发抖。

讲官郭正域看不下去了,当场怒斥那些太监。太监们这才慌忙生火。

更残酷的是,朱常洛和母亲被彻底隔开。



王恭妃一个人住在景阳宫,母子不得相见,直到王恭妃病重,朱常洛才破门而入,见了母亲最后一面。

王恭妃已经双眼失明,用手摸着儿子的衣角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这就是朱常洛的前半生。生在帝王家,活得比平民还窝囊。



郑贵妃集团的最后反扑

张差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个蓟州的樵夫,靠砍柴打猎混口饭吃。

那天在赌场输了钱,心情正低落,一个老太监走了过来。



老太监打量着张差,觉得这人孔武有力,很有用武之地。两人在茶楼坐下,老太监许诺说,跟着他干,事成之后有几亩地的赏赐。

张差心动了。农耕时代,土地就是命根子。

老太监把张差带到京城,在大宅子里好吃好喝招待了几天。接着给了张差一根枣木棍。这种木头质地坚硬,比铁棍还厉害。

"进宫后见人就打,特别是穿黄袍的。打死他,重重有赏。"

张差被带进紫禁城,直奔慈庆宫。

那是一个黄昏。慈庆宫的防守松懈得离谱,第一道门只有两个老太监,第二道门压根没人。

张差一路打到前殿屋檐下,才被内侍韩本用制服。



朱常洛吓坏了,举朝震动。

初审的时候,张差装疯卖傻,说话颠三倒四。刑部的官员想草草结案,说这就是个疯子。

刑部主事王之寀不信,他停了张差两天的饭,饿得张差"奄奄垂毙"。

王之寀把饭端到张差面前:"老实招供就给饭吃,否则饿死。"

张差终于扛不住了。

"小名张五儿,有马三舅、李外父两人,让我跟一个老公行事。老公说打了穿黄袍的小爷,从此吃穿不愁。"

真相浮出水面,刑部十三司会审,案情越挖越深。

张差供出了幕后的太监:庞保、刘成。这两人都是郑贵妃手下的心腹。

朝野哗然,王之寀继续深挖,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刺杀计划。



张差不是误入宫中的疯子,而是被人指使的死士。有内应,有预谋,目标明确。

郑贵妃慌了,她找到万历皇帝,哭诉自己的冤屈。

万历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牵扯到自己最宠爱的女人。

朱常洛也不愿深究。经历了这一劫,他只想尽快稳住局面。

万历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刻意展现父慈子孝的和睦景象。朱常洛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张差就是个疯子,处决了事,不必小题大做。

张差被磔死。临死前他大喊:"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多官竟付之不问!"



庞保、刘成在内廷被秘密处死,梃击案就这样草草了结。

真相永远沉没在历史的迷雾中。郑贵妃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朱常洛的太子地位终于稳固。

代价是什么?父子之间的嫌隙更深,宫廷内部的仇恨更浓。



一月皇帝的纵欲之路

万历皇帝死了,朱常洛等了三十八年,终于登上皇位,改元泰昌。

登基大典上,朱常洛“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看上去精神饱满,仪态端庄,没人能看出他有任何病态。

他压抑了大半辈子,此刻终于可以施展政治抱负。



他先废除了沿用多年的矿税。万历朝的矿税逼得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矿监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朱常洛一纸诏书,全部撤销,朝野上下一片叫好。

随后,他调内库银两两百万,犒赏边防。

辽东局势吃紧,后金虎视眈眈,必须稳住军心。

他将钱交由熊廷弼与九边巡抚发放,稳定了军队士气。

他也开始调整中枢用人。大量提拔官员,重新启用被贬的叶向高,任命何宗彦等人进入内阁,还赦免了因争国本而获罪的三十多人。



雷厉风行的举措让朝臣看到希望。这个皇帝有魄力,有主见,也许真能带来改观。

宫里的郑贵妃也盯上了新局势,但她关注的不是国家大事,而是自己的安危。

梃击案的余波还在,皇帝换人,她深感处境危险。她想到了最保险的办法——献美人。

她挑出八个美貌聪慧、精通才艺的女子,送到新皇帝跟前。



朱常洛压抑太久,面对八位歌舞婀娜的美人,顿时失了分寸。

他沉醉其中,政务改革都被抛到脑后。

史书记载得隐晦,“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一夜之间,他明显变得憔悴,宫人们都开始担忧。

但朱常洛已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夜夜笙歌,日日纵欲,仿佛要把这辈子的压抑一口气补回来。



十天后,他病倒了,原本健康的身体迅速垮掉,发烧、腹痛、食欲不振,御医束手无策,只能靠一些平常药物维持。

司礼监太监崔文升出面请缨,说自己懂医术,要为皇帝亲自开方。

他出身郑贵妃宫中,开出的却是泻药。

朱常洛病情恶化,一昼夜泻了几十次,快要脱水,人也虚弱得站不起来。朝中惊慌,许多人怀疑崔文升存心害命。



已经这样虚的病人,怎么还能用泻药?这是治病,还是加速送命?

朱常洛也起了疑心。他召见内阁官员,询问有没有别的办法。

这时,一个六品小官李可灼冒了出来,自称手中有能起死回生的仙丹。皇帝病急乱投医,决定一试。

红丸案的序幕,就此拉开。



红丸迷案与暴崩之谜

李可灼手里的红色药丸,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这个鸿胪寺丞平时毫不起眼,关键时刻却站了出来,自称掌握仙方,能治百病。

朱常洛已被泻药折腾得不成人形,听说有灵丹妙药,马上下令进药。



大臣劝阻。药物来历不明,岂能随便服用?

朱常洛顾不了那么多。死马当活马医,总比干等强。

中午,李可灼献上第一粒红丸。皇帝服下后顿感“暖润舒畅”,精神好转,开始进食。

他欣喜若狂,称李可灼为“忠臣”。

下午,又服第二丸。

晚上,安然入睡,宫中一片轻松,似乎真有转机。

次日凌晨,乾清宫传来噩耗:朱常洛暴毙。

从登基到驾崩,仅一个月。等了三十八年的皇位,坐得如此短暂,令人唏嘘。

死因成谜,红丸到底是什么?后人查出主要成分是铅,混有人尿、人乳、辰砂、松脂等材料。现代医学认定,铅中毒可致死。



朱常洛体虚,再服含铅之物,无异饮鸩止渴。

更诡异的是,首辅方从哲迅速拟出遗旨,赏赐李可灼,时机太巧。

朝野哗然。

有人说是医疗事故,李可灼草率施药,误杀皇帝。

也有人联想到此前的梃击案,认为郑贵妃一派布下连环计。

先献美人耗空体力,再以泻药加重病情,最后红丸致命。

这个推测听起来合情合理,却始终没有直接证据。

新帝朱由校迫于压力,罢免方从哲,发配崔文升,流放李可灼,算是交代了红丸案。



但案件草草收场,真相无人深究。

朱常洛的悲剧,其实不是偶然。

在专制体制下,继承人命运被皇帝私心左右。万历三十八年的冷落,为大明埋下了难解的隐患。

朱常洛好不容易登基,却被制度和宫廷斗争吞噬,活成了牺牲品。

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权力集中之下,个人生死牵动亿万人命运,阴谋自然层出不穷。

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归根结底都是皇权斗争的产物。

每个案子背后,都是一片沉浮风云。

朱常洛死了,朱由校继位。



这个只爱做木工的皇帝对政事漠不关心,魏忠贤开始专权,东林党争越演越烈,大明走向深渊。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仍会想:如果朱常洛活得久些,命运会不同吗?

答案未必乐观。一个人再努力,也很难撼动根深蒂固的制度。

历史的车轮从不为谁停下。

参考资料:

红丸案·故宫博物院·2016年10月16日

梃击案·故宫博物院·2016年10月16日

泰昌皇帝·故宫博物院·2016年12月25日

明末三大案·澎湃新闻·2024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3200
金币
467868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0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2:35
明朝泰昌帝朱常洛的悲惨命运

朱常洛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幸,从出生到登基,再到突然死亡,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他的故事不仅揭示了明朝宫廷斗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专制体制下皇权斗争的复杂性。

艰难的太子之路

朱常洛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是明神宗朱翊钧与宫女王氏的儿子。由于王氏出身低微,且一直不受神宗宠爱,朱常洛的出生并未得到父亲的认可。直到李太后发现王氏怀孕,并拿出《内起居注》作为证据,神宗才不得不承认这个儿子的存在,并封王氏为恭妃。

然而,朱常洛的成长环境并不理想。他的母亲王恭妃长期受到冷落,甚至在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后,母子二人仍然无法见面。这种家庭环境对朱常洛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宫廷斗争与梃击案

万历年间,围绕着立储问题,朝廷内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郑贵妃及其支持者试图立她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而大多数朝臣则坚持立朱常洛为太子。这场斗争持续了多年,导致多位内阁首辅和大臣被罢免或迫害。

梃击案的发生更是加剧了宫廷内的紧张气氛。张差手持枣木棍闯入慈庆宫,意图刺杀朱常洛。虽然张差最终被捕并处决,但幕后主使却一直未能查明。郑贵妃被怀疑与此案有关,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她得以逃脱惩罚。

登基后的短暂辉煌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驾崩,朱常洛终于登上了皇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除矿税、调拨银两犒赏边防、调整中枢用人等。这些举措得到了朝臣和百姓的支持,使他一度赢得了民心。

然而,朱常洛的健康状况却迅速恶化。据史书记载,他沉迷于郑贵妃送来的八位美人,日夜纵欲,导致身体极度虚弱。司礼监太监崔文升为其开出了泻药,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病情。

红丸案与暴毙之谜

在朱常洛病情恶化之际,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手中有能起死回生的仙丹。朱常洛服下红丸后,病情一度有所好转,但不久后便突然暴毙。红丸案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关于红丸的具体成分和致死原因至今仍有争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丸的主要成分可能是铅,混有人尿、人乳、辰砂、松脂等材料。铅中毒可能导致死亡,这与朱常洛的症状相符。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红丸案并非单纯的医疗事故,而是郑贵妃一派布下的连环计,旨在通过美人、泻药和红丸逐步削弱并最终杀死朱常洛。

结语

朱常洛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等了三十八年才登上皇位,却在短短一个月内暴毙身亡。他的故事不仅揭示了明朝宫廷斗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专制体制下皇权斗争的复杂性。尽管他在位时间短暂,但他的悲剧命运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