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1回复

[猎奇]不敢相信!今年国庆节“掉价最猛”的5种商品,香烟竟然榜上有名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185
金币
41118
道行
38009
原创
2460
奖券
5004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7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59



今年国庆逛超市时,我盯着货架发了会儿呆——53度飞天茅台的价签从“2999”悄悄改成了“2599”,旁边还挂着“买大瓶送小酒盅”的红海报;烟酒店的玻璃上贴着“中华烟直降300元/条”,老板趴在柜台后刷手机,见人进来都懒得多抬头。这哪是往年“金九银十”的热闹?分明是一场静悄悄的“价格大撤退”:从白酒到香烟,从汽车到大闸蟹,连曾经风光无限的智能家电都扛不住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香烟——这个被老烟枪视作“硬通货”的玩意儿,今年国庆竟成了“掉价榜”常客。中华、黄鹤楼这些往常攥在手里舍不得抽的高档烟,价格集体跳水30%,连烟酒店老板都摇头:“以前得托关系抢的紧俏货,现在堆在柜台落灰。”



这场“降价潮”背后,藏着普通人看不懂的消费变局。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今年国庆“跌得最狠”的5样东西,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高端白酒

往年的中秋国庆,茅台、五粮液是饭桌上的“面子担当”,不管是商务宴请还是走亲访友,拎两瓶高端白酒准没错。可今年,这些“硬通货”突然不香了。



超市里,茅台的促销牌换了又换,从“送酒杯”到“叠加满减”,价格一路往下探;烟酒店老板私下吐槽,进货量减了三成,怕压手里。年轻人不爱喝高度酒了,00后更爱低度果酒、预调鸡尾酒;商务宴请也少了,企业捂紧钱包,能省则省。再加上电商平台疯狂补贴,两瓶茅台直接便宜大几百,谁还愿意原价买?

本质:白酒的“社交属性”在弱化,从“必须喝贵的”变成“能喝就行”,高端酒自然没了撑价的底气。

二、燃油车

路虎发现运动版从“加价8万提车”到“直降15万甩卖”,奔驰GLB、奥迪A6L集体“跳水”……今年国庆的车市,像极了一场“清仓大甩卖”。



新能源车的冲击最直接:充电桩越铺越多,年轻人宁可买特斯拉、比亚迪,也不碰油车;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车企急着清旧款库存;更现实的是,老百姓算明白了账——每年油费、保养费够打半年车,买车成了“冤大头”。

本质:燃油车的“高端滤镜”碎了,当新能源车又便宜又好用,谁还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三、大闸蟹

去年阳澄湖大闸蟹能卖100元/斤,今年连梁子湖的普通蟹都跌到30元/斤。超市里,蟹摊前冷冷清清,反倒是“1元/斤”的青菜摆得显眼——商家想靠低价菜拉人流,顺便清清蟹库存。



产量暴增是主因:江苏、湖北的蟹塘今年大丰收,市场上螃蟹多到卖不动;年轻人也变精了,不再迷信“阳澄湖”标签,直接去批发市场挑新鲜蟹;更扎心的是,预制菜里的“蟹味丸子”“蟹柳”抢了风头,花小钱就能尝鲜,何必花大价钱买真蟹?

本质:当“稀缺品”变成“大路货”,再高的溢价也撑不住。

四、香烟

连香烟都跌了,这多少让人意外。中华、黄鹤楼这些高档烟,国庆期间价格直降30%,烟酒店老板说:“以前2000元一条的烟,现在1400元都没人抢。”



健康意识在提升:公共场所禁烟、烟盒印警示图,不少人开始少抽甚至戒了;新型烟草分走蛋糕——加热不燃烧烟成本低,还能打着“养生”旗号;更头疼的是假烟泛滥,农村集市10元一包的“高仿中华”,让正品销量雪上加霜。

本质:香烟的“成瘾性消费”在弱化,当人们更在意健康、更会算性价比,高价烟自然没了市场。

盒装月饼

月饼的降价速度比中秋来得还快!某知名品牌的中秋礼盒,节前卖 298 元,现在超市贴 “清仓价” 148 元,降幅超 50%。散装月饼更便宜,莲蓉、豆沙馅的 5 元一个,五仁月饼 4 元,比面包还划算。超市导购说 “月饼保质期短,一般就 20-30 天,中秋过了就没人买了,现在不降价,过几天只能扔”。



本质:礼盒装溢价太高,里面就 6 个月饼,还不如买散装的,口感一样,价格便宜一半;

最后想说:商品降价未必是坏事,至少它让我们看清——真正的价值,从来不在标价签上,而在自己需要的分量里。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1251
金币
454261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63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19
今年国庆“降价潮”背后的消费变局

今年国庆期间,市场上出现了一股明显的“降价潮”,从高端白酒、香烟到汽车、大闸蟹,甚至智能家电,都纷纷降价促销。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以下是五类“跌得最狠”的商品及其背后的原因分析。

一、高端白酒

现象:往年中秋国庆期间,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是饭桌上的“面子担当”,但今年这些“硬通货”突然不香了。超市里茅台的促销牌从“送酒杯”到“叠加满减”,价格一路往下探。

原因:
1. 消费群体变化:年轻人更倾向于低度果酒、预调鸡尾酒等新型酒类,对高度白酒的兴趣减弱。
2. 商务宴请减少:企业捂紧钱包,商务宴请减少,高端白酒的需求下降。
3. 电商平台补贴:电商平台通过补贴降低价格,进一步压缩了线下渠道的利润空间。

本质:高端白酒的“社交属性”在弱化,从“必须喝贵的”变成“能喝就行”,导致高端酒价格下跌。

二、燃油车

现象:路虎发现运动版从“加价8万提车”到“直降15万甩卖”,奔驰GLB、奥迪A6L等车型也集体“跳水”。

原因:
1. 新能源车冲击:充电桩普及,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
2. 排放标准升级: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车企急于清旧款库存。
3. 成本核算变化:消费者算清了油费、保养费等长期成本,认为燃油车不再划算。

本质:燃油车的“高端滤镜”碎了,当新能源车又便宜又好用时,消费者自然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三、大闸蟹

现象:去年阳澄湖大闸蟹能卖100元/斤,今年连梁子湖的普通蟹都跌到30元/斤。超市里蟹摊前冷冷清清。

原因:
1. 产量暴增:江苏、湖北等地蟹塘大丰收,市场上螃蟹供大于求。
2. 消费观念变化:年轻人不再迷信“阳澄湖”标签,直接去批发市场挑新鲜蟹。
3. 预制菜竞争:预制菜中的“蟹味丸子”、“蟹柳”等产品以低价抢走了部分市场。

本质:当“稀缺品”变成“大路货”,再高的溢价也难以维持。

四、香烟

现象:中华、黄鹤楼等高档香烟价格直降30%,烟酒店老板表示:“以前2000元一条的烟,现在1400元都没人抢。”

原因:
1. 健康意识提升:公共场所禁烟、烟盒印警示图,不少人开始少抽甚至戒烟。
2. 新型烟草兴起:加热不燃烧烟等新型烟草产品以较低成本和“养生”旗号吸引消费者。
3. 假烟泛滥:农村集市上10元一包的“高仿中华”让正品销量雪上加霜。

本质:香烟的“成瘾性消费”在弱化,当人们更在意健康和性价比时,高价烟自然失去市场。

五、盒装月饼

现象:某知名品牌的中秋礼盒,节前卖298元,现在超市贴“清仓价”148元,降幅超50%。散装月饼更便宜,莲蓉、豆沙馅的5元一个,五仁月饼4元。

原因:
1. 保质期短:月饼保质期一般为20-30天,中秋过后需求骤减。
2. 溢价过高:礼盒装月饼溢价高,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散装月饼。
3. 消费习惯变化:消费者更注重实际需求,不再盲目追求高档礼盒。

本质:礼盒装月饼的高溢价难以持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结语

商品降价未必是坏事,至少它让我们看清——真正的价值从来不在标价签上,而在自己需要的分量里。这场“降价潮”反映了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消费者更加理性、注重性价比和实际需求。对于商家来说,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