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贾母的无能,你到底怕什么?连唯一的外孙女都保护不好[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3651
金币
137
道行
19523
原创
29339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3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9-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32
— 本帖被 huozm32831 从 灌水茶馆 移动到本区(2025-09-13) —

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能够拥有福气并得以善终的女子可谓凤毛麟角。那个时代,三从四德的礼教枷锁将女性的命运与家族男性紧密捆绑,父亲、丈夫、儿子中但凡有一人不堪,女子想要获得幸福便成了痴心妄想。纵观《红楼梦》中的女性群像,才华横溢者比比皆是:秦可卿这般聪慧过人的女子,仅因一个淫字就被逼得悬梁自尽,而真正的罪魁祸首贾珍却逍遥法外;王熙凤、贾探春若生于当代,定能成为叱咤商界的女强人,然而现实却是被远不如自己的贾琏一纸休书就落得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探春更沦为家族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相较之下,林黛玉的出身更为显赫。这位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虽坐拥万贯家财、满腹诗书,却在父母双亡后举目无亲。当时的社会制度根本无法保障一个孤女的财产权益,她只能将全部身家托付给贾府,连性命都系于他人之手。反观现代,即便如沈殿霞这般早逝的母亲,也能通过信托制度为未成年女儿筑起财产保护的屏障。

表面看来黛玉还算幸运,贾母作为超品诰命夫人手握家族大权,又是真心疼爱这个外孙女。然而那首字字泣血的《葬花词》却道尽了她寄人篱下的辛酸:香巢已垒成却被无情摧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存环境;渴望逃离这充满算计的牢笼却求而不得的绝望。在贾府中,以王夫人和薛家为首的金玉良缘派系视黛玉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令人费解的是,贾母作为四大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核心人物,明明可以一言九鼎地促成木石姻缘,却始终态度暧昧。她虽时常笑称两个玉儿是小冤家,默许凤姐等人的撮合,却从未明确表态。这种犹豫或许源于多重顾虑:既担心与儿媳王夫人撕破脸面影响家族体面,又恐自己百年后黛玉在王夫人手下难以为继。但这种优柔寡断最终酿成悲剧——黛玉早逝,贾母毕生心血付诸东流,连带着宝钗也成了牺牲品。

细究贾府在四大家族中的地位,虽已外强中干,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人丁来看,贾府尚有元春、探春等众多小姐公子,而薛家仅宝钗兄妹,史家唯余湘云,王家除王子腾外也鲜有子嗣。政治影响力方面,贾母不仅是贾府的精神领袖,更是四王八公集团中备受尊崇的人物,北静王府对其都礼让三分。相较之下,王夫人作为儿媳在礼法上天然低贾母一等,薛家更是需要仰仗贾府鼻息。

贾母的拖延策略本意是等薛家因宝钗年长而退让,却忽略了自身年事已高的现实。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或许过于在意维持表面和谐,在关键问题上畏首畏尾,最终导致所有相关者都陷入悲剧漩涡。在保护至亲骨肉这件事上,这位素来精明的老太太终究难逃封建家长的局限性,其思虑过度反而葬送了外孙女的一生幸福。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