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同样都是痛,这些痛可能提示是癌,千万别忽视![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7304
金币
347779
道行
2004
原创
2413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小时前

你身边有没有人遇过这种怪事?身上突然疼起来,查来查去找不到原因,疼反倒越来越厉害?

浙江湖州的王大妈就被这 “怪痛” 缠了3个多月——整条右腿像被一根无形的筋死死拽着,从屁股一路痛到小腿,到最后别说下床走路,就连在床上躺着都煎熬,疼得直打滚。她做了腰椎磁共振、CT,结果全显示正常。

后来王大妈专门找去浙大二院疼痛科,黄浩副主任医师听她描述疼痛的感觉,结合仔细的检查,判断是坐骨神经痛,但跟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引发的不一样!顺着疼痛这条“线索”查下去,医生在她右侧盆腔发现了个鸡蛋大的脓肿,正死死压住坐骨神经!

找到病根就好办了。医生用超声精准定位,穿刺引流掉脓肿,再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用对症的抗生素。没几天,王大妈就能下床走路了。事后,黄医生和家属都有点后怕——这脓肿要是破了,可能引发盆腔其他器官感染、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还好,王大妈在疼痛科及时揪出了疼痛的“真凶”!

无独有偶,刘大伯右边脸痛了俩月,自己以为是三叉神经痛,药吃了一箩筐,疼反倒越来越凶。他抱着做微创手术的想法来浙大二院疼痛科,李雪医师一查,发现不对劲: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特别“娇气”——洗脸、吃饭、刷牙哪怕说话稍大点声,都可能像按到开关似的诱发剧痛,疼起来一般几秒到十几秒就过去;可刘大伯的痛是一直持续的,用力捂住脸反而能好点,晚上还常常疼醒。

头颅磁共振没查出问题,李医生果断让他做了鼻窦CT——结果让人倒吸一口凉气:鼻窦的骨头都被“啃”得坑坑洼洼了!原来这不是普通的神经痛,是鼻咽癌侵犯引发的疼痛。

这些像悬疑侦探片似的病例,在疼痛科医生眼里其实挺常见。很多人不知道,身体喊痛时,可能不只是“哪里痛就哪里出问题”,说不定是在发“求救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把疼痛列为和呼吸、心跳、血压、体温并列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数据显示,医院门诊里,大概80%的患者都是因为身上各种疼来就诊的。

疼痛就像个忠诚的“报警器”,身体一有问题就会拉响警报。可这“报警器”有时候不太靠谱,定位不准——警报响了,能不能找对科室看病就成了难题。尤其遇上不典型的疼痛,患者常常在医院各楼层“打卡”,挂了好几个科室的号,最后也没搞明白到底咋回事。

疼痛科就像专门的“疼痛侦探所”:别的科室可能更关注“疼痛的地方”,疼痛科医生却擅长从疼痛的性质、发作时间、规律和伴随症状里找蛛丝马迹,揪出幕后真凶。

浙大二院疼痛科严敏教授团队钻研疼痛诊疗20 多年,见过太多“伪装”成普通疼痛的疑难杂症。他们总结出一份疼痛辨别指南,下次身体喊痛时,不妨先对照看看;要是实在搞不清是哪种疼,先来疼痛科瞧瞧准没错!

疼痛辨别指南,学会“对号入座”。

危险的“要命痛”:

  • 胸痛伴有压榨感、濒死感,还满头大汗,可能是心绞痛,立即打120,看急诊心内科!

  • 高血压患者突然胸腹部像被撕裂一样痛,小心主动脉瘤,必须马上就医,看急诊心脏大血管外科!

  • 当身体出现性质表述不明的疼痛,且夜间较白天严重,特别会被痛醒,同时伴有体重骤降、不明原因发热、局部肿块、出血(如咳血、便血)、食欲极差等,要考虑是否是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特殊疼痛信号:

  • 女性腹痛不剧烈,但总觉得坠胀,可能是慢性盆腔炎,要看妇科。

  • 走路时腿疼,休息会儿能缓解,再走又痛(间歇性跛行),可能是腰椎椎管狭窄或下肢缺血性疾病,去骨科、疼痛科或者血管外科比较容易一击即中。

  • 绝经后女性或70岁以上男性,全身多处肌肉关节痛,要排查骨质疏松,去内分泌科或者疼痛科都可以获得规范治疗。

  • 30-50岁女性浑身痛,睡不好、情绪差、总觉得累,可能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去风湿免疫科或者疼痛科比较对症。

神经痛:像针扎、刀割,甚至火烧一样疼,沿着手臂、腿或胸腰部呈条带状分布。可能是神经炎、带状疱疹、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

肌肉软组织痛:酸痛、胀痛为主,感觉紧绷绷的。早期往往活动或劳累后加重,休息能缓解;如果变成慢性痛,可能休息时更痛,稍微活动反而舒服点。常见于肌筋膜炎、肌腱炎。

关节痛:关节部位突然红肿发热,一动就痛,甚至动不了。要警惕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喊痛,当你遇到“查不出原因”的疼痛,或者吃了药也不见好的“顽固痛”,别硬扛着反复换科室。记住,疼痛科医生就是帮你破译疼痛密码的“侦探”,早点找到他们,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

毕竟,每一次疼痛警报,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好好关注它了。

科普医生

黄浩

疼痛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慢性疼痛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头面痛(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从集性头痛)、血管相关性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 闭塞症、雷诺氏综合症)、癌性疼痛、及非疼痛性疾病(多汗症、肢体冷感症、面肌痉挛、梅杰综合征)的诊治

门诊时间

解放路院区:周一下午、周四全天

滨江院区:周二上午

心脑血管病院区:周二下午

科普医生

李雪

疼痛科 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颈肩腰腿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血管相关性疼痛及非疼痛性疾病(多汗症、肢体冷感症、面肌痉挛、梅杰综合征)的诊治。

门诊时间

解放路院区:周二全天

滨江院区:周四上午

心脑血管病院区:周四下午

浙大二院疼痛科团队

严敏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致力于浙江省疼痛学科发展,尤其是建立规范的慢性疼痛诊疗体系。积极倡导舒适化医疗和无痛医院建设,针对复杂慢性顽固性疼痛,力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积极引进推广慢性疼痛微创技术。潜心疼痛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参与多部疼痛相关专家共识及临床指南的编写。

  • 擅长:各类急慢性疼痛的诊治

  •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解放路院区(严敏教授疼痛诊疗团队门诊)

陈祥明

副主任医师

  • 擅长:颈肩腰腿疼痛、癌痛和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疼痛。

  •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心脑血管病院区;周三全天 解放路院区;周五上午 滨江院区

黄兵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 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梅杰氏综合征、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患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晚期癌痛及多汗症、雷诺氏综合征、肢体冷感症等疑难杂症的诊疗。

  •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解放路院区;周三上午 心脑血管病院区

裘卫东

副主任医师

  • 擅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各种慢性颈肩腰腿痛,神经病理性疼痛,颈源性头痛、不明原因的全身多处关节软组织疼痛。

  •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滨江院区;周二上午 解放路院区;周四全天 心脑血管病院区

陈群山

主治医师

  • 擅长椎间孔镜下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球囊压迫治疗,癌性疼痛的微创治疗以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关节疼痛及软组织疼痛的诊治。

  •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心脑血管病院区;周三上午 滨江院区;周五全天 解放路院区

孙军锋

主治医生

  • 擅长各种急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及坐骨神经痛等),慢性软组织疼痛,骨质疏松症,癌性疼痛及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等疾病的诊治,对面瘫,耳鸣,失眠,网球肘,腱鞘炎及腰椎术后慢性疼痛等疾病在超声下的精准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血管通路特别是静脉输液港的植入与取出也有很深的造诣。

  •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解放路院区;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心脑血管病院区

文字:黄浩 李雪 鲁青

审核:李伟 严敏 邓国芳 钟寅波

责编:鲁青

[ 此帖被jjybzxw在2025-08-15 14:46重新编辑 ]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7304
金币
347779
道行
2004
原创
2413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小时前
疼痛的“侦探”:疼痛科医生如何破解疼痛之谜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重要信号,但有时候这种信号会变得复杂和难以理解。正如你提到的王大妈和刘大伯的故事,他们的疼痛经历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疼痛的复杂性,也突显了疼痛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疼痛的分类与特点

1. 神经痛:
   - 周围神经痛:常见于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中毒、炎症、局部压迫、外伤等。糖尿病并发症也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疼痛和麻木。
   - 中枢神经痛:主要见于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肿瘤、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等。

2. 肌肉软组织痛:酸痛、胀痛为主,感觉紧绷绷的。常见于肌筋膜炎、肌腱炎。

3. 关节痛:关节部位突然红肿发热,一动就痛,甚至动不了。常见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4. 特殊疼痛信号:
   - 女性腹痛:不剧烈但总觉得坠胀,可能是慢性盆腔炎,应看妇科。
   - 间歇性跛行:走路时腿疼,休息会儿能缓解,再走又痛,可能是腰椎椎管狭窄或下肢缺血性疾病,应去骨科、疼痛科或血管外科。
   - 绝经后女性或70岁以上男性全身多处肌肉关节痛:可能是骨质疏松,应去内分泌科或疼痛科。
   - 30-50岁女性浑身痛:睡不好、情绪差、总觉得累,可能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应去风湿免疫科或疼痛科。

疼痛科医生的角色

疼痛科医生就像“疼痛侦探”,他们擅长从疼痛的性质、发作时间、规律和伴随症状中寻找线索,找出疼痛的真正原因。例如:

- 王大妈的坐骨神经痛:通过仔细检查和综合分析,医生发现她的疼痛是由右侧盆腔的脓肿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通过超声精准定位和穿刺引流,成功解决了问题。
- 刘大伯的面部疼痛: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他的疼痛是由鼻咽癌侵犯引发的,而不是普通的三叉神经痛。

疼痛的处理与治疗

1. 药物治疗:
   - 止痛药:如萘普生、布洛芬等。
   - 神经痛药物: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2. 微创治疗: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精准定位和治疗。
   - 椎间孔镜手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

3. 综合管理:
   - 多学科会诊: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疼痛规范化诊疗中心,通过多学科协同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结语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重要信号,但有时候这种信号会变得复杂和难以理解。当遇到“查不出原因”的疼痛或“顽固痛”时,不妨先去疼痛科看看。疼痛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和综合分析,帮助你找到疼痛的真正原因,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记住,每一次疼痛警报,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好好关注它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