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手术机器人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633
金币
317058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35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1) —
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王玉玲)“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已经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可以在专家的操控下,实现‘自动驾驶’。”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期间,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在接受中新经纬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受访者供图
  长木谷是一家专注于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企业,面向医院骨科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个体化手术计划、手术机器人、术后评估等全流程解决方案。
  WRC展会期间,长木谷全球首发了全新一代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张逸凌表示,ROPA是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AI+ROBOT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2023年10月,长木谷自主研发的AIJOINT(骨科手术模拟软件)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这是中国第一张人工智能辅助骨科治疗类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
  张逸凌介绍称,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能够在术前帮助医生三维重建,制定手术规划。在手术中,ROPA能够帮助医生精准定位、辅助操作执行。
  “我们的控制精度是亚毫米级的,机械臂能够配合医生人机互动,整套设备具备‘数智脑、数智手、数智眼’,可以看作是集合了诸多高年资医生多年手术经验的具身智能专家,具备感知、判断和操作能力。”张逸凌说。
  张逸凌表示,随着AI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量的逐步提高,能够用来训练的样本量随之递增,手术机器人能够解决更多骨科领域复杂疾病问题。从临床应用角度,AI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能够缩减医生培训周期,未来将进一步下沉到市级乃至县级医院,使更多患者获益。
  “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手术室标配,手术机器人生态会不断完善,整体应用成本会下降。”张逸凌说。
  谈及手术机器人未来的迭代方向,张逸凌认为,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已经从定位,走过人机互动,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尽管已实现技术突破,但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随着更多病例量的积累,手术机器人还将从人机协作走向半自主、全自主,具备更强的自主操作能力。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197
金币
339213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7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02
中国手术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解析

根据中新经纬报道,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期间,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逸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入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并具备“自动驾驶”能力。这一表述标志着中国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已迈入智能化、深度集成的新阶段。

以下从技术发展现状、产品应用、行业趋势、临床价值与未来展望等维度进行系统性解读。

---

一、中国手术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1. 技术突破:从“人机协作”到“AI人机互动”
- 传统阶段:早期手术机器人主要依赖医生操作,机器人仅提供定位和辅助执行功能。
- 当前阶段:AI+ROBOT模式兴起,手术机器人具备“感知、判断、操作”能力,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
- 代表产品:长木谷自主研发的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搭载AI深度学习系统,具备术前规划、术中辅助、术后评估全流程能力。

2. 产品落地:AIJOINT获批,标志监管突破
- AIJOINT骨科手术模拟软件于2023年10月获得NMPA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中国首张AI辅助骨科治疗类医疗器械三类证。
- 这一审批标志着AI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正式进入监管认可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

二、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场景与优势

| 应用阶段 | 技术支持 | 临床价值 |
|----------|-----------|------------|
| 术前规划 | 三维重建、个体化手术计划 | 提高手术精准度,降低术中风险 |
| 术中执行 | 精准定位、机械臂辅助操作 | 提升操作稳定性,减少人为误差 |
| 术后评估 | 数据分析、康复追踪 | 优化术后管理,提升患者恢复质量 |

1. 控制精度达亚毫米级
- ROPA机器人具备亚毫米级控制精度,确保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对于骨科手术中对骨骼、软组织的微小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智脑、数智手、数智眼”三位一体
- 数智脑:AI系统具备学习能力,可模拟高年资医生经验。
- 数智手:机械臂高精度执行医生指令。
- 数智眼:术中视觉识别与导航系统,提升整体手术感知能力。

---

三、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1. 样本量增长推动AI模型优化
- 随着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应用量提升,训练样本持续积累,AI模型将更加精准、适应复杂疾病。
- AI将逐步从辅助角色向智能决策支持甚至半自主操作演进。

2. 下沉医疗:从三甲医院到县级医院
- 手术机器人未来将下沉至市级、县级医院,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 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远程技术支持,提升基层医院手术能力与安全性。

3. 生态构建:从单一设备到手术机器人生态系统
- 张逸凌指出,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将成为手术室标配,并逐步构建包括软件、硬件、培训、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
- 成本将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应用而逐步下降,提升普及率。

---

四、未来迭代方向:从“人机协作”走向“自主操作”

| 发展阶段 | 特征描述 | 代表性技术 |
|----------|-----------|-------------|
| 定位阶段 | 机器人仅提供定位支持 | 早期导航系统 |
| 人机协作 | 医生主导,机器人辅助执行 | 现有主流手术机器人 |
| AI人机互动 | AI参与决策与操作辅助 | ROPA等新一代AI手术机器人 |
| 半自主操作 | AI可独立完成部分标准化操作 | 正在研发阶段 |
| 全自主操作 | 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下完全自主执行手术 | 未来发展方向 |

📌 趋势判断:未来5~10年,手术机器人将从“医生助手”逐步演变为“智能专家”,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半自主乃至全自主操作。

---

五、政策与产业协同:推动AI医疗生态建设

1. 政策支持
- 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如河南、北京、上海等地均设立专项资金、产业基金。
- 医疗AI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为产品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2. 产业链协同
- 上游:AI算法、芯片、传感器等技术支撑;
- 中游:手术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操作系统;
- 下游:医院、康复机构、远程医疗平台。

📌 协同效应:通过产业链协同,AI手术机器人将形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闭环生态。

---

六、结语:AI手术机器人,正在改变骨科手术的未来

长木谷ROPA手术机器人的发布,标志着中国AI手术机器人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专家”的跃迁。它不仅提升了手术的精度与效率,也为未来医疗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技术基础。

> 展望未来:
- AI将逐步从“辅助”走向“主导”;
- 手术机器人将从“高端设备”走向“基础标配”;
- 医疗资源将从“集中”走向“下沉”,让更多患者受益。

手术机器人,正在从科幻走进现实,从实验室走向手术室,成为未来智能医疗的重要支柱。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633
金币
317058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36
手术机器人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
手术机器人正逐步进入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这一趋势标志着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以下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点:

技术突破与迭代方向
技术突破: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已经从定位,走过人机互动,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阶段。尽管已实现技术突破,但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1。
迭代方向:随着更多病例量的积累,手术机器人还将从人机协作走向半自主、全自主1。
优势与应用
精确度高: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够实现毫米级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愈率3。
安全性高:系统通过预设程序和算法,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确保手术安全3。
可重复性强: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重复执行相同手术,有利于临床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3。
挑战与未来趋势
技术挑战:包括提高机械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优化控制系统算法、增强视觉系统的分辨率等3。
成本控制:降低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制造成本,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3。
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融合,机器人手术系统将向远程手术、微创手术等领域拓展3。
结论
手术机器人正经历从人机协作到半自主、全自主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持续突破,还需要解决成本和普及的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手术机器人将在更多医疗机构得到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安全的手术服务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