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由AI辅助创作
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大腿根部突然一阵刺痛,走路时一瘸一拐,晚上酸胀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肌肉拉伤,贴个膏药就完事。在门诊中,见过太多因忽视这类疼痛,最终发展为股骨头塌陷、严重关节畸形,甚至需要置换人工关节的患者。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别误判!这些疼痛是髋关节的信号
腹股沟区疼痛(也就是大腿根部)的病因复杂,但若出现以下特征,需高度警惕髋关节深层病变:
1、持续性钝痛
普通肌肉拉伤通常休息数日可缓解,但髋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疼痛会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疼痛常导致日常活动困难,如弯腰捡物、穿鞋袜、上下楼梯等。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走远路或长时间站立后的酸胀不适,休息后缓解;后期则发展为静息痛(不活动时也疼),夜间痛尤其明显,严重影响睡眠。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2、特定动作触发剧痛
跷二郎腿或盘腿时髋部“卡住”般锐痛,可能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久坐后站起需用手撑膝,提示髂腰肌肌腱炎(屈髋肌劳损)或髋关节囊挛缩;
单腿站立或髋关节外展时大腿内侧出现撕裂感或剧痛,警惕内收肌群损伤或耻骨联合不稳。
3、伴随神经症状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注意!股骨头坏死的信号:
长期酗酒、滥用激素(如泼尼松)、髋部外伤史的人群,若大腿根持续深部钝痛,需立即排查股骨头坏死。
早期坏死X线可能无异常,但MRI可发现骨髓水肿或“新月征”(软骨下骨折),拖延至塌陷期,关节面破坏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人工关节置换往往是恢复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的有效选择。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紧急自救:三件事避免病情恶化
1、停止“火上浇油”行为
避免久坐、爬山、深蹲等加重髋关节负荷的活动;严禁跷二郎腿,此姿势会迫使股骨前移撞击髋臼,加速盂唇撕裂。
2、正确冷热敷
急性刺痛在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消肿;慢性酸胀痛可选择温热敷,一般不超过42℃,以舒适耐受为准,促进血液循环,避开红肿区域。
3、临时用药警示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缓解疼痛,但治标不治本。盲目服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股骨头坏死诊断窗口期。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精准就医,揪出真凶!
髋关节疼痛病因复杂,明确诊断需结合医生专业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通过评估疼痛性质、部位、诱发动作、活动度(尤其内旋受限是重要指标)、步态、肌力、神经功能等。借助超声快速筛查肌腱水肿、滑囊积液等情况,再结合X线与MRI来明确股骨头坏死、盂唇撕裂、隐匿骨折等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出现大腿根突发剧痛伴下肢发凉苍白,或臀部麻木且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属于必须急诊的状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日常守护髋关节的方法
延长髋关节寿命,要从生活习惯入手。在运动选择上,优先考虑游泳、骑行(注意将车座调至髋高于膝的位置),这些运动能减少关节压力,同时强化肌肉;还要坚持练习核心肌群,比如侧卧抬腿、蚌式开合,每天做3组,每组15次,有助于稳定骨盆,分担髋部负荷。

侧卧抬腿

蚌式开合
对于需要使用激素的人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滥用;同时严格控制饮酒量;高危人群需每年做髋关节MRI定期筛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生活中,也要避免一些伤害髋关节的行为:不要久坐,每3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髋关节,预防肌腱挛缩;不要乱按摩,尤其是避免暴力按压腹股沟韧带,防止神经血管损伤;若疑似关节脱臼,不要自行复位,应立即制动并就医,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