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2回复

[猎奇]他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儿子,历经七朝七帝,成明朝兴衰活见证![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487
金币
833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8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3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09) —

朱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是所有皇子中最长寿的一位,活到了72岁。作为一位亲王,他经历了七朝七帝,见证了大明王朝的风风雨雨。朱楩的名字在历史上或许不如其他皇子那么响亮,但他的经历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就是岷王朱楩。

公元1379年春天,朱楩出生于盛大的帝王之家,他的母亲是朱元璋宠爱的周妃。年仅十二岁时,朱元璋便给了他一块封地——岷州,封号岷王,岷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边疆,环境艰苦,百姓生活艰难。朱楩带着王府人员来到这片偏远贫瘠的土地,实际的困境远超他的想象。当地的官员几乎掌控了所有实权,粮食供应和士兵的军饷长期得不到保障,经济困境与社会动荡接踵而至。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部落时常袭扰,土匪也趁机作乱,而岷州的城防设施简陋,王府的卫队人数严重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朱楩感到无力回天,只能通过书信向南京求援,然而却很少得到回应。

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成长的朱楩,逐渐学会了抑制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面对困难时总是优柔寡断,遇事犹豫不决。这种性格逐渐成为他人生轨迹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并深刻影响了他后来的命运。

公元1395年,朱元璋突然下令改变朱楩的封地,岷王带着随从迁往云南昆明。昆明的接待仪式异常热烈,街道上悬挂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百姓们纷纷夹道欢呼,朱楩以为终于脱离困境,迎来了新的开始。然而,事与愿违,云南的豪强势力深厚,地方官员对这位年轻的王爷并不尊敬,王府的税收被暗中克扣,粮仓中的粮食常常不翼而飞。朱楩努力整顿王府事务,但每次发布的命令都会遭到地方官员的推诿,最终他开始借酒消愁,沉浸在酒精中,常常醉酒后责骂属下,王府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愈加紧张。这种矛盾最终为他带来了不幸的结局。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成为建文帝。新的皇帝开始实施削藩政策,许多藩王纷纷受到牵连。第二年,朝廷以“行为失当”的罪名废除朱楩的王位,将他贬为庶人,王府被查封,家产被没收。朱楩被流放到福建漳州,过上了贫困的生活,这一切持续了三年。在漳州,他住在一座破旧的民房里,靠变卖随身的物品勉强度日。在这里,他与一些商人结识,开始学习经商,这段时间里,朱楩深刻体会到财富比虚有其表的爵位要实际得多。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新的皇帝为了拉拢宗室,决定恢复一些被废的藩王爵位,朱楩迎来了自己的转机。次年,明成祖朱棣恢复了他的王爵,并将封地重新定在云南。那时,朱楩已是二十四岁,经历过了王位的沉浮,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他与地方官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并尽量不插手政务,专心过自己的生活。尽管云南的边疆局势复杂,少数民族时有叛乱,朝廷曾多次派人调查王府的情况,给了他不少压力,但他尽力应对,保持低调。
公元1425年,明仁宗继位,朝廷再次进行藩王封地的调整,朱楩的封地被迁至湖广的武冈州。对于五十六岁的朱楩来说,这次迁移反而是一种解脱。武冈地处内陆,远离了边疆的战乱,地方的豪强势力也相对较弱。在这里,他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每天读书写字,教导后代子孙,偶尔会接见一些当地乡绅。王府与百姓的关系和谐,遇到灾年,王府还会开仓放粮,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然而,命运并未让他安稳度过晚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这个消息传到武冈时,七十岁的朱楩正在王府的庭院里散步。他凝视北方,久久未语。第二天,他便病倒了。王府请来当地的名医治疗,经过几个月的调养,朱楩的健康状况依然没有好转。最终,公元1450年5月,朱楩在武冈王府去世,享年72岁。葬礼按郡王规格举行,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城门一直延伸到同保山陵园。尽管他曾是名满一方的王爷,但他的墓室里没有任何贵重的陪葬品,只有他生前常用的文房四宝。
朱楩的后代在武冈生活了十代,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百姓之中。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岷王朱企崟在反清斗争中遭遇不幸,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室家族也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朱楩的一生,见证了大明王朝的盛衰变迁,他的命运恰如这座古老王朝的缩影。尽管历史的车轮早已碾过了岷王府的遗址,但如今在武冈的古城墙上,依旧能看到当年王府的遗迹,青石砖缝中长满了野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被时光遗忘的历史。而朱楩的墓碑历经岁月的侵蚀,碑文早已模糊不清,唯一能辨认的只有“岷庄王”三个字,这也成了这位亲王一生的见证。

1条评分金币+12
wowoni 金币 +12 - 昨天 09:2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5838
金币
336806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6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1:01
岷王朱楩:大明王朝的缩影

朱楩(1379年4月9日—1450年5月10日),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封号岷王。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坎坷,见证了大明王朝的风风雨雨,成为了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出生与封王

朱楩出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三月二十三日,母亲是周妃。年仅十二岁时,朱元璋便封他为岷王,封地在甘肃岷州。岷州地处边疆,环境艰苦,百姓生活艰难。朱楩带着王府人员来到这片偏远贫瘠的土地,实际的困境远超他的想象。当地的官员几乎掌控了所有实权,粮食供应和士兵的军饷长期得不到保障,经济困境与社会动荡接踵而至。

封地变迁

公元1395年,朱元璋突然下令改变朱楩的封地,岷王带着随从迁往云南昆明。昆明的接待仪式异常热烈,但云南的地方豪强势力深厚,地方官员对这位年轻的王爷并不尊敬,王府的税收被暗中克扣,粮仓中的粮食常常不翼而飞。朱楩努力整顿王府事务,但每次发布的命令都会遭到地方官员的推诿,最终他开始借酒消愁,沉浸在酒精中。

削藩与流放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成为建文帝。新的皇帝开始实施削藩政策,许多藩王纷纷受到牵连。第二年,朝廷以“行为失当”的罪名废除朱楩的王位,将他贬为庶人,王府被查封,家产被没收。朱楩被流放到福建漳州,过上了贫困的生活。

复爵与低调生活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新的皇帝为了拉拢宗室,决定恢复一些被废的藩王爵位,朱楩迎来了自己的转机。次年,明成祖朱棣恢复了他的王爵,并将封地重新定在云南。那时,朱楩已是二十四岁,经历过了王位的沉浮,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他与地方官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并尽量不插手政务,专心过自己的生活。

迁至武冈

公元1425年,明仁宗继位,朝廷再次进行藩王封地的调整,朱楩的封地被迁至湖广的武冈州。对于五十六岁的朱楩来说,这次迁移反而是一种解脱。武冈地处内陆,远离了边疆的战乱,地方的豪强势力也相对较弱。在这里,他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晚年与去世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这个消息传到武冈时,七十岁的朱楩正在王府的庭院里散步。他凝视北方,久久未语。第二天,他便病倒了。最终,公元1450年5月,朱楩在武冈王府去世,享年72岁。

历史评价

朱楩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坎坷,见证了大明王朝的盛衰变迁。尽管他曾是名满一方的王爷,但他的墓室里没有任何贵重的陪葬品,只有他生前常用的文房四宝。朱楩的后代在武冈生活了十代,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百姓之中。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岷王朱企崟在反清斗争中遭遇不幸,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室家族也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朱楩的一生,恰如这座古老王朝的缩影。尽管历史的车轮早已碾过了岷王府的遗址,但如今在武冈的古城墙上,依旧能看到当年王府的遗迹。青石砖缝中长满了野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被时光遗忘的历史。而朱楩的墓碑历经岁月的侵蚀,碑文早已模糊不清,唯一能辨认的只有“岷庄王”三个字,这也成了这位亲王一生的见证。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9:2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354
金币
314447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5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1:52
朱元璋最长寿的儿子是朱楩,他的一生确实见证了明朝七个朝代的兴衰。朱楩出生于1379年,是明朝第一个岷王,也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周妃所生的儿子之一。尽管出身高贵,但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朱楩十二岁时被封为岷王,并被派往边境地区驻守,先是去了自然环境恶劣的岷州(今甘肃省岷县),随后又被调往云南。云南虽然比岷州富庶,但由于当地势力强大,朱楩在那里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朱元璋去世后,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即明惠宗。朱允炆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这导致了朱棣(即后来的永乐大帝)的反叛。朱楩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一度失去了王爷的身份,甚至被迫迁移到福建漳州生活。然而,朱楩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学习经商之道,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当朱棣成功夺位后,朱楩恢复了王爷的身份,并且再次被封地于云南。之后,由于某些原因,他又两次被削去爵位。直到1424年,朱楩才得以搬家到武冈,并最终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王府。朱楩在1450年因病去世,享年72岁,经历了从洪武到景泰的七次改朝换代。

朱楩不仅长寿,而且子孙众多,这对当时的朝廷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是,朝廷并没有选择消灭他,而是允许其家族延续,这主要是因为朱楩懂得如何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生存下来。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身处皇室的小心翼翼以及身不由己的状态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9:2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