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贾母为何收养惜春?惜春的真实出身,是宁国府最大的难堪[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364
金币
576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7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0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塑造了众多深具特色的经典人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之一的便是惜春。她的孤僻、冷漠和悲观的性格始终是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惜春常常独来独往,很少与其他姐妹产生互动,反而与尼姑智能儿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当姑子去”。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王熙凤等人查抄大观园时,发现惜春的丫头入画的哥哥曾给她一包银子,而惜春不顾求情,果断要求将入画撵走。她对待人际关系的冷漠和果断决绝,让她的性格显得格外孤僻。如此冷漠的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深刻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首先,我们不禁要问,贾母为何要收养惜春?在《红楼梦》中,惜春是贾珍的同胞妹妹,贾母因为疼爱孙女,将她接到荣国府抚养。然而,整部小说中我们却从未看到贾珍对这位亲妹妹有过丝毫的关心,甚至连亲嫂尤氏也未曾给过惜春任何照料。值得注意的是,当贾敬去世时,宁国府竟没有人通知惜春,甚至她都未能参加父亲的丧礼,仿佛她与宁国府的关系早已断绝。种种异常现象引发了我们对惜春身份和性格的深刻思考:她的孤僻冷漠,是否与她的身世紧密相关?而贾母为何要收养她,又是否另有深意?

惜春的身世一直是《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个谜题,许多学者和读者对此提出了各种假设。在宁国府中,惜春似乎得不到任何关怀。她与宁国府的关系极为疏远,甚至在面对家庭丑闻时,显得格外冷漠。她是否对宁国府有某种深深的厌恶?这让我们不禁怀疑,她与宁国府之间是否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尽管在荣国府表面上她过得平稳安逸,但惜春的内心却常常充满了孤独和苦闷。她从小便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人际关系极度不信任,这种性格上的冷漠与她的身世有着密切的联系。她内心的痛苦,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声反抗。

那么,贾母为什么要收养惜春呢?表面上看,贾母是因为疼爱孙女而收养惜春,但事实可能远不止如此。在荣国府中,惜春的待遇显然不同于普通的抚养关系。似乎宁国府已经放弃了她,而贾母的收养决定很可能是为了掩盖宁国府内部的丑闻。贾母作为荣国府的主宰者,对家族内部复杂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她收养惜春,不仅仅是出于对孙女的爱护,更是为了维护荣国府的名声,同时让惜春远离宁国府的负面影响。

关于贾母收养惜春的决定,许多人提出了一种假设:贾母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为了掩盖与贾敬有关的丑闻。贾敬迷信炼丹,行为怪异,常常与府中的其他人疏远,尤其在惜春出生后,他便离开宁国府,独自去道观修行。这其中的种种不寻常举动,令人不禁产生联想。或许,贾敬与惜春的母亲有某种不正当的关系,而为掩盖这一丑闻,贾母才决定收养惜春,使其远离宁国府。无论如何,惜春的身世和贾母的收养决策背后,始终隐藏着深刻的家族秘密。

这一家族丑闻不仅影响了惜春的成长,也深刻影响了她的性格发展。作为宁国府丑闻的受害者,惜春对这个家庭充满了怨恨与厌恶。她从小便生活在一个充满阴暗和秘密的环境中,深感不安全和不被信任。这种成长环境使得她对周围的人充满了不信任,并且常常表现出冷漠和孤僻。她的行为实际上是她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保护。她在荣国府表面上安稳的生活,是她唯一的避风港,但她的内心却始终难以抚平那份孤独和痛苦。

尽管贾母尽力掩盖事实,但惜春内心深处的伤痛却难以愈合。在《红楼梦》中,焦大曾多次揭示宁国府的腐败,尤其是贾珍与秦可卿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更是使得宁国府的名声一落千丈。而贾敬的不正当行为,也极大地破坏了宁国府的形象,甚至影响到惜春的心理。她不仅生活在家族丑闻的阴影下,而且不得不面对这种恶劣环境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荣国府中,惜春的内心始终充满痛苦与孤独,她的冷漠和决绝,实际上是她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反抗。为了逃避这个充满痛苦与屈辱的世界,最终,惜春选择了出家,这一决定不仅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回应,也是她对家族丑闻的无声反抗。她通过这一选择,寻求内心的解脱,也试图逃离这个令她深感压抑的世界。

惜春的命运,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整个家族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从她的故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个人命运的起伏,还能看见家族和社会对个人的深刻影响。她的冷漠与决绝,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声反抗,也是对家庭秘密的隐忍回应。她的选择,最终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楼梦》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以及它所折射出的复杂人性和社会矛盾。

通过惜春的故事,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压迫与扭曲。在充满家族丑闻与社会压迫的环境中,惜春选择了遁入空门,寻求自己的心灵宁静。她的故事让我们更为深刻地反思,个人命运如何在复杂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被塑造、扭曲、甚至压制。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