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那些长期喝酒的老人,到七十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9
小区门口那家老烟酒店,生意一直不差。尤其傍晚时分,几个老年人搬着折叠凳坐在门口,不紧不慢地喝着酒,嘀咕着天气、孩子、退休金。有个大爷,七十挂零,眼神还算有神,一开口却带着点舌头打滑。他喝得不算猛,但几乎天天不落。


人老了,喝点酒舒筋活血,解乏助眠,这话听着顺耳,却经不起细想。
很多人都觉得老年人喝酒,只要不是大醉,没什么大毛病。可研究发现,那些长期喝酒的老人,到了七十岁以后,身体的变化常常不是“舒坦”两个字说得清的。
先从最明显的说起——反应慢、记忆差、步子虚。
有位七十二岁的老先生,退休前干的是教师,讲话有条有理,思路清晰。近两年家里人发现他常常说话说到一半就忘了前面讲了啥,钥匙、电饭锅、手机...常常找不到。儿子以为是老年痴呆,带他来看。
检查之后发现,他的记忆力下降并非单纯的老化,而是酒精性脑萎缩的结果。脑部CT看到,脑沟脑室扩大明显,脑白质密度减少。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脑子“缩水”了。


脑子是个娇气的东西,酒精对它的伤害像水滴石穿。
长期喝酒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传递,神经元之间沟通出问题,记忆力、思维能力就会慢慢跟着掉队。像这位先生,虽然没有到痴呆的地步,但已经出现了轻度认知障碍,再继续喝下去,演变成老年痴呆的风险不低。
而且,这种脑萎缩不是靠吃点补脑药就能逆转的。就像一棵树,枝干一旦枯萎,想让它再抽芽,难度极大。


再看走路这事儿,很多人以为年纪大了走不稳是正常,其实不全对。
酒精不仅影响大脑,还会损伤小脑和平衡神经。有些老人走路像踩棉花,不是腿没劲,而是中枢控制协调出了问题。这种走路一飘一晃的样子,医学上有个术语叫“酒步蹒跚”,常见于长期酗酒的人。
而且,一跌,可能就是骨折、卧床、卧床又带来肺炎、褥疮,最后人就垮了。
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跌倒后的死亡率高于年轻人近十倍。原因很简单,跌倒只是表象,背后是身体多个系统功能的衰退,酒精正是推手之一。


肝脏,说是沉默器官,一点不夸张。
长期喝酒对肝的伤害,最开始并不明显。有些人查肝功能一切正常,但肝脏其实早已在“负重前行”。随着时间推移,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一环接一环,最后可能走到肝硬化甚至肝癌这一步。
七十岁的人,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早已大不如前。
年轻时候喝酒,肝还能“扛一扛”;老了再喝,就像一把钝刀割肉,伤得慢,但伤得深。有些老人肚子鼓鼓的,以为是发福,其实是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表现。
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六十八岁的老大爷,脸黄、眼黄、皮肤发痒,查肝功能时胆红素飙高,肝脏B超提示“肝纹理紊乱、门脉高压”,典型的失代偿期肝硬化。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一辈子没怎么大醉,顶多每天一两,“怎么会这样?”


酒这东西,不看你醉不醉,它看的是你喝了多久。
而在临床上,还常见一种情况——酒精性心肌病。说白了就是心脏被酒“泡软了”。
本来跳得好好的心脏,因为酒精的长期刺激,心肌纤维出现变性、坏死,跳得越来越无力。很多老人在没有心梗、没有高血压的情况下,走几十米就喘,查下来就是心功能减退。
有研究指出,每周饮酒超过350毫升白酒(或等量酒精)的人群,心力衰竭的风险比不喝酒的高出近两倍。而且这还不是醉酒,是“规律小酌”。


一些老年人嘴上说自己喝得少,其实每天一两,坚持十年二十年,那就是个慢性累积工程。
有意思的是,酒精对身体的影响不是“线性”的。就是说,不是你多喝就多伤,少喝就没事。很多器官,比如神经系统、肝脏、心脏,都有个“阈值”,一旦超过那个点,哪怕不多,也会开始出问题。
而且,酒精还会和很多常见药物“打架”。比如老年人常用的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碰到酒精,可能药效翻倍,也可能副作用大增。
有个老伯,晚上喝了点酒再吃安眠药,结果睡得太沉,第二天醒不过来了,送到医院抢了半天才转危为安。


所以说,老了喝酒,不是图嘴巴一乐那么简单。
除了身体上的伤,酒精还会让人情绪波动大。一些老人喝了酒后爱激动、爱回忆、爱唠叨,甚至容易跟人起冲突,家人也烦。长期下来,家庭关系紧张、老年抑郁、孤独感加重,这些都是隐形的“伤口”。
有人说,喝酒是社交,是情绪的出口。确实,有些老人孤独,酒成了陪伴。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孤独要靠沟通、靠兴趣、靠社区活动慢慢填补,靠酒,只会越喝越空。


当然,也不是说一点酒都不能沾。
国家卫健委曾经发布过相关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饮酒纯酒精量不超过15克,换算下来,大概就是一两白酒。但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建议控制得更严,甚至完全戒酒。
毕竟,七十岁的身体,已经经不起“玩火”了。
喝酒这事儿,年轻时是“豪气”,中年是“应酬”,老年却常常成了“慢性自残”。当你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眼神浑浊、走路踉跄、话语重复、身形浮肿,不妨多问一句:他是不是常年喝酒?


人老了,活得舒服最重要。
不是靠酒来“续命”,而是少一点刺激,多一点规律,少一分冲动,多一分安心。身体这台机器,到老年已是精密的老物件,保养得当比什么都重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15
长期喝酒的老人到七十岁以后的身体状况
潜在健康风险
肝脏问题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70 岁老人肝脏代谢酒精的速度显著减慢,长期喝酒易导致酒精在体内蓄积,引发肝损伤、酒精性肝炎。若不及时干预,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心血管负担加重
酒精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增加心梗或脑卒中风险。对于已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长期喝酒会加速血管硬化,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认知功能受损
研究发现,长期饮酒会加速脑萎缩,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老人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且戒酒后部分损伤不可逆。

药物相互作用
多数 70 岁老人需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或抗凝药,酒精可能降低药效或引发恶心、头晕等副作用,严重时导致低血糖昏迷或消化道出血。

骨质疏松与跌倒风险
酒精抑制钙吸收,长期喝酒会加剧骨质疏松。同时,酒后平衡能力下降,易引发跌倒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消化功能异常
白酒中较高浓度的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部,70 岁老人胃壁通常会有一定萎缩,在酒精刺激下,可能损伤胃壁,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

影响血糖控制
对于有糖尿病的老人,长期喝酒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可能存在的好处
在适量饮酒的前提下,70 岁老人喝白酒也具有一定好处:

促进血液循环
酒精可以扩张血管,从而促进血液循环。适量饮用白酒,一方面可以改善关节疼痛或麻木等不适症状,另一方面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也有一定效果。

驱寒
白酒含有较高的能量,适量饮用可以改善全身怕冷、手脚发凉或麻木等受凉的症状

提高食欲
饭前少量饮用白酒,可以刺激食欲,从而改善老年人食欲减退的情况。

缓解疲劳
适量饮用白酒还可以放松神经、缓解疲劳,对改善睡眠也有一定作用。

应对建议
控制饮酒量
健康老年人每日酒精摄入建议不超过 15 克(如啤酒 450ml/红酒 150ml/白酒 30ml),且每周至少 2 天不饮酒。

关注身体信号
若出现手抖、食欲减退、尿色加深或情绪异常,需立即就医并暂停饮酒。

定期体检
每 6 个月检查肝功能、血脂、骨密度及心电图,长期服药者需额外监测血药浓度。

调整饮酒方式
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搭配高蛋白食物;优先选择低度酒,避免混合多种酒类。

家人参与监督
家人可通过陪伴散步、培养饮茶习惯等方式转移老人对酒的注意力,发现成瘾倾向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已存在慢性病的老人,如肝病、胃溃疡或认知障碍患者,应严格戒酒

酒精依赖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1. 情绪障碍
酒精依赖老年人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抑郁和孤独感。这些情绪问题不仅源于对酒精的依赖,还可能因家庭和社会支持的缺失而加剧。

2. 人格改变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老年人的人格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自私、冷漠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人格改变不仅影响他们的社交关系,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家庭矛盾和社会孤立感。

3. 认知功能下降
酒精依赖会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

4. 精神障碍
在某些情况下,长期饮酒或突然停酒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痛苦,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影响因素分析
1. 心理因素
孤独感:老年人由于子女离家、朋友去世等原因,容易感到孤独,进而通过饮酒来缓解负面情绪。
抑郁和焦虑:这些情绪问题可能导致老年人寻求酒精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 社会因素
缺乏社会支持:缺乏家庭关爱和社区支持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他们更容易依赖酒精。

经济状况: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可能因生活压力而选择饮酒,以求暂时忘却烦恼。
3. 生物因素
遗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可能与酒精依赖的发生有关,这使得一些老年人更容易发展成酒精依赖。
生理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下降,对酒精的耐受性降低,这可能导致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治疗与干预措施
1. 药物治疗
戒断症状管理: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或奥沙西泮)来缓解戒断症状,减少躯体不适。
营养补充:由于长期饮酒导致维生素B缺乏和营养不良,需要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及补液治疗。

2.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成瘾行为的不良后果,改变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动机访谈:激发患者改变的内在动机,增强康复的决心。

3. 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区支持:加强家庭关爱和社区支持力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互助组织:参加匿名戒酒互助会(AA),与其他戒酒者交流经验,互相支持。

老年酒精依赖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社会支持网络、实施综合治疗和深入研究生物因素,可以有效改善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应加强对老年酒精依赖患者的关注和研究,为其提供更好的医疗和社会支持

老年人戒酒成功案例
李大爷案例
李大爷神情恍惚后决定戒酒,不过戒酒之路困难重重。第一天就出现烦躁、出汗、易激动等戒断反应,随着戒酒时间延长,不适症状愈发严重,有恶心呕吐、心悸、大汗淋漓、失眠等情况,甚至出现幻听、幻视,还引发了一次癫痫。他女儿见情况不对,将其送往医院。虽然案例未提及李大爷后续是否成功戒酒,但能看出他有戒酒的决心并付出了行动,也提示了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戒断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如果后续在医生专业指导和家人支持下,他很可能成功戒酒。

罗伯特案例
虽然罗伯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老年人(44岁),但其戒酒经历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他有20多年饮酒史,酒精依赖程度逐渐加重,一天不喝酒就无精打采、浑身难受,甚至出汗手抖、心烦焦虑。他多次戒酒又复饮,酒精依赖愈发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妻子也离开家庭。后来他经朋友介绍来到十堰市中医医院,接受戒酒芯片植入手术。手术后感觉良好,对成功戒酒、重获新生充满期待。这说明对于有严重酒精依赖的人群,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和专业治疗手段,有可能成功戒酒

戒酒后老年人的健康改善
戒酒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心血管、肝脏功能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以下是戒酒后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具体健康改善:

1. 心血管健康显著提升
一旦老年人减少饮酒,最快在30天内就能观察到血压值的下降。一项追踪2,3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研究发现,那些将每日酒精摄入量减少50%的受试者,其收缩压平均下降了8.6mmHg,舒张压下降了4.2mmHg。这一改变可将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约21.5%。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这是一种因酒精毒性直接损伤心肌导致的心脏疾病。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显示,减少饮酒3个月后,83.6%的老年人出现心功能指标改善,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提高7.3%。

2. 肝脏功能迅速恢复
北京协和医院肝病科张教授解释:肝脏就像一座24小时不停工作的化工厂,酒精则是最难处理的有毒物质之一。当这个“工厂”不再需要处理大量酒精时,它就能将精力集中在自我修复上。数据显示,停止饮酒仅4周,75.3%的轻度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可恢复正常,脂肪肝症状减轻46.7%。而坚持3个月不饮酒,超过91.2%的老年人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3. 大脑认知功能明显增强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戒酒3个月后,工作记忆能力提升18.7%,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25.2%,反应速度提高12.6%。减少饮酒后,大脑的修复模式被激活。北京安定医院神经科李医生表示:我接诊过许多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当他们减少饮酒后,家属常反馈说:“老人变得更清醒了,对话更流畅了”。这种改变通常在戒酒后6-12周开始明显出现。

4. 免疫系统和心血管健康的改善
57岁男子停酒半年去体检,医生惊讶地发现,他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停止饮酒几个月后,肝脏的功能就能显著改善。特别是对于那些肝脏受损较轻的老年人来说,戒酒后肝细胞的修复速度非常快。一项研究显示,戒酒3到6个月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大大减少,肝功能逐步恢复,甚至接近健康水平。

5. 睡眠质量的提升
很多人存在一个不正确的认知,那就是认为饮酒能够辅助睡眠。的确,短期内饮酒可能会让人感到困倦,但长期来看,酒精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戒酒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通常会有显著改善,这对于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
戒酒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心血管健康、肝脏功能、认知能力和睡眠质量的显著改善。这些改善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减少了慢性病的风险,延长了寿命。因此,对于有饮酒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戒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健康决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7
金币
27317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1:55
老年人饮酒的潜在风险与健康建议

您提到的小区门口那家老烟酒店,确实是一个社区里常见的景象。老年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似乎是一种放松和社交的方式。然而,正如您所提到的,老年人饮酒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以下是对老年人饮酒潜在风险的详细分析,以及一些健康建议。

1. 记忆力下降与认知障碍

长期饮酒会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酒精会损害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传递,导致神经元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这不仅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还可能引发轻度认知障碍,甚至发展为老年痴呆症。脑部CT显示,长期饮酒者的脑沟脑室扩大,脑白质密度减少,这些都是脑萎缩的表现。

2. 平衡与协调能力下降

酒精不仅影响大脑,还会损伤小脑和平衡神经。老年人走路不稳、步态虚浮,可能不仅仅是年龄增长的结果,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协调功能受损的表现。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酒步蹒跚”,常见于长期酗酒者。跌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而老年人跌倒后的死亡率远高于年轻人。

3. 肝脏损伤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等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病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老年人的肝细胞再生能力较弱,一旦受损,恢复起来更加困难。

4. 心脏问题

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心脏在酒精的长期刺激下,心肌纤维出现变性、坏死,导致心功能减退。即使没有心梗或高血压,老年人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研究显示,每周饮酒超过350毫升白酒的人群,心力衰竭的风险比不喝酒的人高出近两倍。

5. 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等。酒精与这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效增强或副作用增加。例如,饮酒后再服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深度睡眠,甚至危及生命。

6. 情绪波动与社交问题

酒精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情绪和社交关系。一些老年人饮酒后容易激动、爱回忆、爱唠叨,甚至容易与人发生冲突。长期下来,家庭关系紧张、老年抑郁、孤独感加重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健康建议

1. 限制饮酒量:国家卫健委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饮酒纯酒精量不超过15克,换算下来大约是一两白酒。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建议控制得更严格,甚至完全戒酒。

2.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肝功能、心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饮酒带来的健康问题。

3. 寻找替代社交方式: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孤独感,而不是依赖酒精。

4. 家庭支持:家人应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老年人饮酒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放松和社交乐趣,但长期来看,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建议尽量减少饮酒或完全戒酒。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