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王夫人撵晴雯和金钏儿,被人骂了几百年,晴雯赶坠儿为何没人骂?[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1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52

因为王夫人和晴雯的地位不同。晴雯只是一个地位高一点儿的大丫鬟,而王夫人,几乎是生杀予夺。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果你爱练武、我爱减肥,不会影响别人,也不会被那么多人骂,但吴王好武、楚王爱瘦,就可能导致那么多人负伤累累、食不果腹。这叫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具体到《红楼梦》里,晴雯撵坠儿,是打着宝玉的旗号:“宝二爷才吩咐了我,叫我告诉你们……今儿务必打发他出去”。就这样,也不能服众,至少坠儿娘是很不服气的,为此还叫晴雯吵了起来,而且“使力不使心”的晴雯还差点儿吵输了!如果不是麝月出面,这怡红院丢人就丢大了。

我们读者当然知道坠儿偷窃之事。这在任何时代都不能说是对的。所以坠儿被撵,我们只觉得解气,而不会同情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件事对坠儿并没有太严重的后果——在她母亲看来,坠儿就是无辜被撵;出了二门,人们只会同情她。偷盗虾须镯,被平儿、宝玉、晴雯、宋嬷嬷齐心协力隐瞒下来了。虽然隐瞒的初衷是保护怡红院的名誉、维护宝玉的面子,但在客观上,反而成就了坠儿的无辜。

王夫人撵晴雯和金钏儿,就完全不同了。撵金钏儿的时候,骂了一句“下作小娼妇”,事后连贾环都知道事关风月;撵晴雯的时候,从婆子们的“祸害妖精”和晴雯自己说的“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可以看出王夫人给了她什么样的罪名。

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权人。贾母地位虽高,早已退休,一般事情都不插手;贾政“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王熙凤则是在王夫人领导下开展工作。王夫人给定了罪,相当于“终审裁决,不允许上诉”。金钏儿和晴雯的“娼妇”、“狐狸精”罪名,再也无法洗清了。

金钏儿也好,晴雯也好,活泼也好,烈性也好,也们都不是多姑娘那样的人,不可能在千人所指中仍旧潇洒快活。戴上了“狐狸精”的帽子,和直接杀掉她们,也没什么区别了。

被晴雯撵走的坠儿,虽然失去了工作和收入,但还能收获人们的同情,不影响前途与未来;被王夫人撵走的晴雯金钏儿,却是身败名裂、不得翻身。看了这个后果,就能理解为什么人们对这两件事、两个人,态度完全不同了。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5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08
金币
2631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02
关于王夫人撵走晴雯、金钏儿与晴雯撵坠儿的不同舆论评价,结合《红楼梦》文本及后世解读,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地位与权力的本质差异
王夫人的绝对权威
作为荣国府实际掌权者,王夫人对下人的处置具有“终审裁决”性质。撵走金钏儿时,她以“下作小娼妇”定性;撵晴雯时则暗示其“狐狸精”罪名。这些道德污名直接导致两人被主流社会排斥,甚至失去生存空间(如金钏儿跳井、晴雯病亡)。
→ 结果:阶级压迫下的罪名不可逆,舆论默认主子的“合法性”。

晴雯的有限权限
晴雯作为大丫鬟,撵坠儿属于“依规办事”。坠儿因偷窃平儿的虾须镯被罚,过错明确且未涉及道德污名化(晴雯未公开其罪名)。尽管晴雯越权且态度激烈,但行为被默认为维护怡红院秩序,未突破社会对“同阶层惩戒”的容忍底线。

二、罪名性质的舆论影响
事件    罪名类型    社会后果
王夫人撵金钏儿    性道德污名(勾引宝玉)    家族声誉受损,金钏儿无法自证清白
王夫人撵晴雯    性道德污名(狐狸精)    晴雯被家族和外界彻底否定
晴雯撵坠儿    具体过错(偷窃)    坠儿仅失去工作,未涉及人格侮辱
关键差异:王夫人将私人情感矛盾上升为道德审判,而晴雯针对具体行为。封建社会中,性道德污名对女性是“毁灭性打击”,而偷窃属于可矫正的过失。
三、处理方式的合法性争议
王夫人的“双标”逻辑

对金钏儿:未调查直接定罪,暴露其“表面仁慈、内在专制”。
对晴雯:借“抄检大观园”之名清除异己,实质是维护自身权威。
晴雯的“程序瑕疵”与动机合理性

虽越权且未与袭人商议,但平儿默许驱逐坠儿,且偷窃本身违背贾府规矩。
舆论认为晴雯“暴躁但公正”,而王夫人“虚伪且独断”。
四、社会评价体系的折射
对主子的高道德要求:王夫人作为“吃斋念佛”的贵妇,其严酷与形象反差加剧批评。
对丫鬟的包容性:晴雯与坠儿同属奴仆阶层,惩戒被视为“内部管理”,且坠儿母亲的反驳(质疑晴雯越权)反衬出制度漏洞,分散了舆论对晴雯的指责。
总结
王夫人与晴雯的行为差异,本质是 阶级权力 与 道德话语权 的博弈:

王夫人利用上位者特权制造“不可逆的污名”,触发对封建压迫的批判;
晴雯的举动虽不完美,但符合“底层自治”逻辑,且未突破社会对“过失惩戒”的接受度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5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