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3回复

[猎奇]李靖装病不肯出征,李世民说出一人名,李靖立刻跳下床:我马上去[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25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0) —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璀璨夺目的明珠,尤其是在初期,唐太宗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及其身边的众多贤才,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唐朝早期,尤其是贞观时期,涌现了众多杰出人才。无论是文臣如魏征、房玄龄,还是武将如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等,都为唐朝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靖,更是唐太宗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谋略与果断,使得唐朝的军力一度达到巅峰。

有一次,李靖因病未能出征,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并提到了一个名字。李靖一听,立刻从病榻上跳起,披甲上阵,这其中究竟藏有什么深意呢?

隋朝末年,隋炀帝的暴政导致百姓疾苦,李渊趁机起兵,最终建立了唐朝。然而,作为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本不符合继承皇位的传统。然而,出于形势的压力,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诛杀兄弟,逼父上位,最终成为了唐朝的皇帝。李世民身经百战,早已习惯在血腥的战场上搏杀。正是这样一位铁血皇帝,被高句丽国王盖苏文的强硬态度所激怒,决定亲自出征,教训高句丽的傲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世民深知战争中粮草的重要性。贞观十八年七月,他命令造船四百艘,准备运输军粮,并派出两万士兵先行侦察高句丽的动静。到了十一月,李世民调集四万水兵和三千士兵,乘三百艘战舰直扑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而陆地上的进攻,由李勣与李道宗为总指挥,率六万步骑兵攻取辽东。

唐太宗亲征,当然不是一件小事。作为一位极为谨慎的帝王,唐太宗提前安排好了一切,以确保后方的稳定。相较于隋炀帝在前线战略失误、与后方脱节,唐太宗的安排显得无懈可击。为了避免类似的失误,唐太宗将房玄龄留在长安监国,太子李治则在定州处理政务,确保国家机器不会因帝王远征而停滞。无论李世民身在何处,政务都能有效地传递和执行。

然而,唐太宗心中始终不放心那位在京城养病的李靖。李靖的病情一直牵动着唐太宗的心,因为他深知李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指挥官,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国家栋梁。那天,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出征高句丽,李靖因病请假未能随行,唐太宗特地去探访他。唐太宗和李靖寒暄之后,关切地对他说:“好好养病,等我凯旋再来看你。”李靖心中有些不安,但仍道:“臣本应随皇上出征,可惜身体难堪,恐怕中途死在路上,连累陛下。”唐太宗大笑道:“怎么会?司马懿老病之时还曾辅佐魏国打下大江山!”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李靖顿时心中一紧,立刻从床上跃起,请求随同出征。

这番对话背后,唐太宗心中潜藏的深意不言而喻。李靖不只是病中的老臣,更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朝廷的安危。因此,唐太宗虽然深知李靖的身体状况,但依然不希望他留在京城,做任何可能引发不安的举动。

李靖最终在贞观十八年十月十四日,带病随唐太宗踏上了征程。尽管途中李靖的病情加重,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直至最终因病情无法再继续前行而停留在相州。唐太宗理解了李靖的病情,并安排他在那里休养,且不再为难他。李靖对国家的忠诚,唐太宗心知肚明,深知李靖虽卧病在床,但依然是唐朝的脊梁。

唐太宗对李靖的防备,其实源自于多重原因。首先,李靖是隋朝的旧臣,曾在李世民的支持下投身唐朝,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其次,唐太宗本身也有深深的疑虑,尤其是在后宫和朝廷中的权力斗争日益加剧,李靖这样一位老臣的存在,对于唐太宗来说,既是安定的支柱,又是潜在的隐患。

在征讨东 突厥的过程中,李靖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多次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与突厥可汗颉利的交战中,李靖凭借巧妙的战术和果敢的决策,最终击败了东 突厥,改变了整个北方的局势。唐太宗深感欣慰,然而在李靖凯旋之后,他却被弹劾,原因是军队没有约束好,抢掠了突厥的珍宝。尽管唐太宗下令免除弹劾,但他在李靖觐见时,却严厉斥责了他。李靖没有辩解,只是低头接受,唐太宗随后又对李靖表示了宽慰。

李靖的忠诚与才干,无疑为唐朝的强盛立下了赫赫战功。即使在他年事已高,身体愈加衰弱时,唐太宗依然对他充满了信任。在最终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后,唐太宗依然给了他特殊待遇,确保他能够继续参与政务。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唐太宗的治国风格发生了变化。在贞观中期,唐太宗的君臣关系逐渐发生了裂痕。虽然早期的贞观之治实现了太平盛世,但随着权力的集中与君主的自满,唐太宗开始对大臣产生疑忌。最典型的表现是他对太子承乾的废立,尤其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对承乾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淡,最终导致承乾的废除。而李靖,也因为唐太宗对他过度的防备与疑忌,最终选择了长期养病不出。

正如历史中的许多帝王一样,唐太宗的猜忌心理也在逐渐加深。无论是“狡兔死、走狗烹”,还是“飞鸟尽,良弓藏”,这些经典的例子都反映了帝王心中的防范与猜忌。即使是像唐太宗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未能摆脱这一心态,最终导致了许多原本忠诚的臣子遭受不公对待。

总之,唐太宗的治国策略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后期,由于过度的猜忌与权力的逐步集中,他的治理逐渐失去了最初的辉煌。李靖作为唐朝的重要人物,始终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最终不得不在病榻上度过余生,甚至被唐太宗过度防范,无法完全展示出他作为一位军事家的才华。

1条评分金币+12
wowoni 金币 +12 - 昨天 16:4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613
金币
272871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6:06
  唐太宗与李靖:忠诚与猜忌的复杂关系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璀璨夺目的明珠,尤其是在初期,唐太宗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及其身边的众多贤才,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唐朝早期,尤其是贞观时期,涌现了众多杰出人才。无论是文臣如魏征、房玄龄,还是武将如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等,都为唐朝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靖,更是唐太宗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谋略与果断,使得唐朝的军力一度达到巅峰。

  李靖带病出征的背后深意

  有一次,李靖因病未能出征,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并提到了一个名字。李靖一听,立刻从病榻上跳起,披甲上阵,这其中究竟藏有什么深意呢?

  隋朝末年,隋炀帝的暴政导致百姓疾苦,李渊趁机起兵,最终建立了唐朝。然而,作为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本不符合继承皇位的传统。然而,出于形势的压力,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诛杀兄弟,逼父上位,最终成为了唐朝的皇帝。李世民身经百战,早已习惯在血腥的战场上搏杀。正是这样一位铁血皇帝,被高句丽国王盖苏文的强硬态度所激怒,决定亲自出征,教训高句丽的傲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世民深知战争中粮草的重要性。贞观十八年七月,他命令造船四百艘,准备运输军粮,并派出两万士兵先行侦察高句丽的动静。到了十一月,李世民调集四万水兵和三千士兵,乘三百艘战舰直扑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而陆地上的进攻,由李勣与李道宗为总指挥,率六万步骑兵攻取辽东。

  唐太宗亲征,当然不是一件小事。作为一位极为谨慎的帝王,唐太宗提前安排好了一切,以确保后方的稳定。相较于隋炀帝在前线战略失误、与后方脱节,唐太宗的安排显得无懈可击。为了避免类似的失误,唐太宗将房玄龄留在长安监国,太子李治则在定州处理政务,确保国家机器不会因帝王远征而停滞。无论李世民身在何处,政务都能有效地传递和执行。

  然而,唐太宗心中始终不放心那位在京城养病的李靖。李靖的病情一直牵动着唐太宗的心,因为他深知李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指挥官,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国家栋梁。那天,李世民在朝堂上宣布出征高句丽,李靖因病请假未能随行,唐太宗特地去探访他。唐太宗和李靖寒暄之后,关切地对他说:“好好养病,等我凯旋再来看你。”李靖心中有些不安,但仍道:“臣本应随皇上出征,可惜身体难堪,恐怕中途死在路上,连累陛下。”唐太宗大笑道:“怎么会?司马懿老病之时还曾辅佐魏国打下大江山!”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李靖顿时心中一紧,立刻从床上跃起,请求随同出征。

  这番对话背后,唐太宗心中潜藏的深意不言而喻。李靖不只是病中的老臣,更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朝廷的安危。因此,唐太宗虽然深知李靖的身体状况,但依然不希望他留在京城,做任何可能引发不安的举动。

  李靖的忠诚与唐太宗的猜忌

  李靖最终在贞观十八年十月十四日,带病随唐太宗踏上了征程。尽管途中李靖的病情加重,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直至最终因病情无法再继续前行而停留在相州。唐太宗理解了李靖的病情,并安排他在那里休养,且不再为难他。李靖对国家的忠诚,唐太宗心知肚明,深知李靖虽卧病在床,但依然是唐朝的脊梁。

  唐太宗对李靖的防备,其实源自于多重原因。首先,李靖是隋朝的旧臣,曾在李世民的支持下投身唐朝,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其次,唐太宗本身也有深深的疑虑,尤其是在后宫和朝廷中的权力斗争日益加剧,李靖这样一位老臣的存在,对于唐太宗来说,既是安定的支柱,又是潜在的隐患。

  在征讨东 突厥的过程中,李靖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多次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与突厥可汗颉利的交战中,李靖凭借巧妙的战术和果敢的决策,最终击败了东 突厥,改变了整个北方的局势。唐太宗深感欣慰,然而在李靖凯旋之后,他却被弹劾,原因是军队没有约束好,抢掠了突厥的珍宝。尽管唐太宗下令免除弹劾,但他在李靖觐见时,却严厉斥责了他。李靖没有辩解,只是低头接受,唐太宗随后又对李靖表示了宽慰。

  唐太宗后期的猜忌心理

  李靖的忠诚与才干,无疑为唐朝的强盛立下了赫赫战功。即使在他年事已高、身体愈加衰弱时,唐太宗依然对他充满了信任。在最终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后,唐太宗依然给了他特殊待遇,确保他能够继续参与政务。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唐太宗的治国风格发生了变化。在贞观中期以后, 唐太宗逐渐变得猜忌多疑, 对大臣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信任和尊重转变为怀疑和防范,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君臣关系, 也影响了整个朝廷的政治氛围。

  最典型的表现是他对太子承乾的态度变化, 从最初的宠爱到后来的冷淡, 最终导致承乾被废, 而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了他对其他大臣的态度上, 包括对李靖的态度。

  总之, 唐太宗虽然在贞观之治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随着权力的集中和个人心态的变化, 他的治理逐渐失去了最初的辉煌,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 也影响了许多忠诚的大臣的命运, 包括像李靖这样的一代名将。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16:4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08
金币
26328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6:50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八年(644年)亲征高句丽前夕,名将李靖以病重为由拒绝随行。李世民探病时提及“司马懿”之名,李靖当即从病床跃起,主动请缨出征。这一事件的背景与深层原因如下:

⚔️ 一、事件核心脉络
李世民的试探
李世民出征前探望称病的李靖,表面关怀实则试探其忠诚。他类比道:

“公能勉起,为朕行乎?”
“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以司马懿晚年带病掌兵权的典故,暗示李靖“装病避战”可能引发猜忌。

李靖的剧烈反应
李靖闻言立即起身叩首:

“臣请举病行矣!”
“靖乃叩头曰:‘老臣请行,病且瘳矣!’”
瞬间“病愈”,主动请求出征辽东。

️ 二、李靖装病的深层原因
避嫌自保的政治困境

玄武门之变中立遭忌:李靖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皇位之争中保持中立,未支持任何一方,引发李世民不满。
谋反诬告的阴影:部将高甑生诬告李靖谋反,虽查证不实,但加剧了君臣猜疑。
功高震主的危机感:李靖灭东 突厥、平吐谷浑,军功卓著,却因此被李世民打压。
闭门避祸的生存策略
为消除猜忌,李靖选择:

“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2)
称病不出实为远离权力漩涡的自保手段(12)。

👑 三、李世民的权术逻辑
“带病随征”的帝王心术
李世民坚持携李靖出征,并非倚重其军事才能,而是:

防范后方不稳:担忧李靖留守长安可能趁虚生变。
强控功勋旧将:将其置于眼皮底下监视,杜绝隐患。
司马懿之名的诛心之效
司马懿是“装病夺 权”的典型象征。李世民借此警告:

若执意称病,则与司马懿无异,坐实谋逆嫌疑;
唯有随征,方能自证忠诚。
💎 四、事件本质:贞观盛世的权力暗流
李世民与李靖的博弈,折射出贞观后期君权与将权的矛盾:

帝王猜忌制度化:从魏徵被贬到李靖遭疑,李世民对权臣的防范日益严苛。
功臣的生存悖论:军功越高越需示弱自污,李靖“装病→跳床”的戏剧性转变,实为在皇权碾压下的无奈求生。
📌 关键点总结:
司马懿之名是引爆李靖恐惧的导火索——它直指帝王心中最深的疑虑,迫使李靖以抱病之躯表忠续命。这场“跳床出征”的戏码,实为权力绞索下的惊魂一跃。

历史启示:
李世民与李靖的互动,生动诠释了“伴君如伴虎”的权力规则。即便在“贞观之治”的盛世光晕下,帝王心术与将才生存间的血腥博弈也从未停息。李靖的“一跃而起”,恰是封建王朝功
臣悲剧性宿命的缩影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217
金币
1594
道行
1870
原创
0
奖券
1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00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小时前
当着面提司马懿过份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