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习机功能同质化背景下销售战的突围分析
AI学习机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和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AI学习机市场发展迅速。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市场(主要为学习机产品)全渠道销量达126.5万台,同比上涨29.4% ,销额为40.2亿元,同比上涨15.8%。但同时市场也面临着功能同质化的问题,市面上学习机基本都宣称搭载了AI大模型,AI辅导功能逐渐趋同,从AI作业批改到学情诊断,从情绪识别到情感陪伴,各家产品功能列表日益相似。
市场竞争阵营及特点
教培派
如学而思、作业帮、猿辅导等,是“双减”政策后转型的教培系公司,拥有丰富的自有教辅资源。例如,学而思目前有1600万分钟自研课程,猿辅导则覆盖299个教材版本。对教培派来说,在“双减”政策之后,教育硬件是必须加码投入的主战场。
科技派
例如科大讯飞、百度等,以AI技术起家,将自研AI模型落地为教辅产品。它们拥有自研大模型,在AI能力上稳定性和可控性强,尤其在语音识别等环节表现出色,并且在“软硬一体”产品能力上更加成熟。但科技派的课程目前大部分来自外采,在教育内容资源方面不占优势。
传统厂商
如在学习机市场经营多年的步步高,市场份额明显不及前两大阵营,但靠县域体验店渠道下沉保住市场。
突围策略
产品创新
探索细分领域:新入局的“股票学习机”等细分品类,尝试将金融投教与硬件结合,探索百亿级增量市场的可能性。厂商可以挖掘不同的教育场景和需求,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学习机产品,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
优化AI功能:虽然目前AI功能存在同质化,但可以进一步优化现有的AI功能,提高其精准度和实用性。例如猿辅导的小猿AI学习机通过自研“猿力大模型”与DeepSeek的融合,可实时分析学生答题轨迹,生成动态知识图谱,并模拟“苏格拉底式反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要注意在AI功能与学习习惯养成间实现平衡,减少家长对孩子过度依赖AI的担忧。
内容差异化
加强自研课程:教培派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应继续加大自研课程的投入,不断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科技派可以逐渐提高自研课程的比例,减少对外采课程的依赖,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稳定的学习资源。
整合特色资源:除了课程和题库,还可以整合其他特色教育资源,如科普视频、实践活动指导等,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构建生态体系
实现设备联动:像华为通过鸿蒙系统实现手机、打印机与学习机的无缝联动,让学习机能够融入更多的学习场景,提高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用户粘性3。
打造学习社区:建立学习社区,让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在社区内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增加产品的社交属性,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精细化运营
关注下沉市场:目前低线城市渗透率不足30%,下沉市场空间巨大。厂商可以通过拓展线下渠道、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活动等方式,提高在下沉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