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从工具控到创生者 2025AI用户进化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2025年,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产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助手到内容创作工具,从教育软件到医疗健康应用,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科技公司甲子光年旗下智库针对2025年AI产品用户的相关分析认为,AI使用者可以分为四大类型: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这四种类型人群在使用AI产品的深度和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掌握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在北京工作的产品经理欧文,工作中需要撰写各种推广文案,Kimi智能助手、智谱清言、文心一言等AI“写手”是他经常会用到的工具。以一款在线教育产品的宣传文案为例,这些“写手”的表现各有千秋:“有的产品写出的文案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完备性也很好,除了课程亮点、适合人群、课程收获,还附上了课程链接、免责声明,非常专业;有的能做到基本的语义连贯、内容无误,但结构不够完整,缺乏亮点,还有提升的空间。”总体来说,这些AI生成的内容能够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提供不同的创意角度和表述方式。
AI工具用户在当前AI产品用户构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例,约为38%,是市场上的主要群体之一。这类人群在使用AI产品时,主要是将其当作一种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的得力工具。在工作流程中,他们依然牢牢掌握着主导权,大部分关键工作环节仍由自己亲自把控。在日常的使用场景中,他们大多将AI产品聚焦于个人生活和工作里一些相对简单、基础的任务,例如在需要获取信息时进行快速的信息查询,在处理文档时借助AI辅助完成格式调整、文字校对等文档编辑工作。
从年龄分布上看,这类用户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其中90后和00后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一年轻群体成长于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新兴技术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好奇心,能够迅速上手并尝试使用各类新的AI工具。前述案例中的欧文对记者表示,他会参考这些生成的内容,结合自己对品牌的理解和市场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文案,使其更符合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需求。AI工具使他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文案初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创意构思阶段的难度。
职场人士进阶“刚需”AI助手成为亲密伙伴
只做进度跟踪,这样的PM(项目经理)可能要out了。在医疗AI公司,懂大模型推理机制的PM可以带着算法团队调整参数;在智能客服赛道,清楚RLHF原理(将人类反馈纳入机器训练过程)的PM才能设计出有效的反馈闭环。
AI助手用户在当前AI产品用户群体中堪称主力军,占比高达48%。这类人群将AI视为一个能够与之进行交互协作的亲密伙伴。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会较为合理地分配任务,将大约一半的工作放心地交给AI去完成,而自己则主导另一半关键工作,通过与AI的紧密配合,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他们对AI有着较高程度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清晰地洞察AI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和应用潜力。其使用场景也更为广泛和多元化,涵盖了内容创作领域,如利用AI辅助撰写小说、剧本等;数据分析方面,借助AI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深入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AI助手进行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风险预警等。
AI助手用户主要由职场人士构成,其中80后和90后是核心群体。这部分人群在职场中承担着各种重要职责,面临多样化的任务需求,因此对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的AI助手有着强烈的需求和较高的接受度。
值得关注的是,AI生成内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包括“AI文生图”著作权案、AI声音侵权案、AI绘画大模型训练著作权侵权案等著作权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4年,某网络小说平台通知签约作者,要求签署一份补充协议,允许将他们的签约作品用于AI模型训练。引发争议后,该平台删除了相关条款,但质疑声并未就此消失。
推出国内首个网络文学行业大模型及应用产品的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认为,AI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替代一些重复性、消耗性的体力活,作家仍需把控故事的质量和完整性;一般不会出现作品因为使用AI辅助从而内容雷同,对作者著作权造成威胁的情况。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在AI生成物保护方面暂无明确规定;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于AI技术的开发者还是实际使用者尚存在争议,有待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明确指引。
原生用户与AI深度融合创生用户引领未来
黑暗中,半扇虚掩的门若隐若现,一道凛冽刀光破夜而出,惊得人群四散奔逃。唯有一个幼小的孩童定在原地,眼中跳动着倔强的光芒……一条以电视剧《藏海传》为蓝本的二创动画,所有画面皆由AI技术生成,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近4万点赞与上千条评论。视频创作者、湖南湘江新区胡生文化创意工作室的胡嘉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就像一个方向盘,最终车开得好不好还是要看个人水平。”他认为,自己与AI的磨合刚刚起步,学习成长之路尚漫长。
与胡嘉阳类似的AI原生用户在用户群体中占比12%,是使用AI产品最为深入的群体之一,对AI技术的依赖程度极高。他们将AI视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贴心助理,能够承担一多半的工作任务。他们不仅熟悉各种AI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还能够敏锐地感知AI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类用户大多为专业人士,如内容创作者,利用AI进行创意激发、素材筛选和作品优化,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作品;IT工作者可借助AI进行代码编写、程序调试和系统优化,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教育工作者,运用AI辅助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评估等。他们的学历普遍较高,经过长期深入的学术研究和专业训练,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技术应用能力。
胡嘉阳认为,当前大众对AI动画创作存在认知误区:以为“动动手指”就能创作出商业级别的动画视频,忽视了中间大量的调试工作。“AI确实有降低视频和绘画行业的门槛,但从业者仍需剪辑基础、平面后期能力和导演思维,只有掌握综合能力才能游刃有余。”
此外,AI创生用户占比2%,是当前AI产品用户中占比最低的群体,但却是未来AI应用的重要方向。这类用户将AI视为一个可以与之协作的伙伴,不仅在数字世界中使用AI,还可以通过AI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如控制机器人、进行智能研发等。AI创生用户多为技术先锋和创新者,以90后和80后为主,学历高,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科技发达地区。他们对AI产品的认知水平极高,愿意尝试最新的AI技术和应用。
使用场景广泛覆盖独立App最受欢迎
AI产品的使用场景广泛,涵盖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调研,工作场景占比57.8%,个人生活场景占比42.2%。在具体使用场景中,“查、写、用、学”四大场景是AI产品的核心应用场景,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通过AI产品提高这些场景下的效率。
工作场景中,不同行业的AI应用进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及物流仓储、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制造等领域AI应用程度较深,已经开始迈入到AI创生时代,并且已经具有软硬融合的AI产品落地应用,例如智能汽车、教育机器人等。环保、旅游休闲、生命科学、能源化工、IT软件等领域在AI原生阶段的占比较高,这些行业在AIGC方面的落地场景较多,应用水平也较高。除了上述行业之外,其他行业大部分还是处于AI生产阶段,且部分行业的AI应用水平较低,比如采矿业、农业、建筑工程等领域,仍是以AI工具阶段为主。
生活场景中,人们对社交、沟通、健康、出行等场景的AI应用展现出较高的使用意愿。如AI聊天机器人能够模拟真实对话,提供陪伴和交流;AI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并提供健康预警和建议;AI导航系统结合实时路况规划最优出行路线,提升出行效率和体验等。
此外,人们对于AI产品的偏好方面,独立的AI应用App、对话式AI助手和多模态交互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形态。其中,多模态交互平台融合了多种交互方式,如语音、图像、手势等,提供了更加丰富、高效的使用体验。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9
从工具控到创生者 2025AI 用户进化中
AI 用户类型及特点
科技公司甲子光年旗下智库针对 2025 年 AI 产品用户的相关分析认为,AI 使用者可以分为四大类型:AI 工具用户、AI 助手用户、AI 原生用户和 AI 创生用户,这四种类型人群在使用 AI 产品的深度和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AI 工具用户:以北京的产品经理欧文为例,他在工作中撰写推广文案时,会使用 Kimi 智能助手、智谱清言、文心一言等 AI“写手”。这些 AI 生成的内容能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提供不同的创意角度和表述方式,但各产品表现有所不同,有的写出的文案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完备,有的则结构不够完整、缺乏亮点。
AI 助手用户:在职场中,AI 助手成为亲密伙伴是职场人士进阶的“刚需”。如在医疗 AI 公司,懂大模型推理机制的 PM 可以带着算法团队调整参数;在智能客服赛道,清楚 RLHF 原理的 PM 才能设计出有效的反馈闭环。
AI 原生用户:当前大众对 AI 动画创作存在认知误区,以为“动动手指”就能创作出商业级别的动画视频,忽视了中间大量的调试工作。AI 虽降低了视频和绘画行业的门槛,但从业者仍需具备剪辑基础、平面后期能力和导演思维等综合能力才能游刃有余,这体现了 AI 原生用户需要与 AI 深度融合。
AI 创生用户:交通运输及物流仓储、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制造等领域 AI 应用程度较深,已经开始迈入到 AI 创生时代,并且已经具有软硬融合的 AI 产品落地应用,例如智能汽车、教育机器人等,这些领域的相关人员可以看作是 AI 创生用户,他们引领着未来 AI 的发展方向。
AI 应用引发的争议
AI 生成内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包括“AI 文生图”著作权案、AI 声音侵权案、AI 绘画大模型训练著作权侵权案等著作权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4 年,某网络小说平台通知签约作者,要求签署一份补充协议,允许将他们的签约作品用于 AI 模型训练,引发争议后该平台删除了相关条款,但质疑声并未就此消失。不过,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认为,AI 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替代一些重复性、消耗性的体力活,作家仍需把控故事的质量和完整性,一般不会出现作品因为使用 AI 辅助从而内容雷同,对作者著作权造成威胁的情况。

AI 技术的发展趋势
谷歌:从工具驱动走向代理驱动
在 2025 年 5 月 20 日山景城举行的 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围绕行动型 AI(Agentic AI),从多模态模型 Gemini2.5 到全新智能体体系、再到深度重构的搜索体验,把原有的产品都用 AI 重新做了一遍,从工具驱动走向代理驱动。谷歌升级了旗舰大模型 Gemini2.5,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模态 AI,不仅能读懂文字、代码,还能理解图像、音频、视频,具有更快响应、更强上下文记忆等特点,原生支持视频、图片等输入,并深度集成进 Gmail、Docs、Slides 等产品,成为谷歌全产品矩阵的中枢神经系统,标志着 AI 正从生成式向行动式过渡。

中国 AI 伴侣行业:从工具到情感载体的跨越
2025 年中国 AI 伴侣行业正经历从工具到情感载体的跨越式进化,其核心驱动力源于三大技术突破:多模态交互、情感计算与具身智能。多模态交互技术让 AI 伴侣从对话伙伴升级为全感官陪伴者,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 2023 年的 45 分钟延长至 2025 年的 72 分钟;情感计算技术让 AI 伴侣具备了记忆与成长能力,2025 年具备长期记忆功能的 AI 伴侣产品市场份额已达 58%,用户可存储 1000 + 个性化偏好,AI 伴侣能根据用户历史行为生成定制化内容;具身智能硬件的崛起将虚拟情感具象化,如特斯拉 Optimus 情感版机器人预计 2025 年量产,单价降至 2 万元以内,其柔性皮肤可模拟人体温度,触觉反馈装置能根据拥抱力度调整压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33
金币
273186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9
在2025年,AI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助手到内容创作工具,再到教育软件和医疗健康应用,AI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根据科技公司甲子光年旗下智库的分析,AI产品的用户可以分为四大类型: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每种类型的用户在使用AI产品的深度和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1. AI工具用户:这类用户将AI产品视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主要聚焦于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简单、基础任务,如信息查询、文档编辑等。他们约占AI产品用户的38%,以90后和00后为主,对新兴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好奇心。

2. AI助手用户:这类用户将AI视为亲密的工作伙伴,与AI进行交互协作,合理分配任务,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他们约占48%,主要由80后和90后职场人士构成,对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的AI助手有强烈需求。

3. AI原生用户:这类用户与AI深度融合,将AI视为高度智能化的贴心助理,承担大部分工作任务。他们约占12%,多为专业人士,如内容创作者、IT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学历普遍较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技术应用能力。

4. AI创生用户:这类用户占比2%,是未来AI应用的重要方向。他们将AI视为协作伙伴,不仅在数字世界中使用AI,还可以通过AI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如控制机器人、进行智能研发等。多为技术先锋和创新者,以90后和80后为主。

AI产品的使用场景广泛,涵盖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场景中,交通运输及物流仓储、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制造等领域AI应用程度较深。生活场景中,人们对社交、沟通、健康、出行等场景的AI应用展现出较高的使用意愿。

总的来说,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同类型和背景的用户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利用AI产品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激发创意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