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阅读
  • 3回复

[红楼梦]甄士隐为什么出家?他一家不幸的命运有何警示意义 [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甄士隐何许人也?
只要阅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甄士隐是《红楼梦》最先提到的乡宦绅士,起初在姑苏城过得悠哉乐哉,小日子蛮好的。
书中说他就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每日里观花修竹,还悲悯邻居贾雨村的落魄,很豪气的慷慨解囊资助了他进京赶考急需的路费,颇有才华的贾雨村才由此解困腾飞。
然,幸福的甄士隐却在不久之后的元宵节,因小女儿甄英莲被拐子拐跑遍寻不着之后,急病交加,紧接着遇上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也就几年光景,畅快的生活便一落千丈。
最终穷困潦倒之下,听了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后,就随之翩翩而去,抛妻别女走了出家之路,让人不甚唏嘘。

为人仗义,家境也算殷实的甄士隐何以无奈选择出家?他一家不幸的命运有何警示意义?
笔者不妨一一道来。
先说甄士隐为什么出家?表面上看,是因为他"屋漏偏遭连夜雨"所致。
根据书中的表述,由于那年的元宵节,他府上的仆人霍启带甄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因疏忽大意将小主人放置一边,就上卫生间的几分钟时间,被拐子盯上的甄英莲就被悄无声息的拐跑了。
霍启害怕之下,没敢及时报告甄士隐,连夜逃跑了。当甄士隐得知消息急忙派人四下寻找,此时哪还有小女儿的身影?
女儿的下落不明,导致甄士隐夫妇伤心绝望之下卧床不起,其乐融融的家一下变得秋风萧瑟荒凉起来。
关键时刻,却又祸不单行。偏又突遭毗邻的葫芦庙"炸供",甄士隐府上及所在的那条街大部分房屋都被烧得惨不忍睹,成了一片瓦砾。
还算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甄士隐还有田庄可以栖生。哪知?偏偏那两年时逢水旱大灾,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又遇上盗匪打劫,眼看着迁居田庄也难以生活,走投无路的甄士隐只好投奔富有的岳父家,寄望在岳父家的帮衬下偏安一隅,可以不愁吃穿的快乐生活下去。
岂料岳父封肃就是现实版的势利眼,见女婿落魄而来,哪还有好心情善待?也就看在他变卖了所有的田庄地产还有些银子的份上,极不情愿的倒腾了几间破屋给女婿女儿及随伺的两个丫鬟居住。
甄士隐就这样恓惶而又憋屈的在岳父家生活了将近两年,眼看着手上不多的银两快要用尽,不免烦躁起来,渐渐露出了下世的光景,便驻着拐上街散心,忽遇上唱着《好了歌》的跛足道人迎面而来。
甄士隐听完《好了歌》,立时顿悟,一番注解后便抢过跛足道人的褡裢,独自随他飘然而去。
这就是遭遇几番打击之下的甄士隐选择出家之路的大体情形,从书中的解说而言,甄士隐是顿悟了世态炎凉的人生,从而大彻大悟之下抛妻别女走上了出家之路,当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了无牵挂的道士。
实际上,甄士隐的出家,从本质上是他适应不了人生变故的个性及能力所致。
笔者接下来就抛砖引玉,分析分析这方面的原因。
不难看出,不食人间烟火的甄士隐在幸福的乡绅生活期间,只管行侠仗义,过着信手拈来的快乐日子,却不懂得未雨绸缪,毫无谋生技能又不屑俗务,还用人不察、识人不准,以致无法承受连番打击之下,无奈落荒而逃。
他有钱时根本不察贾雨村的人品,仅凭个人好恶就大手一挥,很豪爽的赞助并不值得帮衬的贾雨村进京赶考。后来贾雨村当上应天知府经办薛蟠案时,明知薛蟠抢来的小妾就是恩人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不仅不秉公执法反而装傻充愣,根本不救甄英莲,以致原本幸福的甄英莲在悲哀中苦闷一生。
这说明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的善举太不值当了,实际上就是不谙世事还类似东郭先生行为,实不可取。
还有给甄府带来灭顶之灾的仆人霍启,的确是"祸起",这个既不担当也不靠谱的下人,却被甄士隐委以重托,这难道不是甄士隐用人不察的失职表现?
此外,封肃本就是势利之辈,作为女婿的甄士隐岂有不知?何苦在落难之下还携家带口去投奔无奈地憋屈生活呢?
说白了,也就是甄士隐自知没有生存能力,无法应对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只得寄望岳父发发善心递来橄榄枝,可以续上得过且过的小日子。
如若甄士隐应变能力强,不阿弥陀佛,有精准识人的水平,善于谋生的本事,能遇难不乱临危担当,所遇到的一系列坎坷遭遇,其实是压不垮他的。

毕竟甄士隐的基础不错,在连番遭遇中只要得到一点助力,都不会导致他绝望,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避世的出家之路。
那,顿悟的甄士隐出家,到底怎么看待?有什么警示意义呢?
从《红楼梦》文本寓意的角度而言,甄士隐的出家,是他窥视到天机没有理解之下造成的必由之路。
因他在炎夏做了一个白日梦,梦见一僧一道笑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上世情孽债打算了结这桩公案,便历经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甄士隐由此被惊醒,却对癞头和尚的識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不当回事,如此不觉悟下也就不可避免深陷困境之中。
这其实就是整部《红楼梦》的引子,意在通过甄士隐不得不考虑的出家,折射富贵公子贾宝玉的最终结局,暗示百年贵族赫赫贾府"盛极必衰"之下也就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悲凉未来。
因为甄府的小荣枯,就是贾府的大荣枯。原来甄士隐选择的道士之路,也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大彻大悟。
但甄士隐的消极避世终归是悲凉底色。
从甄士隐一家不幸的命运而言,更有值得警示的现实意义:
甄士隐原本是一个富有的乡绅,有逍遥自在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毫不在意现实生活的变化,没有应对能力就是潜在的危险了。
正因为甄士隐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安逸状态忽略了实力才是王道这一硬道理,一味停留在幸福生活中不思进取,既无识人应变之智,又无求生谋事之能,还破罐子破摔,焉能不深切感实炎凉的现实,走上无常的悲苦命运?
自然就无法忍辱负重,度不了难关,也就承受不了此一时彼一时的命运反转,只得顿悟《好了歌》貌似体面的飘然而去。
却使妻子封氏和两个丫鬟无奈留在封家苦苦挣扎,下落不明的女儿甄英莲也没得到贾雨村的帮助,在改名香菱、秋菱的悲苦中凄惨离世。
由此可见,甄士隐一家不幸的命运,甄士隐的责任首当其冲,这哪里是他受命运捉弄就这样轻飘飘可以苍白辩解的?
在元宵节哪样热闹的大节,之前还有僧人明显不过的提醒,可甄士隐置若罔闻,还是将三岁的宝贝女儿交给并不靠谱的仆人照看。
仆人霍启跑路后,甄士隐在天明十分才发现情说不对,这为时已晚,哪还找寻得到。
其粗心得也太不可理喻了!
甄士隐找寻不到宝贝女儿,与妻子封氏为之病倒,这可以感同身受,但可气的是,他在遭遇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后,还不清醒,根本没有为生计长远打算的胸襟与能力。
在找不到出路之下,便想依赖势利眼的岳父支持他继续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这就是典型的弱者表现。
无情无义的岳父哪会惯着示弱的女婿佛系生活?对他讽刺打击也就是正常不过的世态炎凉现象了。

这也侧面说明太缺乏应变的甄士隐毫无重振生活的信心与技能,也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担当,一当不幸袭来,也就手足无措,在一步步逃避与放弃中成了生活的弃子。
顿悟《好了歌》选择道士的路,也就自然而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综上而言,若没有坚定的信仰支撑,足够的实力保障,人性的脆弱其实不堪一击。
这也告诉读者,即便是立之于世的畗贵人家,若只满足于一时的安逸裹足不前,不居安思危,一当被命运开玩笑处于窘境后,就应对不了挑战,难以化险为夷。
所以,还是与时俱进为好。
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有不断提升实力,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才不至于被人生无常的命运无情地抛弃。
遂以记之,乙巳年六月十六日于滨河边。
[ 此帖被zhdf在2025-07-08 15:17重新编辑 ]
2条评分金币+20
厨爹 金币 +5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07-09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7-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8
甄士隐一家的悲剧是《红楼梦》开篇浓墨重彩的预演,其出家的选择与家族命运蕴含着深刻的警示意义。结合结果分析如下:

一、甄士隐出家的直接原因:三重打击下的精神坍塌
骨肉分离之痛:独女英莲被拐(元宵节惨剧)
仆人霍启(谐音“祸起”)带4岁的英莲观灯时因疏忽导致其被拐,事后逃逸未报。女儿失踪是击垮甄士隐的第一重打击,也彻底改变了家族命运轨迹。
家业毁灭之劫:葫芦庙大火殃及池宅
火灾将甄家房屋田产焚毁殆尽,迫使甄家从望族沦为赤贫,只得投靠岳父封肃。经济基础的崩塌切断了生存保障。
人情冷暖之讽:寄人篱下遭岳父欺凌
投奔岳父后,封肃不仅克扣变卖家产的银钱,更对落魄女婿冷嘲热讽,加速了甄士隐的精神崩溃。
最终顿悟出家:在贫病交加、走投无路之际,甄士隐偶闻跛足道人《好了歌》,联系自身遭遇注解“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等句,彻悟红尘虚幻而随道人飘然离去。
二、命运悲剧的深层警示:个人、社会与时代的镜像
▶ 个人层面:安乐思维的致命缺陷
缺乏危机意识:甄士隐作为“神仙一流人品”的隐士,终日观花修竹、诗酒逍遥,却无实际生存技能与危机应对能力。当突发灾难(火灾、拐卖)发生时,毫无招架之力。
责任担当薄弱:作为丈夫与父亲,他未能为家庭谋划长远,变故后消极逃避,未积极寻女或重建生计,终致妻离子散1。这警示世人:安逸中需居安思危,方能抵御命运无常。
▶ 社会层面:人性堕落与制度腐朽的合谋
身边人之祸:仆人霍启的失职与逃责(“祸起”),直接引发英莲被拐的连锁灾难,揭示用人不慎的后果。
官僚体系之恶:贾雨村为攀附权贵,勾结门子(原葫芦庙沙弥)徇私枉法,将恩人甄士隐之女英莲判给薛蟠,彻底断送其归家之路。二人忘恩负义的行径,折射封建官场“护官符”逻辑下公义的消亡。
▶ 时代层面:封建末世对个体的碾压
女性命运的不可控性:封氏作为贤淑主妇,在女儿失踪、丈夫出家后孤苦无依,靠针线活度日,成为“红楼最苦命女人”。其悲剧凸显封建社会中女性缺乏独立生存空间的残酷现实。
盛衰无常的宿命隐喻:甄家“小荣枯”与贾府“大荣枯”形成镜像。甄士隐注解《好了歌》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等句,预言了贾府由盛转衰的必然结局1,警示权势繁华终将湮灭。
三、总结:甄氏悲剧的核心启示
◇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癞僧预言)
甄家命运是《红楼梦》的核心隐喻: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封建体制对人性的异化、富贵虚妄的本质相互交织。甄士隐的出家既是个人解脱,更是对腐朽世界的终极弃绝。其一家三口的遭遇提醒世人:

居安思危,培养逆境生存力;
明辨身边人,慎防“祸起萧墙”;
警惕制度性腐败对个体的吞噬;
看透“好了”真谛,超脱名利枷锁。
此段“真事隐去”的序章,为整部大观园的倾颓埋下伏笔,其警世意义历久弥新。

2条评分金币+3
厨爹 金币 +2 - 07-09
zhdf 金币 +1 - 07-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zhdf

UID: 547953

精华: 3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991
金币
2131
道行
5000
原创
0
奖券
6625
斑龄
145
道券
33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6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8
过去的社会的禁忌比现在多很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在线tshycef

UID: 836869

发帖
584
金币
1409
道行
652
原创
0
奖券
9
斑龄
0
道券
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3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4-01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7-08
甄士隐给了贾雨村50两银子做赶考的路费,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处级退休干部给两千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