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6月,我和一位同事因工作出色,领导特批5天旅游假,旅游费用由公司全额报销。我们选择去名闻遐迩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
飞机抵达宜昌,我们换乘豪华游轮,领略了气势恢宏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壮美风光后,导游告知翌日安排去巫山小小三峡漂流。小小三峡系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的统称,地处大宁河的支流马渡河上,全长仅15公里,虽没有长江三峡的雄奇壮观,但两岸奇峰间流淌的一泓清流,碧纯见底,其中水流平缓的秦王峡最适合漂流游览。
次日一早,我们赶到秦王峡的起始点双河口,却不见橡皮筏等漂流工具,只有几艘顶篷加盖的观光木船泊在岸边。据导游介绍,秦王峡漂流分乘船逆流而上和乘筏顺流而下两部分。我们一组10人上了一艘观光木船, 6名穿着短褂、肌肉发达、肤色黝黑的青壮年蹲着弓步、肩背纤绳,已在船侧准备停当。此时,只听领头的光头大汉大吼一声:“兄弟们啊!拉起来噢!”众纤夫闻声应和,齐刷刷迈开脚步,纤绳深深勒进肩膀,身子如拉满弦的弯弓,静止的木船开始逆水移动。为了保持步调一致,每走一步,6位纤夫都会齐声呐喊,声震峡谷。人力与逆流较量,木船随号子前行,场面动人心魄!
10分钟后,纤夫们喘着粗气,坐在岸边的卵石上短暂休息。我好奇地问导游:“我们步行去上游,乘皮筏顺水漂流,不是省力多了吗?”导游说:“拉纤是一种传统的船文化,游客可多一种旅游体验,纤夫又能增加收入。再说使用机动船也怕污染水环境。”原来如此。
少顷,木船继续艰难上溯。这时,上午10点钟的夏日阳光开始发威,可清晰看见纤夫个个满脸通红,头上滚落豆大的汗珠。一首流行歌曲《纤夫的爱》描写的“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的意境,显然过于轻松和诗化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不小的差距。
纤夫第二次休息之际,我从一位憨厚的小伙子口中了解到,因为体力消耗太大,他们每天早、晚各做一班,每张门票的三分之一收入归个人,其余的就要看客人给不给小费了。纤夫的钱挣得异常辛苦,对他们超出常人的高强度付出应予褒奖。船到漂流点时,我和同事提议,每人拿出60元作为小费,其他8名游客一致响应。我将600元交给领头的汉子,由他分发。纤夫们感动极了,不约而同向我们鞠躬致谢,随即循原路折回,去双河口木船停泊处接当天的第二单生意。
我们穿上红色的救生衣,选了一只充足气的橡皮筏,在奇峰连绵、满目青翠的怀抱中,任皮筏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随波逐流,有惊无险地漂流了50分钟,尽兴饱览了峡内的望乡台、虎头岩、鲤鱼跃龙门等景点,感觉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