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那些每天坐着打牌的人,到75岁以后,很多都变成了这样[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0) —

“我每天坐着打牌,从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可是最近我发现,走路时膝盖总是很痛,起来的时候也总是觉得腿很累。”这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检查时提出的问题。
像他这样,长期坐着不运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喜欢坐下来打牌、下棋等活动的老年人来说,这些活动往往被认为是轻松的消遣,但却可能给身体带来潜在的健康问题。
医生表示,这样的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75岁以后,问题更为突出。

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那些长时间坐着打牌、打麻将的人,常常面临着骨质疏松、关节退化、免疫力下降、甚至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等健康问题。
虽然打牌或下棋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交,但如果忽视了身体的运动需求,久而久之,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就可能出现退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其中,骨质疏松和关节退化加重是这些长期坐着的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下降,这是自然的生理过程,但缺乏运动和长期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会加速这一过程。

打牌或下棋时,长时间坐在同一个位置,不活动,导致骨骼的负担较重,尤其是对于关节和脊椎的影响尤其明显。长期久坐不动,骨骼缺乏应有的负荷刺激,从而导致钙质流失,骨密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关节软骨已经开始退化,过多的静态活动会让这些关节的负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甚至不能自理。
在一些患者中,骨质疏松和关节退化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往往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独立性。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不仅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保持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增强骨密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等,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关节退化的有效手段。
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免疫力的下降。随着年龄的递增,人体免疫功能逐渐走向衰弱,长期缺乏运动、身体活动不足的老年人,其免疫系统功能的衰退表现得尤为突出。
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的侵害,而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免疫细胞的运输和分布受到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下降。

缺乏运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等,甚至增加了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不活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体内的炎症反应加剧,这种慢性低度的炎症状态,进一步削弱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实际上,很多老年人面临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常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因此,适量运动对于提升免疫力、强化抗病能力极为关键。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身体活力,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除了免疫力下降,久坐不动对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很多老年人习惯了坐着打牌或看电视,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导致他们的体力逐渐下降。
起初,可能只是感到稍微有些疲劳,走路慢了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很难完成日常的基本活动,如上下楼梯、步行较长时间、提重物等。
肌肉力量的衰退和关节的退化,使得他们的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日常活动能力的丧失,不仅限制了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还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长期无法进行足够的运动和活动,也使得身体的代谢功能变得迟缓,体重可能出现不正常的增加或减少,进一步影响健康。
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跳舞等,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
所以,针对那些喜欢坐着打牌的老年人,医生建议,除了继续享受社交娱乐之外,应该更加注重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增强骨骼健康、提高免疫力、保持日常活动能力的运动。

即使是每天短时间的散步,轻度的伸展运动,或者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增加日常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打牌、下棋等社交活动虽然对老年人来说是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但长时间坐着不动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隐患。
特别是到了75岁以后,骨质疏松、关节退化、免疫力降低、日常活动能力受损等问题,往往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健康困扰。

因此,医生强烈建议老年人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加骨骼的负荷,避免久坐不动,采取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减缓衰老过程,提升生活质量。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前天 08: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24
金币
27316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5
对于这位60多岁的老人,他所描述的膝盖疼痛和腿部疲劳的问题,很可能是由于长期久坐打牌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改善他的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1. 适量运动: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减少骨质疏松和关节退化的风险。

2. 定期站立和活动:打牌时,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以减少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对关节和脊椎的压力。

3. 加强肌肉力量: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或弹力带,可以增强腿部肌肉,提供更好的关节支撑,减少膝盖疼痛。

4. 平衡和灵活性训练:进行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以及灵活性练习,如脚跟抵脚尖行走,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减少跌倒的风险。

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减少骨质流失。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血液检查,监测骨骼健康状况,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

7. 改善家居环境:确保家中光线充足,地面防滑,安装扶手等,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8. 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社交互动,以减轻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9.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速骨质流失,并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10. 体重管理: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轻或过重对骨骼的不利影响。

总之,对于喜欢坐着打牌的老年人来说,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改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缓解现有的症状,还可以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1条评分金币+5
妞妞乐乐 金币 +5 - 前天 08: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5
每天坐着打牌对75岁后人群的影响
每天坐着打牌的人到75岁以后,身体和心理方面可能会出现诸多变化,以下是一些具体表现及相关影响分析:

身体层面
心脑血管问题
久坐会使血液循环减缓,导致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对于有动脉硬化等症的老年人,血液循环迟缓还会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长期久坐还会使脂肪燃烧减少,胆固醇增加,堵塞心脏、血管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钙化物堆积在动脉会引起动脉硬化,每天多坐1小时,患冠状动脉硬化风险提高12%。此外,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会增加血栓发生率,连续坐12小时以上,肺栓塞风险增加。老年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长时间坐着打牌是潜在的可怕危险因素。

骨骼肌肉问题
颈肩、腰背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固定姿势,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颈肩腰背僵硬、酸胀疼痛,还可能发生头痛及颈椎病。另外,久坐不动会使骨骼缺乏锻炼,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加重,肌肉也会逐渐萎缩,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

呼吸系统问题
久坐运动量小,肺部得不到有效锻炼,会影响心肺供血。肺气肿感染等常见的老年肺系统疾病,大都和肺功能降低有关。75岁以后老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久坐打牌对肺部功能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消化系统问题
久坐容易引起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有害成分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加上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增加结肠癌危险。而且长时间保持坐姿,也容易导致痔疮。

代谢系统问题
细胞处于闲置肌肉时,胰脏反应慢,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导致糖尿病。长期久坐会使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12%。75岁后的老人身体代谢功能本身就较弱,久坐打牌会进一步影响代谢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理层面
认知功能方面
虽然打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记忆、计算和策略,理论上有助于大脑保持活跃,但长期高强度、持续数小时的打牌,特别是在情绪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如输赢情绪波动、焦虑、争吵),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还可能加速认知功能的减退。75岁以后老人的认知功能开始减退,此时持续长时间打牌可能会使这种减退更加明显。

社交心理方面
如果把打牌当作唯一的社交活动,会忽略多元化的交流和兴趣培养。长此以往,除了牌桌上的朋友,可能缺少更深层次的亲情和友情支持。同时,输赢带来的焦虑和对输牌的强烈情绪反应,会使老年人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引发抑郁或焦虑症状。
为了保障老年健康,打牌时可以采取以下科学合理的方式:

控制时间:每天打牌时间最好控制在1 - 2小时内,避免连续长时间玩耍。
保持运动:打牌期间要定时起身活动,简单的伸展或散步有助于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零食,多喝水,减少烟酒摄入。

调节情绪:输赢心态要平和,不因输牌而情绪激动,学会适时放松。
多元社交:除了打牌,积极参与其他兴趣爱好和亲友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及时干预疾病

如何预防久坐引起的疾病
久坐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骨骼肌肉问题、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心理健康问题等。以下是一些预防久坐引起疾病的方法:

养成定时活动的习惯
定时起身活动: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每隔30 - 60分钟就站起来活动一下,简单地伸个懒腰、走几步路,都能有效缓解久坐带来的危害。例如,在工作时设置闹钟提醒自己起身活动。
站立办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站立办公,或者用升降办公桌切换站姿和坐姿。

增加日常运动量
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者瑜伽。这些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效率。

工作间隙小运动
敲敲大腿:伸直双腿,用拳头去捶大腿外侧,从大腿外侧根部(站起来屁股有个窝的地方)开始一直敲到膝盖,可预防肥胖、痛经、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盘曲双腿:两腿分别弯曲交叉,把左腿踝关节架在右腿膝关节处,上身保持笔直,略微向前俯身,双手交叉虚放在肚脐处,保持20 - 30分钟,可避免腿部静脉受压迫影响血液流通。

贴墙站立:背贴着墙,后脚跟离墙壁一拳远,挺胸,收下巴,肩胛骨往后夹,腹肌用力往墙贴,尽量使腰部与墙壁间没有空隙。此动作可伸展躯干,放松肩膀,训练核心肌群。
坚持抬腿:抬头挺胸坐直,收紧小腹,慢慢抬起一条腿,使之与端坐着的身体尽可能地保持直角,坚持5 - 10秒后换另一条腿;或者双脚脚跟同时抬起,坚持一会儿再放下。可缓解肌肉松弛和酸软症状,促进下肢气血运行,预防血栓等疾病。

伸展肩膀:耸肩,单侧肩膀尽量向上抬高,保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10次,两侧交替进行;抬臂,双臂向后,十指紧扣,尽量抬高双臂,保持10秒,然后放松,反复练习5 - 10次。

保持正确的坐姿
坐下时尽量保持腰背挺直,双脚平放地面,避免翘二郎腿。可以在椅子上放一个靠垫,帮助支撑腰部,减轻脊椎压力。同时,椅子过软可能会压迫前列腺,可换一个稍有硬度的座椅

注意日常保健动作
踮脚: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2。
睡觉脚下垫枕头:对于无心脏病人群,建议每周选择2 - 3天睡觉时在脚下垫枕头,可以帮助血液回流,改善下肢水肿;也可适当泡脚,促进血液流动。

眼部和颈部活动
眨眼:紧眨双眼数次,然后使双侧眼球依次左视、右视、转动,如此重复十次后再凝视远方一分钟,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活跃眼部的血液循环。
转头:先抬头尽量后仰,然后慢慢低头,下额尽量贴近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
叩腰: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着力,有节奏地叩击骶部和腰部。

合理饮食
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比如苹果、胡萝卜、燕麦等,有助于降低血脂,促进肠道蠕动

老年人适度运动指南
适合的运动类型
散步:不需要过度消耗体力,不会造成身体拉伤和劳损,也不会对骨关节造成意外冲击和伤害。每日坚持到户外散步1 - 2小时,能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筋骨强健,增强心肺活力。
做操:运动形式多样化,广播体操、保健操、医疗体操,以及中医的八段锦和五禽戏都是不错的选择,老年人平时在家中就可以进行。
打太极:可分成太极拳和太极剑,是传统的健身运动。坚持打太极能通过意念导引促进气血通畅,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尤其适合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脏病发作。

游泳:能增加肺活量,调节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心脏功能,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全身运动可使骨骼关节得到锻炼,避免关节僵化,让老年人动作更灵活。但要注意不去危险区域游泳,不单独在水中锻炼,游完迅速擦干身体以防感冒。
跳广场舞:许多老年人会在社区或公园等固定场所跳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加社交范围,有利于身心健康。
科学运动处方

运动强度
老年人运动时的脉搏一般控制在120次/min之内,或合适的运动心率 = 180(170) - 年龄。也可通过监测心率评估运动强度是否适中,一般运动后的心率加老人的年龄约等于170是比较合适的范围。

运动项目
采用全身性、周期性、持久性、非对抗性和匀速性运动练习手段更为稳妥、适宜,动作要有节奏不能过快,有氧运动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运动时间
单次运动时长:以中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运动时间在20 - 60分钟为宜。

最佳运动时段:下午4时 - 5时期间最佳,此时人体的糖分增至最高峰,体力、反应、适应能力等机能处于一天的最佳状态,且空气污染相对较轻。
运动频度
一般趋向是每周运动3次,最少也要每周1次,但老年人最好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运动禁忌
忌单独锻炼: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独自锻炼不利于确保安全。
忌穿皮鞋锻炼:老年人骨骼较脆,运动不当易造成骨折,应选择松紧适中且弹性较好的运动鞋
忌不注意身体变化:要谨记运动过度的症状,如运动中发生腰痛、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忌仅进行一项锻炼:长期参加某项锻炼可能会降低兴致,多选择几项感兴趣的项目,既增添锻炼兴趣,又对身体更有益。
忌剧烈运动:老年人肌肉萎缩、力量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应选择缓慢、放松的运动使全身得到锻炼。另外,吃饱饭或喝酒后不建议立即运动。

忌急于求成: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锻炼要每天进行且循序渐进,适应一定运动负荷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
忌逞强运动:不要做高难度夸张动作,如大幅度劈叉、摇摆、甩鞭等,也不要过度进行爬山、爬楼梯、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需放松,让身体有适应过程,避免突然运动或停止,防止意外拉伤和肌肉延迟性酸痛。
晨练注意:晨练不是越早越好,避免空腹晨练,过早晨练会诱发疾病,建议太阳出来1小时后再出门

避免憋气: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憋气用力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不宜进行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等须憋气的运动项目。
场地选择:选择平稳、宽阔、相对安全的场地,避免在雨后湿滑的操场或不平整的路面上运动。
穿着合适:穿着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和鞋子,提高运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饮食营养:运动期间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含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胡萝卜、油菜等,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
关注健康: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2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前天 08: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