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林黛玉为啥非死不可?葬花吟第一句非同小可:黛玉将死无葬身之地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9) —
林黛玉为啥非死不可?葬花吟第一句非同小可:黛玉将死无葬身之地
红楼十二位金钗中,很少有善终的。比如林黛玉,从入世开始,就注定是泪尽而亡。
都说先定死,后定生。
林黛玉的结局,为什么注定不能寿终正寝?
她的结局到底有多惨,答案就藏在《葬花吟》的第一句里:你绝对想不到,仙人之姿的林妹妹,死后的下场,让人不忍卒看……
这期来分析黛玉葬花。


葬花即是葬人
红迷都知道,大观园里的每个女孩都是一朵花。
所谓葬花,实际是葬人。
在追求好彩头的中国人眼中,黛玉葬花,很另类,很丧。
不求甚解的网友,认为黛玉很扫兴,无病呻吟,一身公主病。
黛玉真是没事找事,为赋新词强说愁吗?
扫兴人?
第27回黛玉葬花时,大观园里并没有衰败的迹象。
相反,当时元春刚刚封妃,贾家就像焕发了第二春,全家欢欣鼓舞。
作为新贵元春的省亲别墅,大观园里,当然更是一番歌舞升平的蒸腾景象。
恰逢花神节,女孩们都花枝招展,像鲜花吐蕊,绿草刷漆,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
原文形容女孩们的风采十分传神——“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然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下,黛玉却在花冢葬花,边哭边吟唱自己的诗作——《葬花吟》。


“红消香断有谁怜”,“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整首《葬花吟》,笼罩着死亡和颓丧的气息。
明明好好的,繁花似锦,黛玉为啥却发出最暮气的悲歌。
网友简直不知道黛玉在哭什么?这就是为啥网友总爱给黛玉贴上无病呻吟的标签。
然而只是表面,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洞察到危机。
比如秦可卿早就警告:“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拿‘盛筵不散’的俗语。”
当你真的了解黛玉的使命,才能懂得,黛玉此刻面临的危机,是她整个人生中最凶险的时刻!
葬花之后,黛玉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黛玉此后的人生,都是苟且!
触目惊心的“花儿”
黛玉到底触摸到什么样的危机,让她想到死葬?想到坟冢?
你看《葬花吟》第一句写的是什么?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葬花吟》第一句,乍一看,不是花,就是香,谁能想到,这句最温柔的诗,隐藏着黛玉的死亡讯息?甚至隐含着四大家族倾覆的秘密?


邪恶的花儿
“花”,是美好,是生命,生机,明媚。
所以花谢花飞有什么不好?花瓣翻滚环绕,难道不是很浪漫吗?
但注意,不是所有的花儿,都是美好的。
比如食人花,曼陀罗,罂粟花,也是花儿啊,它们美吗?
不仅不美,反而很邪恶,甚至有毒啊!
宝钗就是一个美女蛇!老鼠精!薛家就是一窝耗子精啊!
自从薛家来到荣府,就把宝玉勾去了魂魄。让宝玉变成个糊涂蛋。不分好花,恶花,来者不拒!
梨香院:很脏。
黛玉写葬花吟时,实际是她内心全面崩溃了。
那么为啥宝钗和黛玉几次交手,黛玉都愈挫愈勇,绝不后退。
为啥在27回,突然黛玉就全面崩溃了呢?
全都是因为宝玉啊!


梨香院
宝钗还住在梨香院时期,黛玉对薛家,一直占据着上风。
为啥?
因为贾家人知道薛家女子不是良家女子。宝玉其实也知道!
薛家打入宝玉身边,其实并非一帆风顺。
薛家初来时,贾政是非常防备薛家的,他安排薛家住梨香院,根本不是欢迎薛家。
而是为了把薛家隔离在荣府内宅之外!
梨香院,其实就是贾公养戏子的地方。
古代戏子,和青楼女子是划等号的。
这样的地方,是绝不能和内宅连成一片,互通有无的。
所以你会发现,薛家在梨香院住时,通常是宝玉频繁到薛家打卡。很少见宝钗在荣府宅内活动。
不是宝钗不想进内宅,而是她根本进不去。
“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仍出二门去了……谁知到了穿堂,便往东、向北,绕厅后而去……”
这是宝玉想尽办法,去梨香院的路径。有两条路。我分别用绿色和红色标出来了。


请注意:这两条路,也是宝钗要进入荣府内宅,必经之路!
绿色标出的路,路近,但是得经过贾政的视线!
这说明,贾政是不同意宝玉亲近薛家,亲近宝钗的。所以宝玉才宁肯走远路,也要避开贾政。
红色的路,也有障碍。不仅远,还得出二门。
古代二门,是内宅和外宅的分界线,二门内是女性、内眷的活动区域。
二门外,就是男性活动区域了!
所以宝玉出了二门,就碰见了詹光、单聘仁等一帮清客。
而宝钗作为一个女子,是不能行走到二门外的。
也就是说,宝钗这两条路,根本都不便走,所以堵塞了她进入荣府内宅的路!
这就是为啥薛姨妈费尽心机,要往荣府女眷中送花的原因:我进不来,宝玉可以去啊,这实际是一种勾引哦。
贾政,其实就是宝钗不便进入内宅的障碍,这说明,贾政不喜欢薛家,也不喜欢宝钗!
因为薛家女子,名声很差,等同戏子!很脏。
宝玉:梨香院是玩物。
薛家是什么人家,宝玉一开始是门清的。
宝玉有次教训贾环,把薛家比成可以把玩的玩物,其实在他心里,是知道宝钗是什么身份的。


正因为贾政和宝玉,包括詹光、单聘人这些清客,包括下人婆子,都知道薛家的身份,知道宝钗是低贱的女子,所以黛玉犯不上崩溃。
防线崩了
但是到第27回就不同了。形式急转直下。
27回,刚刚发生了黛玉被拒怡红院,和滴翠亭宝钗扑蝶两个事件。
对黛玉都很不利。
这两个事件,看似都是小事,但代入黛玉的使命,就完全不同。
黛玉被拒之门外,起因是宝钗天天打卡怡红院,让晴雯等人十分不满。
以至于黛玉来敲门,晴雯听见装听不见,黛玉吃了闭门羹。
这件小事,背后却是宝钗这朵恶花的到来,连累了大观园里所有女子。
黛玉这位花神,被人认为和宝钗这朵恶花一样,不分彼此,一同脏臭了。
再说滴翠亭扑蝶,宝钗偷听红玉私传信物,转身把偷听这种低贱的行为,转嫁给黛玉。
把黛玉这位花神,和宝钗这朵恶花放在一起,外人早已分不清哪朵是好花,哪朵是恶花了。
这就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的真实含义,就是黛玉和宝钗这种低贱的女子在一起,一同飞上天,不分彼此,一同变得低贱。
所以黛玉在葬花吟整首诗中,一再出现表明清白的诗句: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如污掉陷沟渠”,“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眼风流!”


《葬花吟》,实际是黛玉不愿和宝钗这样的女子同流合污,不要和恶花一同飞满天,宁愿死,也要死的干净的决心!
黛玉的葬花吟,表明的是以死明志的决心。
如果不是宝玉恰好出现,恐怕葬花吟后,黛玉早早就死了。
但是黛玉终究没死,因为宝玉偷听了黛玉的葬花吟,向她表露真心。

“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

所谓真心,其实就是宝玉长出了一双慧眼,能够识别恶花的慧眼,能辨真假的慧眼!
黛玉的使命,就是来让宝玉开明辨真假的慧眼的啊!
所以,黛玉听了宝玉吐露心声,瞬间把愁绪抛在九霄云外了。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将昨晚的事都忘在九霄云外了。”
葬花吟事件虽然结束了,但此事的后遗症非常大。
宝玉最大的毛病,就是糊涂,不分什么花儿,不分什么人,是花就想嗅,是女孩就喜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宝玉会继续沉沦真假,好女和恶女间。
末世的红楼,更加不会分辨黛玉和宝钗,谁真谁假,把黛玉和宝钗一并归入浪荡女子中。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黛玉最终的结局,还是被宝钗的恶名所连累,她死后,照应了葬花吟的这句诗,最终的归宿是死无葬身之地,这是《葬花吟》对黛玉最后的谶语,凄惨之极。
黛玉为宝玉,可谓粉身碎骨,再造之恩……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7-0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2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是《红楼梦》的核心脉络,其“非死不可”的结局既源于神话宿命,也暗含现实隐喻。结合《葬花吟》首句及搜索结果分析,可拆解为以下深层原因:

一、神话宿命:泪尽而亡的必然性
还泪神话的终结
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贾宝玉)灌溉之恩,今生以泪偿债。泪尽之时即生命终结23。高鹗续书中,黛玉闻知宝玉婚讯后“焚稿断痴情”,泪尽而逝,贴合原著设定。

“葬花”即“葬己”的谶语
《葬花吟》首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看似唯美,实则暗藏死兆:

花谢象征生命凋零:大观园众女儿皆是花的化身,黛玉葬花实为预演自我葬礼。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终极追问:直指黛玉死后无坟冢的结局——“死无葬身之地”。这与贾府败落后“白骨如山”的预言呼应,暗示其尸骨难收的惨况。
二、现实绝境:贾府倾覆前的牺牲品
政治联姻的必然性

薛宝钗背后的薛家虽为商贾,却拥有贾府急需的经济支撑;而黛玉父母双亡、家世衰微,对贾府无实际助益。
贾母、王夫人为家族存续选择“金玉良缘”,黛玉成为权力博弈的弃子。
贾府对薛家的排斥与接纳反转

初期隔离:贾政将薛家安置于梨香院(原豢养戏子之所),暗示视其为“玩物”1。宝玉需绕远路避父探访,证明贾政对薛家的鄙夷。
后期妥协:元春失势后,贾府急需薛家财力,宝钗从“戏子等同者”逆转为“救族工具”,黛玉彻底失去立足之地。
三、性格与环境的致命冲突
“孤高自许”加速孤立
黛玉的敏感多疑在贾府人际网中树敌众多。如周瑞家送宫花事件、湘云直言其“小性儿”,使其逐渐遭群体疏离。

“木石前盟”的虚幻性
宝玉虽心属黛玉,却无力反抗家族意志。黛玉临终前“宝玉,你好……”的未尽之言,道尽对宿命与爱情的幻灭。

四、《葬花吟》首句的死亡密码
“花谢花飞花满天”被解构出三重凶兆:

意象    表層解讀    死亡隐喻
花谢    自然凋零    生命终结
花飞    花瓣飘散    尸骨无存
花满天    绚烂场景    盛大死亡仪式
此句奠定全诗“死亡预告”基调,后续“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等句,皆指向黛玉“泪尽→花葬→身殒”的闭环悲剧。

结论:非死不可的三重枷锁
神话层面:泪债还清,仙缘终结;
家族层面:权力更迭中的价值淘汰;
隐喻层面:《葬花吟》自我预言实现。
黛玉之死非因“病弱”,而是贵族体系崩塌前,美好生命被碾碎的缩影。她的“无葬身之地”,亦是四大家族“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序幕1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7-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离线315627463

UID: 2085374

发帖
33
金币
50
道行
7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拉风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5-04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3
作者让你三更死 你活不到五更。追根接地,还是与作者关系不好导致的。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7-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