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无数中国人美好的童年
动画先驱万籁鸣及其作品贡献
万籁鸣出生在南京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喜欢绘画,最爱听《西游记》故事,幻想在光影里呈现心中的英雄。他毕生追求让国画像电影一样“动”起来。20岁在上海城隍庙看到西洋镜激发了他创作动画片的灵感,为弄明白原理还写信给美国动画公司,但信件石沉大海。后来他凑钱买旧相机改装成摄影机,和万氏兄弟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弄堂亭子间里进行卡通试验。
1920年代,万氏兄弟经过摸索,做出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震东式华文打字机》和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2年“一·二八”事变,他们积攒十多年的动画机器和设备毁于日军炮火,但次年仍奇迹般做出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这标志着我国动画艺术进入新阶段。
1940年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给万籁鸣带来冲击,万氏兄弟决定回归民族传统土壤,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片段绘制《铁扇公主》。为拍成该片,他们组织100多人绘制近2万张画稿,用了400多令纸张,苦战一年半,拍出毛片1.8万余尺,成片长达7600余尺,可放映80分钟,这也是孙悟空第一次以动画形象出现。
1959年,年近六十的万籁鸣接到拍摄我国第一部彩色有声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任务。这部作品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达到一个高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无数中国人童年美好的回忆,也奠定了“中国学派”在国际动画界的地位。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动画的影响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了500多部经典动画作品和无数经典动画人物形象,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国童话世界”,陪伴几代人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这些作品都是匠心之作,充满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中国造型。例如《哪吒闹海》里千年编钟的历史韵味,《三个和尚》中木鱼笃笃的悠远禅意,《大闹天宫》里京剧锣鼓打击乐的独特魅力等,其音乐使作品在视觉和听觉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历经岁月仍魅力不减
上美影的探索奠定了“中国学派”在国际动画界的地位,像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1)和第一部影院动画长片《大闹天宫》(1964)等作品,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2023年,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电影乐团)取得上美影正版授权,将《黑猫警长》《哪吒闹海》《葫芦兄弟》《大闹天宫》等多部上美影经典动画音乐搬上舞台,形成《童年放映机》上美影原版动画交响视听音乐会。音乐会融合交响乐与中国民族乐器,让动画人物在音乐塑造下更生动立体,足迹遍布十多个城市,受到大朋友和小观众的热烈欢迎。人们在音乐会中学习与感受《三个和尚》的团结协作、《哪吒闹海》的正义勇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英雄气概等,在音乐演绎中收获感动。
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