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江南瑰宝
提到江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苏州和杭州。然而,除了苏杭之外,徽州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即“安徽”二字中除安庆外的另一半,其一府六县大致为今天的黄山市去掉黄山区,加上宣城绩溪和江西婺源。
徽州的历史与变迁
徽州在历史上叫了八百多年,直到1988年为了推广黄山奇秀才改名为“黄山市”。自此,徽州的韵味似乎大减。在当地人方腊还没造反之前,徽州还叫歙州,府城就在今天的歙县,是安徽现有的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歙”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一是Xi,通吸气的吸;二是she,为歙县的专属。它的资历在省内绝对算老,秦朝就设了县,北宋设徽州府,自此府县同城成了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徽州的文化与经济
歙县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徽商、徽菜、徽剧(京剧起源)、文房四宝等等都是徽文化的代表。明清时在淮安、扬州“卖盐”的徽州商人富甲天下,作为大本营的歙县更是遍地流金。
徽州古城闲逛指南
时过境迁,徽州府已成了过去,歙县如今也只是地级黄山市的三区四县之一。在“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耀眼光环下,其实很少有人了解这座有山水有历史的小城。
徽州古城:这是来歙县旅行的核心。所谓徽州古城,其实说白了就是歙县古城,秦朝置歙县时就建了城,宋元明清多有扩建修缮,当时既是县治中心又是府治中心。
国内的“古城不古”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里面生活的人不是古人。尽管徽州古城的商业化严重,但避开中轴线的商业主街,去一些小巷子里逛逛也是不错的选择。
斗山街:这是旧时古城里的富人区,所谓富人即是当时的徽商。从汪氏家宅到杨家大院,两侧名门故宅鳞次栉比,马头墙高耸错落,徽州三雕更是随处可见。
长庆寺塔:位于城外,是南宋时期的建筑,作为着古城的地标性建筑。
太平桥:也是“国七”,和长庆寺塔一样建于南宋,是安徽省最大的联拱石桥。
鱼梁坝:离古城1公里左右,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江湖人称“江南第一都江堰”。
许国牌坊: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所建,是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
黄宾虹纪念馆和徽州历史博物馆:这两座小博物馆也值得一看。
歙县博物馆:在徽州古城之外,紧挨着练江,更像是碑林+私家园林的结合体。
古城周边游
徽州大宅院:这是一个拼凑而成的豪宅群,各个“零部件儿”都是散落在县内各处的徽派古建。
阳产土楼:位于深渡镇,依山而筑,晒秋不是江西婺源篁岭的专属,在这儿同样也有。
棠樾村七连座牌坊群: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慈孝里坊,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建乐善好施坊,七座牌坊横跨明清四百年。
许村:古徽州最有名的学霸村,有1800年历史。村里最亮眼的古建是“两坊一亭一廊桥”组合。
结语
徽州不仅有山水之美,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古城内的古建筑群还是周边的古村落,都值得细细品味。希望你在探访徽州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