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阅读
  • 3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里的端午节,暗藏了什么玄机?[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05
金币
3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1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8) —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当然也少不了端午节场景的描写。
《红楼梦》写节日有个特点: 详写是大事,略写是更大事。
元宵是《红楼梦》里最重要的节日。甄家元宵破灭,贾府元宵省亲。再到王熙凤元宵流产,说了个“聋子放炮仗”的笑话,贾府就这样散了。
而一年中同样重要的端午节,作者却仅以寥寥数笔交代过场 —— 这种 "反常" 的写法,恰是曹雪芹暗藏玄机之处。

端午将近,炎炎夏日,蛇虫鼠蚁都出洞了,古人把蛇、蝎、蜈蚣、蛤蟆、壁虎称为“五毒”。
端午节焚烧艾叶驱邪避毒,只是驱了这五种蛇虫,人心的五毒却很难驱。正是贪、嗔、痴、慢、疑。
曹雪芹正是借这一民俗意象,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关于人性暗面的深刻剖白。
从芒种节到端午节的那几天,大观园中已是 "心毒" 暗涌,看似平淡的节日场景,实则是作者埋下的巨型 "雷阵",每一道引线都在后文炸出惊涛骇浪。
贪·从贾芸到王熙凤
这一年,大观园建成,宝玉和姐妹们搬入大观园,第一次集体活动竟然是芒种节送花神。
红楼女儿们常被比做花,而大观园一开始就送花神,暗示着, 这个园子,将葬送这些女孩们。

一批花败落,自然要再种一批。贾芸从贾琏那儿打听到,园子里栽花种树的工程在王熙凤手上。
贾芸深谙人情世故,先得搞点东西孝敬一下王熙凤,才好开口要活儿。于是贾芸先去了开香料铺子的舅舅家借点香料。
他舅舅叫卜世仁(谐音不是人),看到贾芸来借钱,不但一毛不拔,还数落了他一顿。贾芸气呼呼走了,路上遇到街坊邻居倪二。

这倪二是个收租放贷的,人称“醉金刚”,这时候刚喝了酒,有点上头,听到贾芸的遭遇,马上仗义疏财,借了他十五两银子。
贾芸有了钱,就精心搞了些麝香等香料去找王熙凤。一番恭维后,王熙凤果然将差事派给了他。
贾芸二话不说,就去库房领了200两银子,还了倪二15两,再用50两去花匠那里买树,之后作者便不细写了。
经此一项,贾芸再也没去借过钱,他算是彻底摸透了贾府那些人的赚钱门路。王熙凤作为执掌者,对这些行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自己都参与其中。

大观园修建前,贾蓉被派去采办,问贾琏有没有什么需要的。贾琏笑说他才学着做事,就开始玩这些鬼花活了。
一个项目交到手上,银子到手,经过几个流程,真正用在实处的往往不足,中间的,就是这些贾府项目人贪了。
原本限于王熙凤、贾琏等核心主子的贪腐,到端午前已蔓延至贾芸这样的边缘亲戚 —— 此毒已入贾府膏肓。
嗔·宝黛钗之怒
芒种节那天,黛玉独自落泪,寂寞葬花。宝玉见状不忍,二人互诉衷肠。黛玉知道,宝玉是自己的知己,是心上人,可现实又一次次让她不敢多想。
元妃送来了端午节礼,众姐妹的都一致,唯有宝玉和宝钗的多了几样。娘娘的用意很明显,不看好宝黛爱情。
宝玉怕黛玉多想,让丫鬟把自己的礼物都送去黛玉处,让她随便选。黛玉没要,不想多争辩。

翌日,贾府众人去清虚观,老道人见了宝玉,便想给宝玉说亲事。黛玉在一旁听了,又暗生酸意,回去后便说中暑了,不见人。宝玉怕她又胡思乱想,就去看望黛玉。
这一次黛玉把阴阳怪气的本事全用上了,对匆匆赶来的宝玉说,你昨天被说亲事了,你是不是怕我阻拦了你的好姻缘,所以来跟我闹?
提到好姻缘,宝玉彻底怒了,开始砸自己的通灵宝玉,黛玉也哭着剪断了替宝玉做的蕙子。

要知道,宝玉的玉,被贾府视为通灵之物,万万不能有差池。这第二次砸玉,再次惊动了老太太。
老太太无奈地哭了,直说他们俩“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听到“不是冤家不聚头”,宝黛二人有点恍惚,思索彼此的关系。真就如《枉凝眉》所言,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贾母放心不下他们,让王熙凤去看看和好了没有,王熙凤很懂他们俩,说不用去看,自个儿会好的。
果不其然,没等王熙凤去看,宝黛已经在一起说悄悄话了。

众所周知,一旦心情大好,就容易开别人玩笑。这不,宝玉和黛玉和好后,就开起了宝钗的玩笑,说她像杨贵妃。
要知道,古代人都把杨贵妃视为红颜祸水,薛宝钗是准备进宫选秀的人,这样的比喻让她顿时怒了。
宝姐姐也顾不上自己平日精心打造的贤良淑德形象,直接开启嘴炮模式,嘲讽说:“我要是杨贵妃,也没个好兄弟做杨国忠。”这一道,就是暗讽宝玉不是东西。

黛玉见宝玉被嘲讽,就帮衬说宝姐姐怎么不去看戏,宝钗火力全开,说刚看了《李逵骂宋江》,又名“负荆请罪”,嘲讽宝黛二人刚吵完架互相原谅。
这期间,有一个小丫鬟跑来,嬉皮笑脸拉着宝钗开玩笑:“宝姑娘,我的扇子不见了,是不是你藏起来跟我玩呀?”
素来端方的宝钗竟厉声斥道:“你说话小心点!我拿过别人的东西吗?”直将小丫鬟吓跑了。

第一次见识宝钗嗔怒的样子,宝黛二人都不敢说话了。
宝钗这一怒,倒让王熙凤刮目相看,这丫头平日里端庄,将来若是上了位,也是难对付的狠辣角色。也从那时候起,王熙凤似乎完全站队宝黛爱情了。
痴和慢·丫鬟们的妄想
贾芸在讨好王熙凤时,也不忘讨好宝玉。那日偏巧宝玉不在,碰到了宝玉的丫鬟小红。
小红得知贾芸也是贾府的亲戚之一,算是主子,就“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在古代,女追男隔层纱,女子不避讳地直接看男子,那就等于明送秋波。
贾芸也收到了小红的信号,让她不必见外,叫自己“芸儿”就可以。

到了夜晚,小红做梦梦到了贾芸,贾芸手中还拿着自己丢掉的红手帕。梦醒后,久久不能入睡,和杜丽娘一样。
这小红是宝玉房里的丫鬟,自命不凡,又有点姿色,一直想在宝玉面前多显摆引起注意,将来能阶级跃升。
可宝玉身边的丫鬟,没有一个是好惹的。那日,小红刚从宝玉屋子里出来,就遭到了贴身丫鬟秋纹碧痕的揶揄。
小红说自己本来是找手帕,因为宝玉想喝水,就进去倒水了。秋纹说:“呸!你也不照照镜子,看你配不配端茶递水。” 丫鬟之间也有鄙视链,小红显然是最底层的。

宝玉这边,小红想做通房丫头是不可能了,升职加薪都很难,想得到好处,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所以,《红楼梦》的宝玉,并不是所有女儿的救世主,女子在他那里吃亏多得去了。
小红很清醒,马上给自己换了个领导——王熙凤,并且把情感攻略目标,换成了跟自己同频的贾芸。

对比小红的清醒,金钏儿就没那么幸运了。宝玉去母亲王夫人房里,见王夫人睡着,就和丫鬟金钏儿说话。宝玉戏说,要把金钏儿讨去自己房里,二人一处。
金钏儿又开玩笑,让他去后院拿贾环和彩云。众所周知,丫鬟彩云是贾环的半个通房丫头,拿这个作比喻,显然金钏儿也动了通房的心思。宝玉又说,管他们作甚,我只管咱们俩。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被半梦半醒的王夫人听见。王夫人登时大怒,平日里吃斋念佛的宽仁都放在一边,此刻只有做主子的傲慢,怒斥要撵金钏儿走。
宝玉也是,平日里都说女儿是水做的,要疼惜,真遇上这种事,他只顾着自己一溜烟儿跑了,这就是主子的傲骨,天生的,下人死活与他无关。

多年后,当他看到司琪被押走,前一刻还在说救她,后一刻见到自己怡红院的晴雯芳官四儿被王夫人撵走,却一声不敢吭。
离开王夫人住处的宝玉,又遇到了一个更痴的龄官。她是贾蔷采买来的小戏子,却爱上了自己的领导贾蔷。痴龄官,在蔷薇架下,蹲在地上,用簪子划出一个“蔷”字。
一直到倾盆大雨来了,龄官还未醒悟过来,宝玉喊了一声,她才慌乱逃去。那边宝玉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到住处,丫鬟们却忙着玩水,不给他开门。气急败坏的他一脚踹去,踹伤了给他开门的袭人。

袭人被误伤到吐血,病倒在床。之前还以通房大丫头自居的她,此刻也明白,主子永远是主子,丫鬟永远是丫鬟。自己的痴,消不去主子的傲慢。
疑·连锁效应下的端午
《红楼梦》书中关于端午节的章节,只一段便打发了,好似没发生过,却暗潮汹涌。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过节。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日的原故。
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昨日金钏儿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
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是他因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心中不受用,形容也就懒懒的。
凤姐昨日晚上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儿的事,知道王夫人不喜欢,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觉淡淡的。
迎春姐妹见众人没意思,也都没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他们谁都不开口,每个人都暗藏心事,就连“气氛组组长”王熙凤都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金钏儿的事,都不敢提,撕开这层遮羞布,贾府主子们的虚伪就藏不住了。
为什么贾母没有出现?有说法是,她回史家过节了。可王夫人和薛姨妈却留在贾府,没有回王家或薛家,这里已经暗示她们的娘家开始败落。
写在文末
读者们常说中秋夜宴是贾府衰败的开始,其实曹雪芹笔下的端午才是贾府诸多矛盾爆发的前奏。
端午之前,金钏儿被撵出去,引发了后来的金钏儿跳井,宝玉挨打。贾芸的" 贪腐入门 ",引得更多小辈效仿。

宝黛在端午前后有过多次互诉衷肠的对话,黛玉不再怀疑宝玉对自己的心,素日里当他是知己,正所谓“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
可纵然二人“合一副心肝合一副肠”,却也终日“隔一座高山隔一座墙”。
文人墨客们似乎总爱以端午写尽世情:
《笑傲江湖》端阳节,整个黑木崖都在等东方不败发三尸脑神丹的解药。《白蛇传》端午节,许仙想好好过,结果被喝了雄黄酒的白素贞吓死,白素贞为救许仙而去盗仙草,斗仙鹤。
而曹雪芹的高明处,在于将 "五毒" 从民俗符号升华为人性隐喻 —— 当贾府上下被贪嗔痴慢疑填满,大厦崩塌便只是时间问题。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0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587
金币
9
道行
1639
原创
0
奖券
101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2
作家构思精巧,步步心机。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poli923

UID: 1382715

发帖
1568
金币
141
道行
327
原创
30
奖券
70
斑龄
0
道券
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4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3
大家、坐一坐。就散了。就是一个后来家族走向的伏笔和暗示
1条评分金币+2
zhdf 金币 +2 - 06-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180
金币
26358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6-10
《红楼梦》里端午节暗藏的玄机
人物关系与情感方面
元春赏赐暗示姻缘
元春在端午节给众人赏赐,唯独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样,这暗示着元春希望他们凑成一对,体现了金玉良缘在家族层面的一种推动,反映出家族内部对于婚姻关系的考量和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情感走向。

王夫人的失望与贾府未来暗喻
王夫人原本因元春赐礼支持金玉良缘而有所期待,然而清虚观打醮时贾母的表现打脸了金玉良缘,这让王夫人非常失望。端午节前夕,宝玉和金钏玩笑,王夫人大怒撵走金钏。开端午宴时她满心不自在,节日宴席不欢而散,暗喻贾府的未来也会走向不欢而散的结局。

晴雯与宝玉吵架埋下悲剧伏笔
晴雯打坏扇子后与宝玉大吵一架,袭人也参与其中,虽然后来在黛玉玩笑下纷争暂时解决,宝玉还让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但这段端午节的小插曲却暗藏着晴雯日后被逐致死的悲剧伏笔。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清虚观打醮时道士送给宝玉的金麒麟被宝玉丢在大观园,五月初六湘云来贾府时发现了这个金麒麟,且比自己的大,一阴一阳,这可能暗示着湘云的姻缘走向,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意。

权力与生存法则方面
端午香料折射权势阶层生存法则
贾府有端午节前采买香料与冰片等药料的传统,这一驱邪避瘟的民俗折射出封建大家族的生存智慧。贾芸凭借十五两银子的冰片麝香叩开工作之门,体现了权力场中微妙的博弈。香料不仅是避疫用品,更是身份象征,贾府作为世袭贵族,采办香料是礼制刚需。从王熙凤筹备礼节所需冰片麝香,到元春赏赐香囊,可知香料成为贯通贵族生活的纽带,端午节香事折射出权势阶层的生存法则。

贾芸送礼的权术博弈
贾芸是贾府旁支,想通过给王熙凤送礼获得工作机会。他观察到王熙凤往年用大包银子购置香料,且贾府出了贵妃娘娘后社会交往增多,香料是端午节送礼的时令礼物。于是借了倪二的15两银子买冰片、麝香送给王熙凤。他以历史记忆唤起对方优越感,强调贵妃省亲后“香料加十倍用”,将需求上升到皇家规格,还以“不糟蹋珍贵之物”的措辞巧妙暗示王熙凤的尊贵地位,运用稀缺性溢价策略,借元春贵妃身份赋予普通香药皇室光环。

文化习俗与情节推动方面
传统习俗体现文化内涵与情节关联
《红楼梦》中描绘的端午节习俗,如门上插蒲艾、众人臂系虎符、午间摆筵席、饮雄黄酒、食粽子、张贴钟馗像和葫芦花画、摆樱桃桑葚与五毒饼等,这些习俗在当时的北京地区颇为流行。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的体现,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比如贾府严格按照传统习俗行事,展现出其家族的规矩和文化底蕴;女孩们戴石榴花、编织小物品等习俗也丰富了节日氛围和人物形象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