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攻略]离曲阜20公里的鲁南第一县,一座被忽视的圣人之乡[8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915
金币
152284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泗河蜿蜒流经峄山西麓,将邹鲁文化的血脉浸润两岸,北岸滋养出孔子的曲阜,南岸孕育了孟子的邹城。

邹城是山东省辖,济宁市代管的县级市,这地方在鲁南经济版图上挺能打,2019年打败滕州坐上了头把交椅。

除了GDP亮眼,邹城的历史也相当能打。
《左传·文公十三年》载:“邾文公卜迁于绎”,这个被史官笔尖点过的古邾国,便是今日邹城最早的城市胚胎。


这座两千七百年的城郭里,走出过不少人物,最醒目的当属那个怼天怼地的孟子。
他老人家当年硬刚齐宣王,把梁惠王怼得直挠头,甚至跨时空让朱元璋破大防,说“若他在世必杀之”,所以来邹城肯定去孟府孟庙孟林拜拜访一下。

孟庙
“孔庙遍布全国,孟庙就这一座”
孟庙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比30公里之外的曲阜孔庙晚建了1600多年。
原址在邹城东北的四基山麓,因为太过偏僻,瞻仰祭祀很不方便,于是几十年后又迁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现在看到的格局是金、元、明、清各朝多次重修后的,如今是1988年的第三批国保单位。
门票35元(包括孟府),60岁以上老人免费,讲解1-10人团150元,门口停车10元一次。

五进院子占地4万多平米,比孔庙小两号。
毕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嘛,在封建专制社会本就吃亏。

邹城 孟庙

曲阜 孔庙
主要是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从南到北分别是棂星门,亚圣庙石坊,泰山气象门,承圣门,之后就是核心建筑——“亚圣殿”了。


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和曲阜孔庙大成殿一样是单檐歇山顶,不过前者是代表皇家的黄色琉璃瓦,而这儿只是绿色琉璃。


除了这些建筑,里面的古树和碑刻也很值得一看,比如在寝殿露台和甬道之上有3株古桧,据说为北宋宣和年间所植,有近900年的历史。

再比如在斋戒门内,致严堂前东西两侧,有两棵植于元代的银杏树,也有7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儿几百棵古树里,还有一些特别的存在,像是古柏抱槐、藤系银杏、桧寓枸杞、洞槐望月被称为孟庙“古树四奇”。


再就是碑刻了,东路启圣门到启圣殿甬道西侧,保存孟庙历代石碑280多块,尤其元代加封孟子的八思巴文圣旨碑,堪称蒙汉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孟府就在孟庙西边,和孟庙联票35元,这宅子从元代住到民国,前后住了几十代孟家后人。
七进四合院带后花园,放在今天算豪宅,但跟孔府那九进院子比还是寒酸太多了。


再就是城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的孟林了,帝王的墓叫“陵”。
而圣人的墓叫“林”,孟林也就是孟子和他后裔的墓地了。

据说在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任兖州知府时找到的孟子墓。
元丰七年(1084年),朝廷拨款下来修墓建庙,此后元明清历代扩建,才成了现在的规模。

孔子和孟子,这两个名字算是被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符号了。
孔子是春秋鲁国人,而孟子是战国邹国人,比孔子晚出生一百七十多年。
但这不妨碍他自称“私淑孔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虽然没见过面,但我是你铁粉”。

孔子活着的时候混得惨, 死后却被帝王们当成了神。
汉朝开始,皇帝们发现“君君臣臣”这套好用,直接把孔子捧成“文宣王”,把孔庙修成了皇家气派。


而孟子呢,张口闭口“民贵君轻”,皇帝们能高兴吗?
所以直到宋朝,朱熹将《孟子》列入“四书”之后,孟子的地位才挤进一线,元朝又被加封为“亚圣公”,这才成了儒家二把手。

“大明第一亲王陵”
除了孟子,邹城还有一位狠人,那就是鲁荒王朱檀,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
生下来就是人生赢家,两个月封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结果十九岁嗑丹药把自己送走了。

邹城明代叫邹县,当时隶属兖州府管辖,因此属于朱檀的封地范围,邹城东北的九龙山风水很好,因此他死后便被安葬在了这里。

这地方离市区大约十二公里,开车过去20分钟左右,不要门票,免费参观。
景区前立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已经被晒得褪了色,但那股子“我很重要”的劲儿还在。


关于朱檀19岁磕药去世这件事,虽说荒诞离谱,但毕竟是老朱的亲生儿子,总得埋体面点,于是按亲王规格修了这座墓。


墓是凿山挖出来的,深二十六米,相当于八层楼倒着盖进地里,这个深度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北京万历皇帝的定陵。

墓道五十多米长,坡度陡得很夸张,地宫分前后两室。
前室放陪葬品,后室躺棺材青砖砌得严丝合缝,外面封土堆像个上面长满杂草,远看还以为是荒山。


1969年冬天发现的这座墓,600多年从未被盗过。
出土的1100多件文物撑起了山东博物馆的一个展厅,具体是一楼5展厅鲁王之宝,强烈推荐去看看!

包括冠冕服饰、家具明器、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绝大多数都是珍品,这里说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

比如朱檀的“九旒冕”,就是现今所发现的中国古代唯一完整的冕冠实物,现在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另外墓里还出土了一件竹胎黑纱,缝压金线的“九缝皮弁”,这是鲁荒王巡视、朝宾、上朝时穿用的首服,地位仅次于冕,也是全国独一份的存在了。

再就是一件“天风海涛”琴了,一出土就直接震惊考古界。
桐木制成,通体黑漆,裂似蛇跗,背刻篆书"天风海涛”,最珍贵的是还留有两行“圣宋隆兴甲申重修,大唐雷威亲斫”的墨书。

“天风海涛”是说琴声如天空之长风,大海之波涛,而“雷威”是唐代著名制琴大师。
雷威出自四川制琴世家雷氏,他们所制的琴被尊称为“雷琴”,在唐宋年间就大大的有名了,故宫博物院就有一把叫“九霄环佩”的雷琴,据说价值四个小目标。

九霄环佩
剩下的像是镶宝石金带饰,几百件车马木俑豪华手办,妆金四团龙纹缎袍。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错金云龙纹铁锁,洪武通宝金币,鲁王之宝木印等等等都是精品,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去山东博物馆看看。




对了,明鲁王墓附近还有几座汉鲁王墓,前者是“国六”,而后者是的“国五”,档次要高上一些,但是铁将军把门只能在外面看看。

汉鲁王墓的主人,是西汉的刘姓诸侯王,首任鲁王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余,西汉前元三年(前154年)改封为鲁王,迁都曲阜。

这群人专挑山势陡峭的地方凿洞修坟,称为“崖墓”。
四基山的崖壁上,至今还能看见那些墓穴的轮廓,像是山体上裂开的几道疤。

除了这两处景点,邹城城区里值得一看还有铁山公园里的摩崖石刻,小区里的重兴塔,以及孟府孟庙附近的邹城博物馆。

邹城博物馆
开放时间:09:00-17:00,16:30停止入场
地址:顺河路56号
孟府孟庙旁边就是邹城博物馆了,去年五月份刚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县级市还是很有实力的。


博物馆一共两层。一层是史前厅,石刻厅,青铜厅,精品厅四个展厅。
二层是花了大功夫布展的孟子馆,讲的主要是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全国各地的邹鲁文化。

史前厅向来不是我的菜,那些蒙着远古尘埃的器物总难激起我的兴致。
于是直奔主题杀向石刻厅,满屋子汉画像石跟不要钱似的铺开,随意的摆放,十分的豪横。



最扎眼的是两块镇场子的宝贝,一块是王莽新朝时期的《莱子侯刻石》。
郭沫若说它是由篆到隶的里程碑,至于内容嘛,说的是莱子国贵族为族人分封土地搞团建,告诫子孙守好祖产。

另一块元代复刻的《峄山刻石》更有说头,当年秦始皇巡游显摆 ,李斯奉命刻字搞宣传,留下了小篆刻石。
可惜正版早在南北朝砸得稀碎, 如今只剩宋元两件复刻撑场面,宋款在西安碑林,元代的就是眼前这块了。

既然说到镇馆之宝,隔壁青铜厅还藏着把吴王夫差剑,全国拢共就九把,据说这是唯一在县级博物馆安家的孤品。

剑身上“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的铭文泛着冷光。
不知道当年是跟着大军北上的杀器, 还是诸侯会盟时的国礼,另外听说刚出土时断成三截, 全凭故宫老师傅妙手回春。

压轴大戏藏在精品厅里,主角是明代鲁王戈妃墓里的元青花云龙缠枝莲纹罐,这物件来头不小,当年跟着戈妃埋进土里,她儿子后来成了二代鲁王。

元青花的珍贵程度,我之前在景德镇那期和第三期小众博物馆(高安元青花博物馆)那期讲过。
全世界不过300件(大部分在海外),国内博物馆但凡有一件,便是妥妥的镇馆之宝,至于鲁王本人的陪葬品?早被山东省博包圆了。

铁山公园
门票:免费
地址:岗山北路1498号
铁山公园蹲在邹城老城区北边,从孟府孟庙过来也就三公里,公园免费,里面动物园五块钱,相当良心了。

1981年土动工,1985年开门迎客,580亩的体量被塞的满满当当。
有健身广场,有儿童游乐园,有动物园,有水上乐园,甚至还有一个酷似南京音乐台的仁和剧场。

不过这些玩意儿在铁山摩崖刻经面前都是浮云。
南边那块大石头坪上刻着千年前的经文,1988年就和孟府孟庙一起成了第三批国保单位。

这些刻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①《大集经-穿菩提品》经文,②《石颂》,③颂文和题名,④新发现的银鲤诵经石。

珍贵在何处?
首先本身的书法就很牛,那些直径几十厘米的字就像在石头上跳舞,近800个大字以变隶为主,融合篆,楷,行等,堪称北朝大字榜书代表作。


再就是历史与宗教价值了,题名明确刻经时间为北周大象元年,也就是公元579年。
宇文家的小皇帝刚解了佛教禁令,憋了四年的和尚们扛着凿子就往铁山上冲 ,所以这些斑驳大字见证了千年前的那次佛教复兴。

其实除了这里的铁山,邹城的岗山、尖山、 葛山都有北齐,北周的经文存留。
其中岗山与铁山一样是“国三”,葛山和峄山摩崖为“国六”,历史书法爱好者可以去看看。

在邹城吃什么?
你若在邹城街头拽住个路人,问他本地有什么特色美食,十有八九会吐出三个字:川味面。
你或许以为听岔了,但在这座鲁西南小城里,川字才是面食江湖的正统。

据说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云贵川的人们跟着兖州矿区(后来的兖矿集团)的召唤北上,他们背囊里除了铺盖卷,还揣着对麻辣的执念。

云贵川的辣椒和山东平原的麦香在这里达成了和解,如今面馆遍布在在街角巷尾,招牌上的“川”字早没了乡愁,倒成了邹城人的身份认证。

川味面的灵魂不在面条,而是辣椒麻椒,鸡蛋茶和一碗调鸡蛋。
鸡蛋茶很好理解,调鸡蛋就很特色了,煮熟的鸡蛋剥壳弄碎,葱花蒜末辣椒末调料往瓷碗里一撒,大开大合。


你若问我哪家好吃,天天小面,李三手擀面,李五面馆,李老大面馆,德顺源面馆,新华川味面面等这些名号,味道都不会差。

邹城归济宁管,自然算是济宁地界,若是在济宁街头游荡,总得尝尝甏肉干饭才不算白来。
这“甏”字读作beng,原是种粗陶罐子,如今倒成了炖肉的灵魂容器,这玩意儿很像济南,徐州地区的把子肉,只有一点细致的差别。

听老食客说, 把子肉讲究先下油锅炸一遍,甏肉则是直接往罐里一放,再几味草果白芷之类的药材,文火慢炖直至肉烂入味。

邹城街巷里藏着不少甏肉小店,像是五中旁的过街棚甏肉干饭,邹城火车站旁的蓝记,十二中旁的韩记,邹城妇幼保健院斜对面的张记等等。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915
金币
152284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以下是关于邹城历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梳理,结合用户提供的丰富信息进行结构化整合:

---

一、邹城概览:鲁南经济与文化双高地
1. 地理与经济地位  
   -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河南岸,与曲阜(孔子故里)形成"邹鲁文化"双核。  
   - 2019年GDP超越滕州成为鲁南经济强县,兼具经济活力与历史底蕴。

2. 历史溯源  
   - 古邾国都城(《左传》记载邾文公迁绎),建城史超2700年。  
   - 战国时期邹国属地,孟子诞生于此,儒家文化重要发源地。

---

二、核心文化景点解析
1. 孟庙与孟府:亚圣的千年印记
- 孟庙  
  - 历史: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始建,迁址后形成现存五进院落,1988年入选第三批国保。  
  - 建筑特色:  
    - 中路轴线布局(棂星门→亚圣殿),绿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规制低于孔庙。  
    - 古树奇观:北宋桧柏、元代银杏,"古树四奇"(如古柏抱槐)展现生态与人文交融。  
    - 碑刻珍品:元代八思巴文圣旨碑、280余块历代石碑。  
  - 实用信息:门票35元(含孟府),讲解150元/团。

- 孟府  
  - 元代至民国孟氏嫡系居所,七进四合院,规模逊于孔府,体现"亚圣"地位差异。

2. 孟林:圣裔安息之地  
  - 北宋孔道辅发现孟子墓,元明清扩建为家族墓园,形制称"林"(与帝王"陵"区分)。  
  - 四基山西麓,环境肃穆,免费开放。

3. 明鲁王墓:明代亲王奢华葬制  
  - 朱檀墓:  
    - 朱元璋第十子,19岁因服丹早逝,凿山26米深建墓(深度仅次于定陵)。  
    - 出土文物:  
      - 九旒冕:现存唯一完整明代冕冠(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  
      - 天风海涛琴:唐代雷威制,刻"圣宋隆兴甲申重修"墨书。  
      - 其他:镶宝石金带饰、戗金漆箱等1100余件珍品。  
  - 汉鲁王墓群:西汉刘余家族崖墓(国五),暂未开放。

4. 邹城博物馆(国家一级馆)  
  - 核心展品:  
    - 石刻厅:王莽《莱子侯刻石》(篆隶过渡里程碑)、元代复刻《峄山刻石》。  
    - 青铜厅:吴王夫差剑(全国仅9把,县级馆唯一收藏)。  
    - 精品厅:元青花云龙罐(戈妃墓出土,全球元青花不足300件)。  

---

三、小众景点与自然人文
1. 铁山摩崖刻经  
   -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佛教复兴产物,变隶体大字融合多书体,国保单位。  
   - 关联景点:岗山、葛山摩崖(均含北朝刻经)。

2. 城区其他亮点  
   - 重兴塔:唐代古塔,隐于居民区。  
   - 铁山公园:免费开放,含动物园、水上乐园及刻经遗址。

---

四、邹城美食地图
1. 川味面  
   - 移民文化产物,麻辣汤底配手擀面,必尝"调鸡蛋"(碎蛋拌辣酱)。推荐:天天小面、李三手擀面。  
2. 甏肉干饭  
   - 济宁特色,陶罐慢炖五花肉,配米饭。老店:过街棚甏肉、蓝记甏肉。

---

五、文化对比与历史启示
- 孔孟地位差异:  
  - 孔子因"君君臣臣"受帝王推崇,孟子"民贵君轻"至宋元才被尊为亚圣。  
- 墓葬文化对比:  
  - 孟子墓称"林"(圣贤符号),朱檀墓显明代亲王奢华,汉鲁王墓展西汉崖墓特色。

---

旅行建议路线
一日游:孟庙/孟府→邹城博物馆→明鲁王墓→铁山公园(摩崖刻经)。  
深度游:增孟林、岗山摩崖,品尝川味面+甏肉干饭。

邹城以"孟子故里"为核,融合儒家文化、明代藩王史与北朝佛教艺术,堪称鲁南"小城大历史"的典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4443
金币
17273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7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泗河作为邹鲁文化的核心地理脉络,对两岸文明形成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泗河与邹鲁文化的共生关系

文明发源地: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流域覆盖曲阜、邹城等儒家文化核心区,是东夷族聚居地和华夏文明重要源头2。该区域孕育了伏羲、神农、尧舜禹等上古传说人物,为儒家思想提供了历史土壤。
孔孟双核格局:泗河北岸的曲阜(孔子故里)与南岸的邹城(孟子故里)形成文化对称。这种地理分布体现了邹鲁文化"仁爱"思想的连续性,既有尧舜禹的早期文明积淀,又通过孔子"仁学"体系化和孟子"性善论"深化,最终形成儒家文化轴心。
文化融合特征:邹鲁文化是周礼制度、殷商遗民传统与东夷本土习俗的融合产物。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通过伯禽治鲁延续,而殷商"三年之丧"等习俗与东夷"天性秉顺"的特质共同塑造了地域文化性格。
二、邹城的区域经济地位解析

资源驱动型发展:泗河流域蕴含丰富煤炭资源(如兖州煤田),为邹城工业化提供基础支撑2。2019年超越滕州成为鲁南经济首位县级市,与其资源禀赋和能源产业布局密切相关。
交通枢纽优势: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群(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嘉祥)成员,邹城历史上受益于漕运经济,现代则依托京沪高铁、日兰高速等立体交通网络强化区位优势。

文化经济协同:依托"孔孟桑梓之邦"的文化品牌,邹城将孟庙孟府、峄山风景区等文化遗产转化为文旅产业动能,形成"儒家文化+工矿经济"双轮驱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滕州与邹城的经济发展对比涉及更多动态产业因素,建议通过《山东统计年鉴》获取GDP、产业结构等具体数据支撑深度分析。泗河流域的文化经济互动,可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进一步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