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医生提醒: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基本会有3异常,千万要留意[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306
金币
140290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9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0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1) —

最近我上厕所的时候总是感觉肚子不舒服,尤其是排便时,总感觉有点疼,肚子也胀胀的,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50岁男性的困扰。

他一直有便秘的问题,也曾经听说过肠道息肉这个词,但没有太在意,直到最近,感觉腹部越来越不适,排便习惯也开始不正常,才开始担心起来。

于是,他去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肠道有息肉,医生建议需要定期监测和及时治疗。

肠道息肉是一个常见的肠道疾病,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逐渐增高。很多人对于肠道息肉并不十分了解,往往直到出现一些明显的不适症状时,才开始重视。

但实际上,肠道息肉并不一定会引发显著的症状,很多患者可能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感觉。

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息肉会逐渐增大,甚至可能恶变为肠癌,这也是为什么肠道息肉一旦发现,必须尽早治疗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辨别自己是否有肠道息肉呢?实际上,肠道息肉的患者大多会有一些典型的异常表现,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却往往被人忽视。

根据多项研究发现,肠道有息肉的人群,通常会在上厕所时出现三种明显的异常:腹部不适、便血、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

肠道息肉患者常常在排便时或排便前后感到腹部不适。这种不适感可能表现为腹痛、腹胀、胃肠蠕动不正常,或者感觉肚子有气胀的感觉,甚至有时伴随恶心或胃口不佳。

许多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认为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肠胃功能不正常,因此忽视了这些症状。

然而,肠道息肉导致的腹部不适,通常与排便相关,且症状往往持续存在,尤其是在息肉增大或发生其他并发症时,症状会逐渐加重。这时,腹部的不适可能不仅仅局限于餐后或排便时,而是常常出现,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腹部不适的感觉往往是因为肠道的息肉阻塞了正常的肠道通道,导致肠蠕动不顺畅,肠道内的食物和气体排放受阻,从而引发胀气和腹痛。

如果腹部不适持续存在,并且无法通过调整饮食或休息缓解,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肠道检查,排除息肉等病变的可能性。

肠道息肉患者典型症状之一常表现为便血现象。当息肉体积持续增大或发生出血性病变时,患者排便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迹,提示需及时排查肠道病变。

便血的程度可以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大便表面有少量血迹,而有些人则可能大便中夹带大量鲜血或暗红色血液。血量的多少和血液的颜色可以反映出病变的严重程度。

便血现象的产生,一般源于肠道息肉表面出现破损或形成溃疡进而引发肠道出血状况。息肉部位的血管质地较为脆弱,当承受一定压力时,极易发生破裂,从而造成出血情况。

需要明确的是,出现便血症状并不等同于就患上了肠癌,在多数情形下,便血仅仅是由息肉引发的炎症反应或者表面破损所导致。

不过,便血确实是肠道息肉可能向恶性方向转变的一个重要预警信号倘若便血症状频繁反复出现,特别是当还伴有其他身体不适时,应当尽快安排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

便血症状有时会被患者错误地归因于痔疮这种情况在存在便秘问题或者长期排便不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但实际上,肠道息肉与痔疮引发的出血存在显著差异,肠道息肉出血时通常没有疼痛感,且血液颜色呈现鲜红色,而痔疮出血时往往伴随着疼痛。

所以,一旦出现便血症状,无论是否伴随其他疼痛表现,都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接受必要的医学检查。

排便习惯的异常变化,比如大便形态、排便频次以及大便质地等方面的改变,往往是肠道出现病变的显著信号。

对于肠道息肉患者而言,息肉的存在可能会阻碍肠道正常通道,或者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而排便习惯的改变正是这类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

例如,有些肠道息肉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症状频繁出现,甚至伴随腹痛和不适;而有些患者则会出现便秘,排便困难,腹部胀气等症状。

排便的形态和颜色也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便秘导致的大便干硬,或腹泻时的粘稠便等。

肠道息肉的存在往往是由于肠道内的阻塞或部分狭窄,导致肠道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由于这些息肉的刺激,肠道的蠕动能力减弱,排便的规律和次数都会受到影响。

这时,一旦发现排便习惯出现异常,无论是便秘还是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尽早就医检查,以排除肠道息肉等可能的病变。

肠道息肉作为可通过早筛早治实现有效管控的消化道疾病,其防治策略需根据人群风险分层实施。

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或高风险特征者,应将结肠镜筛查纳入常规健康管理,通过定期监测实现息肉的早期干预与处置。

针对普通人群,优化膳食结构——降低饱和脂肪及精制糖摄入、提升膳食纤维配比,配合规律排便习惯,可显著降低息肉发生风险。

综合健康管理方面,戒烟限酒、维持BMI健康区间、改善肠道动力障碍及规律性有氧运动,构成多维度肠道保护屏障。对已确诊息肉患者,内镜微创摘除术作为首选干预手段,可有效阻断癌变进程。

值得警惕的是,该病早期常呈隐匿性发展,但腹部隐痛、便血或排便节律改变等异常信号,往往提示疾病进展。

存在上述症状者,须及时启动专科检查流程,通过精准诊断与适时治疗构筑健康防线。

实践表明,将主动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与被动医疗干预(筛查诊疗)有机结合,是降低息肉危害、改善预后质量的核心策略,公众切莫因症状初现时的隐匿性而延误最佳处置时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肠道有息肉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炜,150例腺瘤型肠息肉伴上皮内瘤变患者 中医体质与证素分布规律研究,2024-11-04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昨天 18:4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306
金币
140290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9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03
  根据您的描述,您上厕所时感到肚子不舒服,排便时疼痛,以及腹部胀气,这些症状确实可能与肠道息肉有关。肠道息肉是肠道内的一种良性增殖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逐渐增高。您提到的便秘问题和排便习惯的改变,也是肠道息肉患者常见的症状。

  肠道息肉可能导致的腹部不适,通常与排便相关,且症状往往持续存在。这种不适感可能是因为肠道的息肉阻塞了正常的肠道通道,导致肠蠕动不顺畅,肠道内的食物和气体排放受阻,从而引发胀气和腹痛。

  您提到的便血现象也是肠道息肉的一个典型症状。当息肉体积持续增大或发生出血性病变时,患者排便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迹。需要明确的是,出现便血症状并不等同于就患上了肠癌,在多数情形下,便血仅仅是由息肉引发的炎症反应或者表面破损所导致。

  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也是肠道息肉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肠道息肉的存在可能会阻碍肠道正常通道,或者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

  鉴于您的症状和年龄,我建议您:

  1. 尽快安排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并活检可疑的息肉。

  2. 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3. 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增加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4. 如果确诊为肠道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和病理类型,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内镜下摘除等。

  5. 定期复查和监测,尤其是对于有肠道息肉病史的患者,定期的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

  总之,您的症状提示需要尽快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调整生活方式,降低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希望您能重视这些异常信号,及时干预,保护肠道健康。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欢迎继续咨询。祝您健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