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能跑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
不久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与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共同起跑。报名、抽签、交费……记者沉浸式地体验了这场充满未来感的比赛。
“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早晨7点半,发令枪响,机器人与运动员同时冲出起跑线。
去年的2024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上,人形机器人“天工”前来加油打气。今年,“天工”从啦啦队队员变成跑者,最终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不仅超越了所有参赛机器人,还超过不少人类运动员。
人类跑马拉松,比拼的是体力和耐力,机器人跑马拉松比的是什么?
“马拉松是对人形机器人行走、奔跑、全身协同、具身智能等能力的最佳检验场景之一,也是对其可靠性、耐用性的一次综合测试。”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表示。
从赛道地形看,全程涵盖了平地、上下坡、拐弯等多种复杂路况,对机器人本体、感知、运控算法等是一场全方位的考验,长距离还对续航能力提出挑战。
本次赛事设置了若干机器人补给站,为参赛队伍提供所需要的电池、安全设备和辅助工具。比赛过程中,人形机器人配有操作手、工程师等,既允许操作手跟随奔跑,也允许采用遥控操作的方式,并且有专属保障车辆跟随。
到达终点后,记者领取了完赛奖牌,打开折叠式的奖牌,便能看到人形机器人的形象。奖牌表面芯片纹理的设计,也折射出北京亦庄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产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