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立夏之后,我家的餐桌就自动切换成了“汤汤水水模式”。说出来你别笑,我每年都很认真琢磨,孩子喝点啥更有用?麻烦是麻烦,可一喝汤,他们胃口就会好不少,甚至有时肉不动,喝汤能干完两碗饭。你家是不是也这样?

咱们来说点走心的,立夏后给孩子做汤,哪几款真的喝出过“存在感”?为什么有人喝完胃里一阵温暖,有的喝完噗噗上火还拉肚子?我想,除了原材料好不好,搭配和做法都特别重要。
说三款我家尝试下来,孩子最愿意喝的补钙养胃汤——
一:山药排骨汤,补钙明星+养胃担当
山药排骨汤,这碗汤几乎家家都做得出门道。我问过身边几个老阿姨,发现有的人喜欢加山药,还有人要萝卜、红枣……反正怎么组合都不翻车。山药本来就是健脾胃的主力选手,而且本地铁棍山药不贵,六七块一斤,排骨普通的肉档十几块一斤,贵的号称“黑猪”,差不多二十出头——讲真,我觉得猪肉品质虽然有差别,但只要新鲜,慢慢炖出来的汤都不会差。

山药要去皮,切大块点,煮出来才糯香。肉类炖前记得焯水,这样煮出来的汤奶白又没腥气。有的时候我会偷懒用电饭锅慢炖,有的小伙伴喜欢砂锅细火慢慢熬,都可以,反正汤色乳白、油脂不多、黏黏滑滑,这种口感孩子最爱。
选排骨小窍门?新鲜的表面有点粉色肉泽,摸着不黏手,最好当场现切。山药也要小心,买的时候挑表皮细腻、无疤、没芽眼的,切的时候戴手套,不然手会痒。炖好之后撒点盐、葱丝提香,别放鸡精味精,孩子吃起来顶顶舒服~

二:豆腐虾皮海带汤,平价又靠谱,补钙小能手
豆腐虾皮海带汤是我家娃的小时候“汤药”。其实豆腐补钙养胃的效果公认,虾皮含钙高得离谱(不过选虾皮要长点心),海带富含矿物质。相比排骨党,这锅汤太适合打工人和学生党:豆腐两块三块、虾皮十来块一小包、海带干货5块钱顶够,成本下来不到一顿外卖钱!

我研究过好几个豆腐虾皮品牌,也被“鱼龙混杂”伤过心。便宜虾皮有的挺腥,甚至咸得要命,而且有点“白漂”的假象,越白越不靠谱。选的时候尽量买颜色发黄、颗粒小而均匀、微微带点海腥味的品种,进口的价格贵不少,其实本地商家用得顺手就行。
制作小窍门:豆腐切小块(北方人喜欢老豆腐,南方人嫩豆腐),用沸水焯一下去豆腥;海带提前泡发(别买预切丝那种预包装的,硫酸盐味重),加小葱、老姜末提香。虾皮用开水冲下,减少咸味,煮到最后一分钟再扔进去,味道刚刚好,既鲜又补钙,孩子喝完剩下的汤底拌饭也干得很溜。
三:胡萝卜玉米龙骨汤,天然甜,喝不腻
玉米、胡萝卜加龙骨,真是喝了二十年都不会腻的经典。玉米和胡萝卜给汤自然上色加甜味,龙骨(就是带脊骨和脊髓那种大骨)钙和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说实话,这锅汤最大的坑就是原料价格飘忽。今年玉米贵了好多,甜糯玉米一根能卖到四五块,胡萝卜三块钱一斤,龙骨便宜点的十来块,品牌门店的能卖到十八九,还说什么“溯源养殖”听着就高级。

我的经验是:玉米最好挑本地产刚摘的,手感结实,颗粒饱满,稍微有点奶香味。胡萝卜别买那种巨大个头,带着泥皮的反倒脆甜。龙骨一定要求新鲜,超市冷冻那种不推荐,买现杀最好。
炖的时候可以用冷水下锅,焯过水的龙骨加料一起慢煮,玉米和胡萝卜要晚点下,玉米不能早炖,否则煮烂没形。整个家都能闻到那种“夏天的甜”,孩子喝一口没压力还会主动添饭,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说点亲身糗事,前段时间偷懒买了个生鲜品牌的“现成汤包”,结果骨头煮出来一锅汤清得像白开水,玉米一点味道没有——第二天就回归了自己买菜炖汤的路子。想省事未必都划算,还是原材料重要!
其实做汤再讲究,也要根据家里条件和孩子口味调节。不要一味追求贵或者花哨,一些“健康标签”有时候只是多花了冤枉钱。找靠谱的菜摊,多和老板聊聊,还能顺便学手艺。我家小孩喝汤的乐趣就在于“早起炖一锅,中午抢着捞玉米”,哪天我做花样变一下(比如用冬瓜、黑豆、牛奶),他们还会给出评分呢——立夏之后餐桌上的汤永远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家也有神仙汤方,快来留言互相交流呀!希望大家都能煮出一锅好汤,让孩子健健康康、暑天胃口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