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立夏养脾等于养命!学会这五招,祛湿气、健脾运,还能改善消化[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049
金币
130109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0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07) —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湿气开始明显增加,这时候养脾变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忽视了脾胃的健康问题,往往只关注外部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忽略了脾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甚至关系到整体免疫力、能量水平的维持。

尤其是立夏后的湿气更重,脾气虚弱的人容易感到疲惫、消化不良,甚至出现水肿等问题。

那么,如何通过改善脾胃的功能,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呢?不妨从五个简单的办法开始。

脾,作为人体的消化器官,不仅仅是消化吸收食物的“后勤部队”,它还影响到气血生化,甚至是身体的水液代谢。

在传统中医中,脾被看作是“后天之本”,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免疫力、气色、体力。

立夏时节,气温上升、湿气增加,脾的负担自然加重。

脾的功能一旦失调,湿气就会滞留体内,容易导致疲倦无力、浮肿、食欲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到皮肤的健康,导致皮肤问题加重。

因此,立夏时节养脾,等于养命。

说到祛湿健脾,许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吃药”或者“补药”。

但其实,脾胃的健康是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和日常习惯来调整的。

五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个办法,改变饮食习惯,尤其是在立夏时节,避免过多的寒凉食物。

很多人习惯在夏季喝大量冰饮料或吃冰凉的食物,这会让脾胃承受更大的负担。

中医理论中,脾胃最怕寒冷,尤其是凉食,容易伤脾。

尤其是胃肠道本身的湿气还没完全排出时,吃寒凉食物会让湿气更难排出,导致体内湿气积聚。

所以,夏天应该尽量避免冰冷的食物,尤其是晚上,冷饮的摄入会导致夜间脾胃无法有效运作。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热食和温饮可以帮助脾胃正常运作,有利于消化吸收,帮助去湿。

第二个办法,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

我们常见的如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它们都被认为能帮助脾胃消化,帮助排湿。

特别是薏米,它有很好的利水作用,能帮助清理体内多余的湿气。

此外,山药对脾胃功能的调理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增强消化能力,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对于经常感到脾胃沉重、消化不良的人,适量食用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恢复脾的运化功能。

第三个办法,注重运动,但要避免过度。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升高就应该减少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但实际上,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增加气血循环。

适当的跑步、散步或做一些瑜伽,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脾胃更好地运作,防止湿气滞留。

特别是晨跑,能够帮助体内湿气通过汗液排出,是非常有益的调理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剧烈运动则可能让脾胃负担加重,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中,过度运动容易消耗体内水分,导致体内湿气难以排出。

因此,适度、规律的运动才是最有利的。

第四个办法,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

脾胃的功能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最为活跃,此时如果还熬夜,脾胃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湿气也容易积累在体内。

现代生活中,熬夜成为许多人的常态,长期熬夜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变差,免疫力下降,身体容易堆积湿气。

立夏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给脾胃更多的休息时间,帮助它在夜间完成自我修复,提高白天的消化吸收能力。

虽然这听起来简单,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建立健康作息却是提升身体健康的关键。

第五个办法,保持愉悦的心情。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情绪对于脾胃的影响巨大。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往往让脾胃的功能受到压制,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问题。

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脾胃的正常运作。

在立夏时节,很多人开始感受到气温升高带来的不适,情绪波动也会随之加剧。

如果能及时调整心态,避免情绪过于低落或焦虑,脾胃的健康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与朋友交谈等方式舒缓压力,帮助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脾胃的健康会得到有效调理,不仅能帮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祛湿气、增进体力,提升免疫力。

在立夏这个节气,正是养脾的好时机。

身体的状态和情绪都需要与季节变化同步调整,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活力。

那么,脾胃养护的过程中,哪些误区最容易让人掉入呢?有些人认为,补脾就得大量进补药物,甚至是高蛋白的食品。

事实上,过多的“补”不一定能达到效果,反而可能造成脾胃的负担。

过多的营养摄入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更加困难。

如何科学合理地调理脾胃,避免补过了头,反而成了关键。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罗杰,余宗明,吴建英.从湿热角度探析理养脾阴之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08):10-13.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昨天 15: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049
金币
130109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30
立夏时节,气温升高和湿气增加确实对脾胃健康构成了挑战。以下是一些科学合理调理脾胃的建议,避免常见的误区:

1. 合理饮食:
   - 避免过多寒凉食物,尤其是晚上,以免增加脾胃负担。
   - 适量食用健脾祛湿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帮助消化和排湿。
   - 避免过度进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反而增加脾胃负担。

2. 适度运动:
   - 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和脾胃运作。
   - 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尤其在高温天气,以免消耗体内水分。

3. 规律作息:
   - 早睡早起,给脾胃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夜间自我修复。
   - 长期熬夜会削弱脾胃功能和免疫力。

4. 情绪管理: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脾胃。
   - 通过冥想、听音乐、交流等方式舒缓压力,保持内心平和。

5. 避免误区:
   - 补脾并非大量进补药物或高蛋白食品,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 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和情绪管理才是关键。

总之,在立夏时节养脾,需要从饮食、运动、作息和情绪等多方面综合调理,避免过度进补的误区。脾胃健康与消化吸收、免疫力、气色和体力等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