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9阅读
  • 2回复

[疾病预防]长期吃止痛药的人,身体若有3个表现,或是“胃溃疡”了!别忽视[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624
金币
82229
道行
1980
原创
2378
奖券
2602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51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4) —

药店门口那个中年男人,拿着两瓶布洛芬说了句:“老毛病了,不吃就犯。”站在后面的大妈插了句嘴:“我也吃,吃了三年没啥事。”

这话不假,止痛药的确能缓解疼痛,能让很多人正常生活、继续上班、熬过疾病恢复期。

但问题不在“有没有效果”,是在“身体怎么偷偷反应”。

一旦用药超过两周以上,胃黏膜开始出现细微损伤,超过三个月,还在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NSAIDs),身体某些表现如果出现,就不是普通不适,而是胃溃疡已经开始发展的信号了。

有医生说过一个特别直接的观察:凡是长期吃止痛药的人,出现胃胀、饭后嗳气、早上空腹时腹部钝痛的,十有八九胃里已经起了溃疡

不是药物的问题,是用了错误的方式处理身体的报警信号。止痛药的工作机制,是抑制环氧化酶(COX),这会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缓解疼痛。

但前列腺素恰恰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物质,它能促进胃黏液分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局部血流。

一旦它减少了,胃就像暴露在高酸环境里的裸肉,随时被“灼伤”。

医院有个病例,是个38岁的程序员,腰椎间盘突出,天天靠布洛芬止痛,到了后期改成吲哚美辛。

吃药一年后开始出现餐后反酸、夜间腹部隐痛,一开始不在意,后来有天凌晨突然吐血,才知道胃穿孔。

内镜下看,胃小弯处溃疡深可见肌层。这个人从没觉得胃有问题,他说:“我从来不胃痛,都是腰在痛。”但胃不会等到你感觉才开始坏,它只是没发出剧烈信号。

很多人都以为胃溃疡是吃辣的、喝酒的才会得,其实最容易诱发它的,是反复刺激下黏膜的慢性受损。

止痛药不是直接腐蚀胃,而是让胃失去了防护。

最典型的三个表现,一个是晨起空腹痛,尤其是上腹部隐隐钝痛、闷胀,不容易定位,但每天都反复出现;

第二是饭后嗳气频繁,有时还带酸水,说明胃酸排空变慢、胃黏膜已受损;第三是便色变黑,尤其是黑得像沥青的那种,往往提示消化道有出血。

别指望靠肚子疼来判断,真正严重的胃病,往往早期都不怎么痛。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NSAIDs类药物长期使用者中,胃溃疡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7倍。尤其是每日剂量超过常规剂量的那部分人,胃出血风险成倍上升。

这些数据不是吓人,而是说明胃在承受一种“看不见”的攻击。

有些人说,自己吃药从来都配着饭吃,以为这样就能保护胃。其实止痛药的溶解和吸收跟食物并不直接相关,它造成的是系统性抑制,是从根源上把胃的自我修复能力“关掉”。

有个关键细节是,长期吃止痛药的人,一旦发生胃出血,恢复期明显延长,伤口愈合慢,这是由于局部血流减少导致的再生延迟。

有研究指出,胃溃疡患者中,使用NSAIDs的人平均愈合周期为非使用者的1.6倍。

这就意味着,即便发现了问题,也不容易恢复。而恢复期间若还继续吃止痛药,溃疡只会更深,甚至形成瘢痕或穿孔。

最被忽略的,是很多人吃止痛药时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慢性刺激”。

就像有些女性每次经期吃布洛芬,有些中老年人每次头痛吃阿司匹林,还有些慢性病人长期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这些药物名字不吓人,但效果一样,统统在损伤胃。

药厂也标了副作用,只是大多数人没看,或者看了也不当回事。

有医生在住院部做过一次非正式统计,所有因为胃出血住院的患者里,有43%在过去三个月内有使用止痛药史。

可在这些人中,仅不到12%曾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吃药的习惯。

换句话说,多数人根本不把止痛药当“药”,只当日用品。连对自己的胃都没了解,还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出问题?

更讽刺的是,部分止痛药还会掩盖溃疡带来的轻微不适,等症状明显了,往往就是大出血或者穿孔。

有些人血红蛋白掉到七八克还不明原因,以为是贫血,结果一查,是慢性胃出血。

再做胃镜,溃疡面至少1.5厘米以上,基本说明不是刚形成的。这个时候再谈怎么调理、怎么修复,意义已经不大了。

从药理角度说,止痛药本身不是错,它们是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对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疼痛患者来说,基本是“命根子”。

问题在于,使用者并没有接受过足够的用药教育,长期使用没有监测,胃镜检查没做,血常规不查,等于在黑灯瞎火里用刀子切肉。

胃是个沉默器官,不会大喊大叫,只会慢慢退让,直到某天退无可退。

真正懂得胃的人,都知道药不能随便吃,更不能长期依赖。身体出现疼痛,是信号,而不是问题本身。止痛药掩盖的是信号,不是根源。有人问,难道一点止痛药都不能碰?

不是不能碰,而是要清楚什么时候吃、吃多久、有没有替代方案、吃完后要不要检查。止痛不是错,错在不知界限。

现在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胃已经开始受损,但他同时还患有关节炎、风湿、慢性腰痛等病,必须长期用止痛药,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淑平,陈齐琳.老年胃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4,22(05):74-77.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前天 17:0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624
金币
82229
道行
1980
原创
2378
奖券
2602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3:51
面对长期需要使用止痛药的情况,确实需要谨慎处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看法:

1. 合理用药:
   -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避免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 定期复查,监测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定期做胃镜检查、血常规等。

2. 药物选择:
   - 尽量选择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的止痛药,如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相对于非选择性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小。
   - 考虑使用外用止痛药膏或贴剂,减少口服药物对胃的刺激。

3. 联合用药:
   - 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减少NSAIDs对胃黏膜的损伤。
   - 考虑使用H2受体拮抗剂,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4.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少对胃的刺激。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因为应激状态会增加胃酸分泌。

5. 替代疗法:
   - 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理疗、按摩、针灸等,缓解疼痛的同时减少药物依赖。
   - 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慢性疼痛。

6. 患者教育:
   - 提高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充分了解长期用药的风险。
   - 教育患者正确处理疼痛信号,及时就医,避免盲目自行用药。

7. 多学科协作:
   - 对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综合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疼痛科、消化科、风湿科等科室共同参与,平衡止痛需求和胃肠道保护。

总之,在必须长期应用止痛药的情况下,关键在于合理用药、综合管理。既要控制症状,又要最大限度减少药物副作用。需要医生、药师和患者共同努力,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2:30
长期吃止痛药出现的胃溃疡表现
长期吃止痛药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可能引发胃溃疡。若出现以下三个表现,需警惕胃溃疡的发生:

上腹部疼痛
这是胃溃疡较为典型的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长期服用止痛药的人,胃黏膜在药物的刺激下,保护屏障受损,胃酸刺激溃疡面就会引发疼痛。比如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环氧合酶 - 1(COX - 1),导致胃肠道黏膜修复障碍,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而使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引发疼痛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