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一大,身体不再是那个“百折不挠”的小伙子了,肚子上的“副产品”悄悄地多了起来,感觉瘦的日子越来越遥远。

身边那些年纪大的朋友或者亲戚,常常会抱怨:“哎,我怎么越活越胖?”说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点头:“哎,对啊,我家里的那位也是,明明不吃很多,怎么就胖了呢?”
其实,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新陈代谢变慢,胖一点似乎也成了“常态”,不过,胖得有点“说不过去”就得警惕了。
老人变胖,跟年轻时的胖完全不一样,不光是体重上升,还可能是健康问题的隐患。
这些年纪大了还胖得不行的人,通常都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没注意,搞不好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吃得越来越“随便”
到了老年,吃饭的态度大多变得越来越随便——早上不吃午饭晚餐吃得晚,反正自己开心最重要。

很多老年人每天的饮食习惯“重口味”特别严重,饺子、包子、油炸食品、糖果,什么都能吃上一口,反正自己也不怎么动,感觉“生活就该是这样”。
你说是不是这样,吃点零食、喝点饮料、加餐的事常常发生在饭后。久而久之,脂肪开始悄悄积累起来,日复一日,结果肚子一大,衣服紧了,体重也悄然增加。
其实不动不吃不是病,最怕的就是“动不动就吃”,把嘴巴当作唯一的娱乐设施,肚子一吃,再坐着就成了油腻的大沙发。
加之老年人新陈代谢变慢,消化能力也弱了,吃得不多但热量消耗慢,问题就来了。
数据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平均消耗的热量是年轻人的70%-80%。结果,吃了不怎么多的东西,身体却没办法及时处理这些热量,脂肪就存储在体内,越存越多。

活动少、懒得动
吃得不多,身体也不会“没事找事”,但很多老年人一旦老了,就开始变得懒得动,觉得反正坐着舒服,也没人催着站起来走一走。
久而久之,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开始下降,肌肉也不再紧致,腰背开始变形。
老年人最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运动量不足,走路少了,家里活动空间有限,基本上就坐在沙发上打发时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
这一点的数据也是触目惊心。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每周锻炼时间低于150分钟的比例超过60%,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
长时间的不动,会导致肥胖,还可能引发老年人高血糖、高血压等问题。所以,老年人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哪怕是每天快走个十几分钟,或者在家做些伸展运动,减脂就能见效。

睡得太多、睡得不规律
到了老年,睡觉这事就像变了个样。很多老年人会说:“我这睡得也算够,哪有年轻时候那样的事儿。”
但事实上,老年人睡觉时间虽然变长,但往往没有规律,甚至白天也可能睡一觉,到了晚上反而睡不着。
你还别说,睡得太多,身体活动少,新陈代谢变慢,体重增加的速度简直不逊色于吃了大餐一样。
为了好好休息,晚上总爱吃一些“安神小食”,比如甜品、点心什么的。很多老年人就习惯了睡前吃点零食,觉得这么做有助于入睡。
殊不知,这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热量摄入,还让胃部的消化负担加重。睡眠不规律和过度睡眠都会影响荷尔蒙的平衡,导致体内的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多。

研究发现,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人,体重增加的几率是正常睡眠时间的2倍,睡得太多就像是在给脂肪“加餐”。
此外,持续的作息紊乱可能引发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例如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提升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心态放松、缺乏目标感
有些老年人退休了,生活节奏变得慢了下来,目标感也逐渐消失,觉得既然不工作了,那就“活得轻松点”。
于是他们开始变得懒散、无所事事,连走路、爬楼梯这种小事都懒得做。因为“生活节奏慢”,而且也没有什么紧迫感,心态一松,饭量变大,消耗却变小,结果就胖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目标感的老年人,更容易忽视健康问题,因为他们没什么“压力”去保持身材或者去照顾自己的身体。

研究显示,心态积极的老年人保持健康和体重的几率要高出一大截。而那些心态放松、没有目标感的人,反而容易忽视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最终体重就逐渐飙升。
怎么办?试试这些小方法!
知道了问题所在,接下来,问题就来了:怎么办呢?难道每天都在盯着体重秤,少吃多动吗?
其实不然,虽然说起来老年人健康问题复杂,但这些“共性”是有解决办法的,关键在于打破固有的生活方式。
改掉“嘴巴无节制”习惯:控制饮食,不要老想着“吃得开心”。可以每天定时吃三餐,避免饥饿感诱发暴饮暴食,早餐一定要吃,合理搭配,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
运动量要逐步增加:别总想着“我这么大年纪了,哪能动得动”。

其实不然,老年人每天都应该有适量的运动,走一走、做一做伸展操、打打太极,哪怕是简单的步行,都能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
注意作息规律:不要乱睡觉。尽量维持每日固定的就寝与起床时刻,夜晚入睡前不宜过量饮食,遵循规律的生活节奏,有利于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体重的有效调控。
保持积极心态:有目标感的人更健康。老年人可以尝试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既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又能促进身体健康,甚至还能降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衍生问题:肥胖会导致哪些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生?

肥胖的影响远不止表面上的体重问题,它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更深远的影响。那么,肥胖究竟会让老年人面临哪些健康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