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我收到了4月24日从格鲁吉亚“幸福小镇”寄回家中的明信片,不禁惊叹邮路如此畅通快捷!以前由海外寄到国内的明信片,在邮路上一跑3个月左右属于常态,用时半年也不奇怪,甚至偶尔还会收不到。没想到这张来得这么快!看来它延续了寄发地的幸福和幸运,哈哈。
今年4月下旬,我前往享有“上帝的后花园”美誉的格鲁吉亚旅游,其中一站为其边境小镇西格纳吉,它被称为“爱情小镇”“幸福小镇”。在这个镇上,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可以在专属机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该镇还承接全世界新人们举办婚礼的吃住行以及婚纱照等一条龙服务,十分浪漫。
我想在这里买一张明信片寄回上海,作为一个特殊的纪念品。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开始匆忙搜寻起邮政局和文创类纪念品商店。一连走了近10家有明信片出售的店铺,但却都没有邮票出售,这就不能寄了。
咋办?问啊!
我走进一家位于丁字路口的文化用品类商店,向店员询问。我的英语不好,但没关系,肢体语言+蹦单词足矣!我从货架上取出一张明信片,翻到书写邮址的一面,指着贴邮票的位置,又打开手机上预先下载的邮票英文名的截图。年长的店员瞧了瞧,发出连声的“No”,引得我叹了口气又耸了耸肩。那位年轻的店员靠了过来,我顺势把手机里载有邮政局的页面递给他看,他点点头,拍拍我的肩膀,朝我招招手,转身往店外走去。
跟着他出门右转,仅过了大约三四间的店家,他就推门而入。我紧跟着进去,不禁眼前一亮——啊哈,邮政所到了!
在邮政所里,我挑选了喜爱的明信片,来到柜台前,跟两名年轻柜员姑娘说to Shanghai,还掏出信用卡做刷卡的动作。她们答以OK、OK。其中一位姑娘撕下两张邮票贴在明信片上,再递给我一支圆珠笔;另一位姑娘在一张便条纸上写了个8,嘴里说着“拉里”(格鲁吉亚货币单位名称),我点点头递过去信用卡。
刷卡毕,填写好,我再一手拿着明信片,一手拿着手机,用肢体语言告诉柜员姑娘:我想要用照片记录把明信片投入邮筒的瞬间。姑娘们哈哈笑着走出柜台,带我走出邮政所,在外墙一角找到一个蓝白色相间的邮筒。一位姑娘接过我的手机,帮我定格了把明信片投入邮筒的瞬间。事毕,姑娘们还乐滋滋地同意了我为她们拍照留念的要求,让此行更加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