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2回复

[美食文化]这一口,有鱼有面有情怀~ [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192
金币
80430
道行
36009
原创
2041
奖券
4131
斑龄
128
道券
74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70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2-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6



白如银,细如丝

一口云梦鱼面

有鱼有面有情怀~



“要得鱼面美,桂花潭取水,

云台山上晒,鱼在白鹤咀。 ”

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文华

道出了这句流传很久的歌谣

刘文华是土生土长的云梦人。19岁时,他成为城关镇曲阳食品厂的一名工人。“进工厂第一天,就开始学做鱼面”。自此,他和云梦鱼面结下一辈子都解不开的情缘。

手工技艺,全靠师傅口传心授。刘文华勤快踏实,师傅的每一步示范,他都默默记在心里。剖鱼、打浆、和面、擀面、蒸面、切丝、晾晒……制作鱼面的12道工序,每一步都是纯手工。刘文华一丝不苟,严格按照师傅的教导进行。



在刘文华看来

云梦鱼面不只是一种食材

更是云梦人的饮食文化传承









要想把鱼面做好,心里必须有把尺,“每张面皮重量在260克以内,直径在60公分,厚度在2毫米,下宽上窄卷成条切丝,呈自然折叠状,有经验的师傅通常一卷鱼面要切成108刀。”

怀揣着这份匠心,刘文华逐渐成长为厂里的中流砥柱。1999年,刘文华面临下岗再就业。去哪里找活路?刘文华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只会做鱼面,我自己创业 。” 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刘文华鱼面厂。



刘文华深信,产品质量才是打开销路的金钥匙。秉承传统手工制作,每一根鱼面都保持“白如银、细如丝”的标准。2005年,刘文华鱼面荣获第二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



2024年8月,湖北农展孝感优质农产品活动周云梦专场推介活动上,刘文华现场讲述“云梦鱼面”传承故事

说起这个金字招牌

刘文华还讲了一个故事

当时,在武汉赶集食博会时,他发现许多老年人对鱼面很感兴趣,说“记忆里曾在云梦吃到过”。



刘文华把这句话听进心里,马上找来锅灶,现场炒鱼面给大家品尝。一时间,他的鱼面展台排起了长队,鲜美的鱼面赢得好评连连,“老人们都说这口鱼面,就是他们记忆里的味道。”

自此,每次外出参展,刘文华不仅带上鱼面产品,还要背上锅灶,让好吃的鱼面“用味道说话”。不仅如此,细心的刘文华还在每份鱼面的外包装加上二维码,消费者扫一扫,就能看到鱼面的食用方法,“让更多人吃到云梦鱼面,也会做云梦鱼面”。





2018年,刘文华获评 云梦鱼面制作技艺孝感市级非遗传承人。 2024年,刘文华获评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正午 暖阳

刘文华的鱼面晒场里

切好的鱼面

在簸箕里接受阳光的烘烤

鲜香四溢

如今,刘文华的儿子刘静

也传承了这道非遗技艺









刘文华说,鱼面是云梦的地标美食,他做了一辈子的鱼面,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学习这道技艺。同时,依托科技力量,开发出更多鱼面产品,也顺着网线让云梦鱼面走向更多人的餐桌,让“舌尖上的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光彩。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昨天 20:5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6928
金币
14622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2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0:44
云梦鱼面的传统制作工艺
云梦鱼面作为湖北孝感的传统名菜,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手工技艺。其制作讲究"桂花潭取水,云台山上晒,鱼在白鹤咀"的天然条件,面皮需控制在260克以内、直径60公分、厚度2毫米的严格标准,下宽上窄卷成条后切丝,经验丰富的师傅一卷鱼面要切108刀,确保成品呈现白如银、细如丝的自然形态。这种精益求精的工艺体现了对传统美食的坚守。

传承人的匠心与情怀
刘文华作为云梦鱼面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19岁进入食品厂学艺,从师傅口传心授中掌握技艺,逐渐成长为行业标杆。他在创业过程中坚持传统手工制作,以产品质量为生命线,2005年荣获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2024年通过孝感农产品推介活动,他将鱼面故事娓娓道来,让老一辈人重拾记忆中的味道,年轻人感受传统美食的温度,生动诠释了"一辈子解不开的情缘"。

美食背后的文化认同
鱼面不仅是一道菜肴,更成为连接情感的文化符号。正如西南石油大学通过打鱼节传承"劳动创造美"的精神,云梦鱼面也承载着地域集体记忆。当食客品尝鲜美的鱼面时,既能感受匠人对技艺的执着,也能体味"为家乡味道代言"的文化情怀,这种美食与情感的交融,让简单的鱼面升华为承载乡愁与匠心的文化载体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昨天 20:5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7111
金币
1314692
道行
1966
原创
2271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2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0:56
云梦鱼面作为湖北云梦县的传统特色美食,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承载着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传承。从您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文华师傅对云梦鱼面制作的热爱和匠心。

1. 传统手工技艺:刘文华师傅19岁开始学习制作鱼面,掌握了剖鱼、打浆、和面、擀面、蒸面、切丝、晾晒等12道纯手工工序。他严格按照师傅的教导,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根鱼面。

2. 匠心精神:刘文华师傅认为,制作鱼面需要心里有把尺,每张面皮的重量、直径、厚度都有严格标准。他凭借这份匠心,逐渐成为厂里的中流砥柱。

3. 创业历程:1999年下岗后,刘文华师傅决定自己创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了刘文华鱼面厂。他坚信产品质量是打开销路的关键,秉承传统手工制作,每一根鱼面都保持"白如银、细如丝"的标准。

4. 荣誉与传承:
   - 2005年,刘文华鱼面荣获第二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
   - 2018年,刘文华获评云梦鱼面制作技艺孝感市级非遗传承人。
   - 2024年,刘文华获评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5. 推广与创新:
   - 刘文华师傅在参展时会现场炒鱼面给大家品尝,让好吃的鱼面"用味道说话"。
   - 他在每份鱼面的外包装上加上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鱼面的食用方法。
   - 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学习这道技艺,并依托科技力量开发更多鱼面产品,让云梦鱼面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刘文华师傅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传统手工艺人对技艺的坚守和传承。他用匠心精神将云梦鱼面这道地标美食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道舌尖上的非遗。同时,他也在积极探索创新,让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这种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传承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