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1回复

[转帖]人生四境界: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5656
金币
1303920
道行
1966
原创
2267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04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5小时前

古语有云:“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但能够战胜自己的定是最为强大之人。

人生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情绪,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该做情绪的奴隶。

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便是这世间最厉害之人。

1

喜时不诺

有道是:“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许下的承诺,必定难以实现。

不论何时,都不可轻易许诺,尤其是在狂喜之时,更会招惹祸端。

从前,各国纷争不断,一位将军擅自带领自己的部队攻打一小国,自立为王。

将军担心自己的君主派兵前来讨伐,便命手下两位士兵带人戍守边界。

此任务不仅辛苦,而且十分危险。

作为臣子自然不敢推脱,二人向将军问道:“将军,戍守边界需要多久呢?”

按理来说,这是国家大事,自然要深思熟虑才能定夺。

谁知,将军正饮酒作乐,哪顾得这些,随口说道:“明年今日方可撤回。”

二人听到,甚是欣喜,召集兵力去戍守边界。

一年匆匆而过,二人迟迟不见将军要求撤回的命令,便派人前去询问。

怎料,将军说道:“我根本没计划将他们撤回,让他们好好在边界戍守吧。”

后来,二人一气之下,联合众士兵造反,杀了将军,以泄心头之愤。

盛喜之时,勿许人物,因喜时之言,多会失信。

人在极度欣喜之时,切不可随意承诺。

此时,我们往往会被高兴的情绪冲昏头脑,一旦喜不自持,许下诺言,便会失信于人,免不了将自己陷于不义。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无法完成的诺言,便不要随口答应。一旦承诺,定要言出必行。

2

怒时不争

书中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曾说: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是为人处事的法则。

深以为然,人活一世,不争,才是人生最高级的境界。

三国时期,病重的诸葛亮想与司马懿一决雌雄。

司马懿的兵力充足,比诸葛亮的兵马足足多了2倍。

可是,不管诸葛亮如何向司马懿进行挑衅,司马懿都按兵不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诸葛亮的身体已无法等待,便想出一计。

他派使者去给司马懿送礼物,说道:“你拿这件女人的衣裳送去给司马懿,若他还是按兵束甲,便与这妇人一般胆小怯懦。”

使者将礼物送给司马懿,说道:“我家丞相命我给您送一件礼物,您定会喜欢。”

说罢,司马懿打开礼物一看,竟是一件女人的衣裳。

司马懿看后万分恼怒,感到了深深的羞辱。

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诸葛亮的计策吗?我若是恼羞成怒与之开战,便如他所愿,怎可中他奸计。

于是,司马懿怒不形于色,当着使者和众臣的面穿上此衣。

笑着说道:“这衣裳如此美丽,我穿着十分合身,真是要感谢丞相的好意。”

不久,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始终没有等到与司马懿一决高下。

老子曰:“善战者不怒,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

成大事者,不会一味逞强争夺,而是衡量轻重缓急,并不会因为愤怒冲动而失去理智。

人生若是处处锱铢必较,争得面红耳赤,只会将自己陷在深渊中。

无论争什么,损耗的都是自己,打破了平静美好的生活,影响了健康的身体。

其实,争得越多,失去的便越多,争强斗狠只可赢一时,为人不争才能赢一世。

3

哀时不语

正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中,很多时候,不语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尤其是在悲伤时,要学会闭嘴,懂得哀而不言。

曾国藩曾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有一位性格暴躁的朋友,很爱抱怨,还处处针对他。

一日,曾国藩在屋内读书,不小心走到了窗前。

他大发雷霆,喊道:“快快走开,你挡了我的光线!”

曾国藩便默默走开,去角落里继续读书。

夜晚,曾国藩挑灯夜读时,他又暴跳如雷的说道:“夜已深,何必如此刻苦,还影响我休息!”

多次的挖苦讽刺,曾国藩虽然很伤心,但还是一言不发的躺在床上悄悄学习。

后来,曾国藩成功考取功名,而那位朋友却榜上无名。

当得知曾国藩的成绩后,又挖苦道:“你有如此成绩,定是用尽了一生的好运。”

有人看不下去,便问曾国藩:“他处处针对你,你为何总是沉默不语?”

曾国藩笑着回答:“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又何必事事与人诉苦?”

人生不易,总有磕磕绊绊,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困难,若有人倾听则是人生幸事,而懂得将自己的苦楚藏于心底,是每个人应有的修养。

世间本就没有感同身受,有些话说出来,也无济于事。

真正的悲伤是无法言说的,哀时不语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4

倦时有终

老子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很多人做事,都是在将要成功时放弃了,殊不知,做事从一而终才是成功的关键。

有始有终,则功成名就;半途而废,则是事事无成。

建安五年,曹操突袭刘备军队,刘备侥幸脱身,关羽却无路可逃,不得不投向于曹操。

曹操对关羽很是重用,一心想将他收入自己麾下。

张辽与关羽是认识许久的好朋友,曹操便让张辽前去与关羽言说。

张辽问及关羽日后有何打算,关羽感叹道:“曹公对我甚好,但刘将军待我恩义厚重,我定会与他同生共死,绝不背叛。”

不久之后,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便快马扬鞭去寻找。

走时说道:“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

为人处世,善始善终,便是真正的君子。

很多事情,敢于开始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终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一路,充满了诱惑与疲倦怠。

而真正厉害的人,都能抵挡住诱惑,将倦怠化解成动力,永不放弃,将事情做到最好。

人生四境界: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不要在高兴时,轻易许诺;切勿在愤怒时,与人争论;

不要在悲伤时,随意抱怨;切勿在倦怠时,轻言放弃。

愿你有:喜时不诺的沉稳,怒时不争的豁达,哀时不语的理智,倦时有终的坚持。

控制情绪,掌控人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5656
金币
1303920
道行
1966
原创
2267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04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5小时前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保持理智和自制力,从而掌控人生。文章引用古语和历史故事,阐述了四个重要的生活原则:

1. 喜时不诺:在极度高兴时,不要轻易许诺。因为此时容易被情绪冲昏头脑,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文章通过一个将军的故事,说明了轻易许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2. 怒时不争:在愤怒时,不要急于与人争斗。文章引用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故事,展示了如何在愤怒中保持冷静,避免落入对方的陷阱。成大事者,不会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

3. 哀时不语:在悲伤时,不要随意抱怨。文章通过曾国藩的故事,说明了在面对困难和不公平时,保持沉默和忍耐的重要性。真正的悲伤是无法言说的,哀时不语是一种智慧。

4. 倦时有终:在疲倦时,不要轻言放弃。文章引用了关羽的故事,强调了坚持到底的重要性。只有那些能在疲倦中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这四个原则共同构成了人生四境界: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它们提醒我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保持理智和自制力,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文章最后总结道,控制情绪是掌控人生的关键。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高兴时保持沉稳,在愤怒时保持豁达,在悲伤时保持理智,在疲倦时保持坚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