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多认识些人,多条路,所以不管碰上谁,都想热络地凑上去。
可等老了,历经岁月沧桑,才慢慢懂得老祖宗留下来的告诫真有道理,有些人呐,真没必要再见面了。
一、不对脾气的人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包容万物,就算和不对脾气的人相处,也想着说不定能磨合出感情,或是想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就勉强自己去打交道。可老了才明白,和不对脾气的人待在一起,纯粹是给自己找罪受。
就拿我邻居张大爷来说,他以前在单位里有个同事,两人性格简直是天差地别。张大爷是个老实憨厚、做事一板一眼的人,而那位同事却油嘴滑舌,做事喜欢投机取巧。
上班的时候,两人就因为工作方式和理念的不同,经常闹矛盾。可张大爷想着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直忍着。
退休之后,本以为不用再打交道了,可偶尔在小区里碰到,那同事还是会凑上来聊几句,每次聊天都让张大爷心里堵得慌。他说的话,张大爷不爱听;他做的事,张大爷看不惯。
后来张大爷想通了,都一把年纪了,何苦再勉强自己和这种不对脾气的人相处呢?干脆见面打个招呼就走,不再多聊。人老了,时间宝贵,可不想再浪费在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人身上,就图个清静自在。
二、借钱不还的人
钱这东西,有时候真能看清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出于义气或是好心,朋友找借钱,往往二话不说就借出去了。可要是碰上借钱不还的人,那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我认识的李奶奶,她就有个这样的“朋友”。前几年,李奶奶的一个老熟人说家里有急事,找她借了一笔钱。李奶奶想着大家相识多年,就没多想,把钱借出去了。
当时对方还信誓旦旦地说,过几个月就还。可这都过去好几年了,那人却只字不提还钱的事儿。李奶奶实在忍不住,找他去要,他不是装糊涂,就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从那以后,李奶奶看清了这个人的真面目。她心想,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凭什么要白白给这种人用?老了老了,也不想再为了这点钱去和他扯皮,更不想再见到他。
每次在小区里远远瞧见他,李奶奶都绕着走。借钱不还的人,不仅伤了别人的钱财,更伤了别人的信任和感情,这种人,真没必要再见面。
三、初恋情人
初恋,那可是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曾经爱得死去活来,可随着时间流逝,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人老了,再和初恋情人见面,往往会勾起许多复杂的情绪,甚至可能给现在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有个亲戚赵奶奶,她和初恋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后来各自结婚生子,生活也算安稳。
前几年,他们通过老同学联系上了,一时兴起,就见了面。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叙旧,可见面之后,那些曾经的感情和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两人都有些恍惚。
回到家后,赵奶奶的心思却再也没办法平静下来,她开始不自觉地拿现在的老伴和初恋作比较,心里产生了许多矛盾和纠结。而她的这些变化,也被老伴察觉了,家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从那以后,赵奶奶后悔不已,她意识到,初恋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老了,就该珍惜眼前人,和初恋情人见面,只会徒增烦恼,真没必要。
四、老同学和老同事
别误会,不是说所有的老同学和老同事都不能见,而是那些只会在见面时互相攀比、炫耀,或是见面后给自己带来无尽烦恼的人,真的可以不再来往。
我认识的王爷爷,他每年都会参加老同学聚会。一开始,大家聚在一起,回忆学生时代的趣事,聊聊各自的生活,感觉特别温馨。
可渐渐地,聚会的味道变了。有些同学总是在聚会上炫耀自己的财富、子女的成就,对那些过得不太好的同学,言语间还带着些轻视。
王爷爷本就不喜欢这种攀比的氛围,可每次拒绝参加聚会又不太好意思。有一次聚会,一个老同学一直在吹嘘自己儿子多么有出息,年薪百万,还在国外买了房子。
王爷爷的儿子只是个普通上班族,听到这些话,王爷爷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后,他心情低落了好几天。
从那以后,王爷爷决定不再参加这种变了味的聚会。他说,人老了,就想过得平淡自在些,不想再去应付那些虚荣的场面。对于那些只会带来压力和烦恼的老同学、老同事,不见面反而落得清净。
人老了,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懂得珍惜时间和精力。有些不必要的人,就真的没必要再见面了,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生活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