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660年9月23日,董鄂妃(1639年—1660年9月23日)病逝于紫禁城承乾宫。临终前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但顺治帝仍执意以皇后礼葬。
10月1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承乾宫移到景山观德殿,抬梓宫的全是二、三品的大员,堪称清王朝的奇观。
10月13日,董鄂妃由茚溪行森注七秉烛,在景山火化。随她一起烧掉的还有两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宫殿。可见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爱之深。

甚至顺治还欲将30名太监、宫女赐死陪葬,以“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来被劝阻。但是实际上据红楼梦惊人的暗示,笔者认为这些太监和宫女最后还是被殉葬了!清史又一次被篡改美化。
接着三个月后,在清王朝的皇宫里,便传出顺治崩驾于养心殿的消息……
其实,顺治帝出家了!

这是因为故事此时已经切回了红楼梦。在红楼梦里,甄士隐出家的原因是“火起”。这个甄士隐,就是顺治帝。脂砚斋指出:“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祸起,实际上谐音“火起”也。是指董鄂妃被火化一事。说明顺治帝出家一事,不但完全属实,而且这场事件起因就是“火起”。
随后,红楼梦里又出现了正在急切觊觎帝位的贾雨村(实乃康熙的大儿子胤褆也),拜访了智通寺的“龙钟老僧”。这个“龙钟老僧”,其实就是出家后“失踪”的甄士隐也!

那么这个跟随一道一僧出家、不知所踪的甄士隐,在线索断了若干年后,此时笔者已经将其重新接回。
因为这个“龙钟老僧”,实际上谐音“龙种老僧”。他正是大清“龙种”老僧——顺治帝。这就是在前面,笔者为什么说“甄士隐就是顺治帝”的真正原因!贾雨村(胤褆)拜访了正在智通寺出家的爷爷顺治帝!估计历史上真有此事,胤褆是想请他爷爷指点一下迷津,如何夺取帝位的诀窍。

以上,只不过是笔者将红楼梦里凌乱的线索整理了一下,试着演绎了一遍发生在300多年前,顺治出家案的一些来龙去脉。
既然顺治出家案出现在了红楼梦里,那么一直被民间传得沸沸沸沸扬扬的董鄂妃案,也必将会出现在红楼梦里。

民间传言董鄂妃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但笔者认为,野史之所以如此传言,其实只不过是转弯抹角地暗示董鄂妃,是青楼女子罢了。这是江湖黑话,是后人领会错了。
而笔者进一步研究发现:隐身在红楼梦里的尤二姐,正是青楼女子!在书中,尤二姐备受王熙凤的折磨,在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最后绝望地吞金自尽了。
那么,董鄂妃是不是也是吞金自尽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