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中国的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了显著的增长。这一增长可以归因于几个关键因素:
1. 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回暖:2023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经历了下行周期,但到了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弱复苏,下游用户的库存逐步去化,集成电路行业开始复苏。这种行业整体回暖的趋势促进了集成电路出口的增长。
2. 国内企业对成熟制程的重视: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芯片企业实施先进制程技术和设备出口管制的情况下,中国国内企业转而扩大对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的投资。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本土产能严重不足,因此这种策略有助于提高自给率,并促进了集成电路出口的增长。
3. 上游产业链的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上游产业链,尤其是设备制造等薄弱环节的快速成长。随着晶圆产能的持续扩张,对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采购也进一步增长。
然而,尽管数据表现亮眼,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海关统计数据中还包含大量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设厂的出口份额。此外,中国本土集成电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与国内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且高端芯片占比仍有限。
总的来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从依赖进口到提高本土产能和技术的转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