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1-25
- 在线时间31968小时
-
- 发帖28136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57453
- 道行36950
- 原创106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81366
- 金币
- 57453
- 道行
- 36950
- 原创
- 106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19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5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1-14)
—
每分每秒,我们脚下的大地其实都在移动。只是我们过于微小,太空中的参照物又太遥远,因此就误认为是所有天体在绕着我们运行。但不管谁运行与否,千百年来人类根据星体运行的规律,逐渐总结并组建出了一套时间体系。即便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在运转,太阳又是在绕着银河系在运转的,但时间和距离的计算系统,还是依照地球和太阳来制定的。这样一来,奇异的一幕就出现了。因为每个天体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天体围绕恒星运转的轨道也有大有小。以地球为基准的计算系统,算出其他天体运行的时间,也就千奇百怪了。哪怕是在太阳系内部,八大行星运行的时间都是有差异的。而在浩渺的太空深处,其他天体运行时间的差异甚至说是诡异就更明显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绕着恒星转圈的行星们,奔跑的速度究竟是怎么样的吧。轨道周期的概念在讲述这些奔跑的行星之前,先来看看计算它们运行的时间系统是什么。我们的计时时间年月日,统统建立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础上。这被称为世界时系统,在天文学中属于历法范畴。日的时间确定,是以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基准的,在天文学领域叫做恒星日。我们都知道一天是24小时,而一个恒星日的精确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而月的计时基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间来决定的。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圈,其平均运行的时间被称为恒星年。一个恒星年为365天6时9分9.5秒。像地球这样一颗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圈并回到起点,它在运行中耗费的时间就被称为轨道周期,天文学上也叫恒星周期或者公转周期。人类探索外太空,是先从地球逐渐由近到远的,所以时间和计算系统,都是以地球运转为基准而定的。如此一来,当太空中出现轨道小或者轨道大的行星时,它们的运行时间和地球比起来就显得很奇特。轨道周期超100万年的行星地球绕太阳一圈为365天,以地球上的年为基准,天文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很多公转周期远超出年的行星。2015年之前,被发现公转周期最长的为16.3万年,如此夸张的公转周期,本就已经远超人类的想象了,不过在2016年后,天文学家又发现了时间更长的。此后,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公转周期为100万年的行星。是的你没有听错,换算成地球年的时间系统,这颗被命名为2MASS J2126-8140的行星需要100万年,才能绕行所在星系内恒星一圈。研究人员发现,这颗公转周期如此漫长的行星,完全是由气体组成的。公转周期之所以如此漫长,主要原因是距离恒星太过于遥远。测算发现,该行星和恒星的距离超过了1万亿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比冥王星到太阳的距离还要远上140倍。在天文学家看来,行星距离母恒星如此之远还是相当罕见的。该行星距离地球大约100光年,这是天文学家在对距离地球较近的年轻恒星进行调查时无意间发现的。这颗行星以及绕行的恒星,形成的时间都还很短,大约是在1000万年到4500万年间形成的。而且,该行星的运行轨道并不稳固,它和恒星的结合力比较薄弱。就是说,如果有其他天体进入它的活动范围,轻则改变行星的运转轨道,引力大一点就直接把它拽离恒星控制的范围了。你以为这就是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了吗,其实还有时间更长的。一颗被命名为COCONUTS-2b的行星,它的公转周期超过了110万年。由于它距离母恒星超过了6000个天文单位,天文学家在刚发现它时,还以为这是一颗没有母恒星的流浪天体。可实际上,它拥有母恒星,自身的质量和后者相差不大,因此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还存在,这便是距离如此之远,它还能绕着恒星转圈的缘故。无论是100万年还是超过了110万年,如此漫长的时长,假设行星上面有文明存在的话,他们的历法和计时系统肯定也跟我们不一样。不过从地球的角度看,距离恒星如此之远的行星,在它的表面肯定感受不到光照,所以先不管时间多么的天荒地老,恶劣的环境首先就不适宜生命存在。回到公转周期上来,有运行时间长的,还有运行时间短的,短到超乎你的想象。Π行星的公转周期只有3.14天202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这颗被命名为K2-315B的行星,和地球的大小相类似,因为它的半径只比地球的大了0.95倍。虽然大小和地球类似,但它的公转周期却很短,每绕行母恒星一圈,所需时间只有大约3.14天。这意味着,它的公转轨道很小,而且与母恒星的距离很近。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它绕行的恒星,质量只有太阳的五分之一,属于低质量的冷恒星。可即便如此,由于和恒星的距离靠的太近,行星表面的温度还是很高。根据测算,它地表的温度能达到177℃。所以用地球的标准去衡量,这同样是一颗不会有生命的星球。其实更为奇特的是,是它公转周期跟圆周率相似,所以在后来才有着Π行星之称。至于这个数值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内在的关联,那就有待科学界以后去更进一步研究了。太阳系内的轨道周期让我们把目光再拉回到太阳系内,除了像地球这样的行星之外,大量的小行星也在绕着太阳运转。2019年,天文学家就发现了公转周期最短的一颗小行星,每绕行太阳一圈的时间只有151天。该小行星现身后被命名为2019 LF6,它属于太阳系内阿迪娜小行星之一。所有公转轨道在地球公转内测的小行星,都被归入了阿迪娜小行星系列。截止到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20颗阿迪娜小行星。从观测的角度看,所有阿迪娜小行星,在地球上观测的窗口期都很短,只有在日出前或者日落后的半个小时内,才有可能发现它们的身影。正因为难以被观测,所以天文学家相信,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内侧,应该还分布着大量类似的小行星。在2019 LF6被发现之前,太阳系内公转周期最短的小行星是2019 AQ3,后者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间为165天。透过这些新的发现就能知道,太阳系内不光有地球这样的行星在绕行运转,更有数量庞大的小行星在绕太阳运行。这些小行星的数量有多少,目前已发现最接近地球的有100颗左右。此外,在木星和火星之间,还有一个比较庞大的小行星带,已被发现的小行星有2000颗。相比于地球等行星,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虽然固定,但会受到其他大天体引力的影响。由于各自运行速度不同,运行轨道也不是平行而是立体的,所以有些小行星在接近某行星范围的时候,受到引力影响会与之相撞。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就是被地球引力拉扯过来的小行星。只不过绝大多数体积都很小,在掉落过程中与大气层摩擦后就没有了。可如果有体积较大的行星偏离轨道进入地球范围,发生碰撞产生的后果就难以预料了。正因为如此,天文学家们才会对小行星进行密切监测,就是为了防止有哪个“愣头青”不请自来。我们看月球的近身照,上面坑坑洼洼到处是坑洞,其实就是历史上被各种小行星撞击后形成的。这样一来,有的人不免又要疑惑了,宇宙内的恒星,难道都有行星或者小行星环绕运行吗?难道就没有行星不存在的恒星吗?六成左右的恒星都有行星这个问题天文学家很早之前也考虑过,而且一度认为,像太阳系这样拥有行星的模式并不多。可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还在2008年的时候,天文学家经过全新的观察才发现,行星环绕恒星运行的这种模式,在宇宙中才是普遍的存在。根据此前的大致测算,目前已知60%的恒星,都有相伴其运行的行星。精确数值虽然不清楚,但这一比例在天文学家看来已经很高了。这意味着,光是在银河系内,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系统,数量就在1000亿个以上。如此庞大的系统,其中的行星更是不计其数。从理论上来看,外星存在生命甚至存在高等文明的概率就大了。结语站在人类的视野去看,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的时间不变,这就是不可被颠覆的真理。而来到浩渺的宇宙深空,别的行星绕着各自的恒星运转,它们也都有自己所要遵循的时间。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运行模式,但就是因为时间和速度的不同,进而就会产生万千差别。假设外星文明很普遍的话,大家都在各自的母星,遵循着彼此的规律而活。而这打不破的规律法则,好像就成了阻碍彼此交流的桎梏。它不仅仅是在距离和空间上形成了阻隔,重要的还在生命的内心,种下了隔阂。毕竟,生命无论从哪个星球上遥望宇宙,自己所在的位置,似乎都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