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17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竖屏视频重在实现“形神兼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952
金币
776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5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2-23) —
以“凝视”的方式充分展现微表情与强情绪

  “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为媒介多样叙事提供更多可能,智能移动通信设备不再是单纯的传播载体,而且还是艺术创作的新生力量。内容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文本形式决定的。竖屏作为一种视频文本新范式,在内容输出和形式展现上有独特之处,是对传统影像格式和生产模式的突破。

  自从进入视觉主导的影音时代,横屏一直是最为普遍的传播样态。这是更为契合人眼生理特质和感知习惯的呈现方式,横切面的宽阔空间赋予画面更多表意内容,全面彰显人与空间、自我与他者、心境与环境的紧密关系,为故事叙述和情绪烘托提供了有效帮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0.76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竖向的手机屏,已经成为当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接收与传播信息、加强互动交流、实现文化消费、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视频的样态应时而变,为了适配手机屏的现有特征,专门的竖屏视频内容生产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竖屏视频则充分“扬长避短”,强化影像在纵向视觉中的冲击力和凝聚感,弱化周边视觉的环境感知和空间呈现,通过聚焦小景别、特写等的“近距离”带来的深情“凝视”,突出用户的交互体验。

  由于屏幕承载空间在纵向上有限,竖屏视频基本放弃了宏大场景,但也在“剑走偏锋”的艺术话语中将情感发挥到极致,体现出一种“人物中心化”的审美形式,将个体人物的微表情与强情绪充分展现,令受众在情感上的心理认同超越视觉上的感官体验。如央视新闻短视频账号在祖国74岁生日之际发布“我在这里告白祖国”之“我与祖国同框”话题,用“散点式+多场景+无剪辑技巧”的话语方式,展现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对祖国的深情表白和真切祝福。

  竖屏视频还能通过横转竖的智能算法,对影视剧进行内容截取和重新整合,在“面”的讲述中攥取“点”的精髓。这并不是简单的分切与拼装,是基于竖屏审美特征的再创造。如一些院线电影上映时推出系列竖屏视频,有的是对电影重要情节的渲染,有的用上下分屏的方式凸显电影画面与观众欣赏时的共情场景,有的是对真实历史、现实生活的背景资料补充……这些衍生文本进一步扩充了电影本身的意义空间,使得一部电影变得更为厚实、更具深度。

  竖屏视频挑战人们早已习惯的美学经验和接受模式,全面拓展能够增加纵深感的构图方式、场景调度和俯仰视角,强化与观众面对面的交互体验和情感逻辑。网络视频在蓬勃发展后的“横”转“竖”是艺术发展进阶的必然,是由人们日常生活习性变化驱动的变革,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和商业规则,不断刷新当代人的认知图景和情感体悟。与传统媒体相比,竖屏视频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观看、点赞、评论、转发等用户自主行为在多界面自由切换的实时互动中并行不悖。它是破除观赏门槛和阅览障碍的全民性艺术交流媒介,利用碎片时间来拉近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是对当下热点的敏锐捕捉与思想内容层面的影像挖掘。

文字和画面平分秋色

  在传统的影视创作中,视听语言虽然共同承担叙述和表意功能,但画面仍然被认为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手段,尤其是蒙太奇艺术理论中“1+1>2”公式的美学构建,令创作者最大化追求画面“言外之意”的意味深长。还有众多电影理论学者认为,纯电影最能体现导演的创作风格与电影的本体特征,主张摒弃枯燥、冗长的台词段落,用画面语言表现人物情绪,用人物行为引发情感共鸣。

  在竖屏视频中,文字不再是为描述画面而出现的辅助工具,其承载着强大的表意和叙事功能,或者作为醒目标题而存在,或者嵌入画面强化叙事,或者作为唯一内容直接布满屏幕。这些格言式的文字是人生智慧的凝练,也是创作者精心撰写的情感文案。张艺谋导演创作的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之《遇见你》突破常规艺术表达和台词叙事,除了用火车的三层卧铺制造空间的层次感外,还借用字幕来“外化”男生难以言说的小心思,营造少男少女初次邂逅的满心欢喜。短片的情节走向和情绪推进主要依靠字幕实现,并伴随音乐体现情绪起伏和心理变化。这种声画分离的形式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品位。

  很多竖屏视频将字幕摆放在画面的任意位置,在排版布局上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使之充分自由,成为画面中活跃、灵动的元素。这种有别于传统影视作品的艺术尝试,让文字成为第一信息源而更加深入用户的内心,可能与新媒体的艺术特质更为契合。

  竖屏视频借助便捷的手机客户端突破时空束缚,让用户真正成为物理意义上的随时在场。这种随时随地性更考验信息输出的准确性和冲击力,除了画面自身携带的表意功能外,字幕还起到了很好的脚注作用,甚至是起主导作用。

关键在于提升价值追求、艺术质量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竖屏视频在内容选择上具有重情节轻情景、重情绪轻情感、重表现轻铺陈、重内容轻技巧等特点,不再苛求宏大场面的壮阔和震撼,而是突出对内容和选题的挖掘与深耕。竖屏视频作品由于杂糅了众多类型元素,画面的表现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弱化,更多地依靠情节的强刺激和强冲突在第一时间完成对观众注意力的吸引。有的竖屏微短剧借鉴系列剧的叙事方式,用中心人物串联起社会热门议题,用直白简练的讲述方式构建“微情节”故事,在有限的界面与时间之内给予用户思考的空间,同时通过各大视频平台同步转发,在保证良好观影体验的同时扩大竖屏视频的影响范围,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

  竖屏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本样态,在媒介文本的生成逻辑与运作模式上已经与电影、电视有所不同。竖屏视频省略手机横向转屏的“刻意”,用户在屏幕的连续性中专注内容呈现。一部手机在手,条件具备,兴之所至,就可以随时拍摄、随时制作、随时传播。需要看到,这种日常性的行为习惯可能造就出过度生活化的创作,模糊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直接将日常生活记录等同于网络文艺创作,因而出现大量思想空洞、意义扁平、泛娱乐化、制作粗糙的碎片化影像。

  经过多年的艺术沉淀和市场校准,竖屏视频自身亟待不断进化和改良。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单纯依靠“注意力经济”并不能增强用户黏性,因为“横屏”改“竖屏”的新鲜劲头已经过去了,形式变化带来的新奇感无法发挥持久效应。现在的一些竖屏视频创作,把精力过多放在作品呈现的“形”上,事实上关注作品本身的“神”永远更为关键。竖屏视频应该致力于提升作品的价值追求和思想内涵,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情感深度,实现“形神兼备”。已有的一些优秀作品值得关注和借鉴。比如,人民网推出的“UP青年”系列短视频展现当代年轻人的青春底色,采用“自我讲述”的方式重新定义当代青年,将他们身上的拼搏精神娓娓道来;新华网制作的“那年今日”系列短视频通过跨时空对话,在回望岁月中展现时代的深刻变迁,彰显中国精神的力度与温度。同时,群体性的自发式创作,逐步升级至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和创新,整体提升了竖屏视频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

  期待竖屏视频用“精深”取代“随意”,用“精良”替换“庸常”,在新潮的网络视听领域坚守正向的情感底色,让“视频”与“竖屏”之间更好适配,“形”与“神”之间更加有机融合,从而使传统的内容焕发出崭新的叙事光彩和时代特色。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