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1阅读
  • 0回复

[猎奇]神十六31日回家!或创又一历史首次,有北斗为何还要靠人工搜救 [1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803
金币
-1330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79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56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3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11-13) —

众所期待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传来了新消息:29日的时候,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的6位航天员乘组已经完成了交接仪式,顺利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神舟十六号乘组移交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而同步进行中的是,在“天上忙移交”之际,地面的降落搜救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从最新传来的消息来看,空中分队表示已经准备好精准搜救回收神十六。



确实,在航天员乘组们返回地球时将面临诸多难题,为此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人工搜救都有再升级。就拿神舟十六号的北斗来说,就已经是升级版的北斗。

让人惊喜的是,在回家的“最后时刻”或许神十六乘组还将创造一新历史首次。而同样,既然有升级版北斗,为何还要依靠人工搜救也有不少人想知道。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具体地来看。



神舟十六号创造多个“第一”,或将又创造一历史首次!

神舟十六号在今年5月30日的时候搭载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后至今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中国空间站里进行各项任务的执行,截止到10月29日和神舟十七号乘组移交钥匙,才算是全部既定任务完成。



细数这近半年来的空间站之旅,神舟十六号乘组实现了多项成就,在各项在轨工作顺利开展、航天员和地面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下,一共开展了多达70项的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流体力学、航天科技等空间实验和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

可以说获取的大量数据都是前所未有,而更多综合性效应在进一步深入后也将逐步显现。当然,等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时带回样本,经过进一步地球环境的实验,或许还将新鲜出炉新成果。



此外,在过去的数月中,神舟十六号乘组任务期间也圆满完成了一次出舱活动、一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多次的载荷出舱以及配合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分离撤离等多项工作。更是和地面协同配合下,对空间站物资管理减容增效制定了专门的方案,这为后续空间站的物资管理直接立下标杆。



更为特别的是,在这数月的在轨工作中,神舟十六号乘组实现了多项“第一次”。这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任务,同样也是首次出现戴眼镜的航天员。而景海鹏也成为我国首名第四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



而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六号乘组在即将返回之际,按照预定设想,还会将视光照条件由航天员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时,拍摄下空间站组合体,或将在轨首次获取到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这将会是空间站全构型的首张“工作照”,意义非凡。

“博士乘组”回家之路有多险?“黑障区”有多可怕

现目前来说,神舟十六号的“博士乘组”已经在为31日返回地球做着最后的准备。据30日中国空间站给出的轨道数据来看,大约返回的时间预计在世界标准时间10月31日的00:11,和北京时间相比大约有8个小时的时差。



而从东风着陆场空中分队搜救人员的提前透露,届时救援的准备、起飞时段是在拂晓,所以这也算是进一步印证了神舟十六号乘组回家的大概时间范围。当然,具体的时间点,按照以往的习惯,其实也会在正式着陆前提前公布,所以也不用操之过急。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在神舟十六号“博士乘组”回家的过程中确实会经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过程。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坐上飞船从空间站撤离,然后调整飞行轨道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入大气层。而这一过程中,紧接着也就来到了最惊心动魄的一步:黑障区!



在这一区域内,不仅飞船会承受高达2000摄氏度的高温灼烧,外表被烧蚀的“面目全非”。由于在飞行器周围形成的高温电离质体鞘和电磁波相互作用,会导致通信的电磁波出现衰减或者反射,因此该区域内就连与地面的通信联络也会中断。



虽然说,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着陆东风着陆场的时候,在科技人员的技术改进下,已经实现对穿越黑障区时的稳定跟踪,在穿越黑障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正如杨利伟曾透露自己所遭遇的: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太空可变因素太多,黑障区的有多危险可预料但却没成本试错。

升级版北斗卫星加持,为何还要靠人工搜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空间站应用于发展新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确实神舟十六号在发射升空之前就已经有被央视盖章的新变化!其中就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经历前10次的载人飞行任务后,在这第11次的飞行任务中,特地增强了北斗导航信号的可靠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明装有升级版的“北斗卫星”,定位本身应该是可以实时跟踪的,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的依靠大量的人工搜索呢?

首先,就着陆地东风着陆场来说,总面积额大约有2万平方公里,地域广阔的同时还涵盖了戈壁、湿地、草湖、梭梭林等等环境特征,虽然说预设的着陆点不会是这些不利于救援直升机快速搜索、降落,救援人员不易抵达的地区,但是谁也无法保证没有误差,所以地面的人工搜救必不可少。



其次,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的经历来看,确实我们实现了罕见的“着陆十环”,正中靶心。但是从历史上来看,也不乏像1965年时候苏联的“上升2号”返回时遭遇的罕见偏离386千米远。

苏联“上升2号”偏差386千米远外的西伯利亚原始森林



而从神舟十五号的正中靶心成功经验来说,其实是在全程的北斗导航终端、黑障区的雷达实时跟踪测量、出黑障区后的S频段测量设备跟踪测量以及同时的空中分队实时监控等多种技术结合下的成果。北斗确实是自始而终都在发挥作用,在着陆后更是因为不断发射的信号能再次让地面搜救人员获知具体坐标,从而最快缩短搜救时间。



最后,从航天员们的身体状况来说。因为长期的太空生活没有重力影响,这会使得他们的肌肉存在一定萎缩,骨量也会流失。在返回地球过程中,因再入大气还要承受2-3个G的过载,航天员在回到地面后自然会无法适应,后续需要长达至少半年的恢复。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航天员无法自己走出返回舱,就连出来后也都是被搜救人员抬上专用座位。然后紧接着就会被送上专属的救护车,进行系列的适应工作。那么若非提前在着陆点附近等待,等返回舱已经抵达地面再看北斗定位,那肯定对航天员们的身体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不能只依靠北斗,也不能等北斗确定位置后再前往,人工搜救依然不可或缺。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11-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