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1阅读
  • 0回复

[猎奇]江西龙虎山悬棺之谜:专家无可奈何,悬赏100万却至今无人能解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8450
金币
13210
道行
36009
原创
1879
奖券
3904
斑龄
126
道券
13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32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11-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1-0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1-08) —


江西龙虎山作为一处知名道教圣地,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信仰者前来拜会。

与此同时,这里峰峦峭立、岩石嵌空的景观也令不少游览者心驰神往。

但与这二者相比,近年来龙虎山出现的另一处景观明显更具吸引力,它就是龙虎山悬棺

据悉,这里山间崖壁上出土了一大批悬棺墓葬群。

但令人头疼的是,考古学家们费尽心思也未能解开龙虎山悬棺之谜,景区甚至放出100万悬赏只求破解悬棺真相,可始终无人能够拿走这笔钱。

那么,困扰考古学家的悬棺之谜到底是什么?

专家们为破解它,又做出了怎样的尝试和努力?



100万天价悬赏

1997年6月25日,浙江杭州旅游恳谈会上爆出一则重大新闻:江西龙虎山风景区旅游管理局悬赏30万元,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能人志士,破解龙虎山崖壁悬棺千古之谜。

这原本只是在旅游圈内传播的一条新闻,可由于消息太过令人惊讶,包括《新华社每日电讯》在内的三十多家媒体争相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全国人民都了解到了龙虎山悬棺谜题这一情况。

在如此丰厚赏金的驱使下,各地解谜爱好者纷纷将目光投向龙虎山。

不少人亲自赶来对龙虎山悬棺进行了考察,一些人在了解过详情之后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根据龙虎山相关工作小组统计,自新闻爆出后,一方面龙虎山的游客暴增,另一方面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如同雪花一般飞往了龙虎山。

有人根据龙虎山悬棺情况撰写了长达5000字的论文,有人虽然字数不多,但提到的观点却相当新颖。



不过据江西省科研机构的专家们介绍:“来信者都很热情,不少人是大学老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一些作者的解释也具备一定参考性,但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少足够的考古资料和实际案例作证。”

专家只能遗憾地宣布:“目前入围的论文很少,具备参考价值的寥寥几篇文章也没有达到悬赏标准。”

紧接着,专家们再次重申了30万元悬赏的条件。

首先,来信者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分别是龙虎山崖壁上的悬棺究竟是怎么放上去的?在古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这样安葬?这种丧葬习俗的依据是什么?

同时,专家们还表示:“来信者必须以论文方式提交自己的观点,同时该论文观点需要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可;具备 考古、民俗专家的推荐意见;论文需要提前经过报刊发表。”



这些条件一经提出,立刻劝退了不少解密者。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要求实在太过苛刻,不过更多人对此表示了同意,毕竟30万元的悬赏实在太过诱人。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龙虎山眼看迟迟无法等来解谜之人,便开始提高了悬赏。

2005年,赏金被提高到了40万元;2013年,赏金更是来到了惊人的100万。

这时已经没有人再去吐槽悬赏要求的苛刻,大家只顾埋头研究悬棺之谜。

只不过距离当初的百万悬赏发布已经过去了近10年之久,仍旧没有人能够回答龙虎山提出的三个问题,百万悬赏也始终没有迎来得主。

那么,龙虎山崖壁悬棺究竟是什么来历?竟然难倒了所有人。



龙虎山,位于武夷山余脉北端,卢溪河从山脉两岸的绝壁中蜿蜒流过。

在两岸的绝壁上,分布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洞穴。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没有人注意过这些山洞有何特殊,但随着一些木板从洞穴中相继落下,人们才得以一窥洞内的情况。

这一看不要紧,绝壁上的洞穴内个个藏着棺材,这样的景象立刻引起了轰动。

1978年,江西省专门成立考古队前往龙虎山,对崖壁上的墓葬进行调查。

研究发现,这是一处十分罕见的悬棺墓葬群。

有上山采药的药农进入了洞穴中,帮助 考古队取得了一些棺木。

经过鉴定发现,这些物品的存在年代大约距今 2460-2850年,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这一时期该地区归属越族管理和居住,也就是说这里的悬棺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古代越族人。

紧接着,考古队借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从山洞中发掘出了18具棺材。

从他们棺椁中的陪葬品年代测算,同样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陪葬品的款式和长相与这一时期的越族人使用的同样相符。

考古专家们基本可以确定,龙虎山悬棺主人和年代的判断没有错。

那么既然这些棺椁是两千多年以前被放入崖壁洞穴当中的,那当时的越族人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龙虎山悬棺之谜

要知道,考古专家们从崖壁中挖掘出的基本都是洞穴位置相对较低的棺椁,即使如此这些山洞的距离也高出地面或水面十多米,有些更高的甚至在接近山峰上百米高的位置。

这样的高度,越族人要怎么把棺椁送到峭壁上的山洞里去?

从考古专家们发掘的棺椁来看,这些棺材重达300-1000斤,这远不是依靠常理常法所能实现的操作。

这也是最困扰考古专家们的一个问题。

在全国各地解谜者的来信中,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可能的方法。

首先是“搭架法”,就是利用脚手架、在绝壁上凿孔打洞的方式,建造出一个通往山洞的阶梯,与山间崖壁上的栈道有些相似。

其实这的确是一种打造悬棺的方法,据记载,长江三峡地区崖壁上的悬棺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古人在崖壁上凿出一个个小洞,将木桩楔进去,从而一步步走到悬崖峭壁上,再把棺材放进崖壁山洞中,或者从崖壁上为棺椁凿出一个四方山洞。

正因如此,三峡悬棺崖壁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木桩孔洞。

不过,江西龙虎山所在的崖壁光滑无比,找不到任何一个孔洞,更没有发现崖壁被人工凿动过的痕迹。

因此,“搭架法”明显解释不了龙虎山悬棺登上悬崖峭壁的情况。

也有人推测,当初越族人在放置这些悬棺时,龙虎山的地势比较低,山洞高度也足以让那时候的人们攀爬上去。

只是后来经过地壳抬升运动,龙虎山才形成了高耸陡峭的地势,这些悬棺也因此升到了一个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不过只要对地理知识稍加了解,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也是不可信的。

因为地壳活动在短短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最多也只能上升几米的高度,这对山体的塑造起不了很大作用,更无法对崖壁墓葬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

还有人提出,可以在山崖堆土架台,在陡峭的山崖边堆积出一个土坡,从而让人顺着斜坡将棺椁送到山洞中去,丧葬结束后再把土坡撤去。

但这种方法首先费时费力,而且很多墓葬的山洞下方是万丈深渊、河流,在这种情况下谈何堆土架台?

也有人以贵州格凸河悬棺为参照,提出龙虎山是否存在可以在悬崖峭壁间来去自如的“背尸人”?



在格凸河有一个苗族寨子,自古至今就一直存在“背尸人”这样一个职业。

他们从小在师父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在崇山峻岭之间来回攀爬的本领,不管多么陡峭峻险的山峰都能爬上去。

每逢寨子里有人死去,这些背尸人就会把死者遗体背到上百米高的山峰上,再把一块块棺木背上去,在山峰上为死者制造棺材、入棺下葬。

不过这种情况显然也不适用于龙虎山,经过调查这里并不存在所谓的背尸人。

虽说龙虎山也有身手敏捷,能够上山采药的药农,但这些人并不具备背一具尸体或者大重量棺木登山的能力。

所以,背尸人的方法也被推翻了。



也有人猜测,有没有可能古代龙虎山一带发生过洪涝灾害,那时候人们借助水的浮力进入了山洞?

等到洪水褪去,山洞便高出地面一截。

然而据资料记载,龙虎山这片区域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如此大的洪水,且通过近代以来龙虎山的大水来判断,即使有水灾也会很快退去,不会出现长达几十年、上百年不退的情况。

倘若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大水灾,恐怕连保住性命都难,更别提在山洞内安置死者了。

除了这些相对主流的说法,也有一些人提出了所谓的“挖隧道法”“热气球法”“悬吊法”“楼船安装法”,但是在考古专家和民俗专家面前,这些说法都被一一否定。



悬棺究竟是怎样被运到悬崖峭壁处的山洞中去的?

仅这一个问题就困扰了考古学家们太久太久,更何况龙虎山悬棺之谜还有另外两个问题。

对于“越族人为何采用悬棺下葬”这个问题,来信者们同样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升天成仙”;有人说这是“修炼坐化”;也有人认为这就是越族人独有的一种下葬方式,可能是考虑到保护死者遗骨。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墓葬方法必定与越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可由于年代实在久远,当下国内对越族文明的记载又没有牵涉到丧葬这方面,所以种种说法也终归是大家的猜想,找不到证据佐证。



最后一个谜题是,能被悬棺下葬的都是些什么人?

考虑到悬棺下葬的特殊性和高难度,大部分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悬棺棺椁内的都是些部族首领、文臣武将、奴隶主之类的重要人物。

有人表示:“悬棺下葬费时费力,在物质资源并不丰富、人们生产能力相对低下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下葬方法显然不可能推广到所有人。”

他们认为这种丧葬风俗远不是一般的平民可以承受的,绝大部分人应该还是会采用土葬的方式。

但这种说法同样没有任何根据,也很容易被推翻。

比如贵州格凸河的悬棺下葬就没有身份上的区别,只要是本族人都会以悬棺方式“回归祖先怀抱”。



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当中,丧葬风俗形式远比金钱和物质来得重要,逝者灵魂上的安息对他们来说是头等大事。

龙虎山对悬棺之谜提出了三点疑问,为揭开谜底甚至做出百万悬赏,可惜的是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

不过,考古学家们这么多年的研究也并不是没有任何进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同济大学就联合江西省贵溪市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探索,初步解开了龙虎山悬棺之谜。

龙虎山悬棺之谜被揭开?

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古代机械研究专家陆敬严教授和谢健根教授,对中国存有悬棺下葬风俗的十一个省市进行了走访调查,筛除掉种种不可行方案之后,两人最终得出了一个可能性方法——使用绞车。



首先,龙虎山现在还存有一些可以登山采药的药农,现在的人可以凭借一根绳子爬上悬崖峭壁,过去的人也有可能攀爬上山。

在这种前提下,只要登山人能够在崖壁上安装一个滑轮,就有可能借用绞车将棺椁吊到半空中。

接着再让事先攀爬到山上的人,将棺椁拉到山洞内,整个下葬程序就算完成了。

为了验证猜想,两位教授决定亲自实践一番。

他们事先仿造出了一台古代绞车,并打造了一副简易的棺材,接着选取了一个距离水面约24米的山洞作为模拟实施悬棺下葬的地方。

按照计划,两位药农攀爬到山峰上,并在崖壁上固定一条绳子,接下来在崖壁上小心翼翼的

安装了一个定滑轮,二人再顺着绳子到达山洞。



山下的人得到信号后,用船将棺木缓缓运送到山洞下方,并用从山顶垂下来的绳子牢牢捆住棺木,将绳子与绞车连接在一起。

山下的人示意绑好棺木后,山洞中的二人开始齐力拉绳子,在众人一片期待的目光当中,几百斤重的棺椁缓缓上升,最终成功被安置在了山洞内。

这一实验的成功无疑打破了龙虎山悬棺安放之谜,在此之前专家们排除了几乎所有可能的方法,现在终于有了一项切实可行并经过验证的方法。

不过,“绞车输送法”真的是龙虎山悬棺的真相吗?不少人提出了质疑。

因为按照两位教授的实验方式进行,越族人下葬时势必也要在崖壁上安装定滑轮,但是春秋战国时期越族人是否发明了定滑轮并不能确定。



(定滑轮)

况且,崖壁上如果安装了定滑轮,那一定会留下痕迹,但是就目前对龙虎山崖壁的考察情况来看,上面并没有留下任何人工开凿过的痕迹。

这样的反驳似乎推翻了“绞车运输法”,不过绞车方案毕竟是当下唯一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案,且春秋战国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年之久,当初越族人就算真的在崖壁上留下了开凿痕迹,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被消磨侵蚀掉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因此,绞车法对于龙虎山悬棺安放之谜的解答还是具备相当大说服力的。

对于另外两个问题,考古专家和民俗专家们也做出了一些猜想和解释。

据历史记载,越族人“习于水斗,惯于用舟”,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争中,船都是越族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甚至龙虎山悬棺中的棺椁也都是呈独木舟状的“船棺”。



由此可以看出,越族人水上生活的习俗对其丧葬文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按照很多古老民族的传统,棺椁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载体。

如果以此作为推断,船棺就是越族人灵魂信仰的产物,将与他们生活密切的船作为棺椁,会将逝者的灵魂载回故乡。

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安葬祖先,后代才会家族兴旺,先人的灵魂才可以得到安息。

那为何要将船棺安放在距离地面、水面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或许是考虑到对逝者遗体的保护。

不过也有人提出,历史记载越族人认为“祖先居住在高处岩石中”,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越族悬棺下葬的风俗由来便可以迎刃而解。



只不过这样的说法究竟有没有书面资料或是确切的历史记载作为佐证?也无法得到确认。

结语

现如今,龙虎山悬棺墓葬之谜仍旧迷雾重重,百万悬赏始终未迎来得主。

不过正如其他地区的悬棺一样,或许这些谜题会困扰我们一段时间,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龙虎山悬棺之谜总有一天会被揭开。
[ 此帖被527801728在2023-01-08 20:0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01-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