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9阅读
  • 0回复

[保健养生]一颗小黑点,每年感染六万人[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0842
金币
15530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97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4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4-24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2-04-28) —

人类总是过于自信。

我们曾以为寄生虫不再是问题,大流行不会再到来,病毒终将被毁灭……而选择一次又一次忽视那些暗流涌动的危险。

今天,我们要给你讲一个故事。

主角是一种嗜血的小虫,它不会飞,不会跳,却偷偷把病毒带到了全世界。

被盯上的人里每 10 个就有 1 个发病,一年至少六万人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因此突然瘫痪和死亡。

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孩子;

其中的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病因。

而这一切,只要几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就能够避免。

故事要从皮肤上的一个芝麻粒大的黑点讲起。

怪病蔓延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黑龙江,小兴安岭。

连绵的森林覆盖了小兴安岭超过 80% 的地带。居民们多数属于同一个系统:林区。为同样的行业工作:林业。

这里的冬季到四五月份才将将结束,一切冰冻的生命开始苏醒,包括:一种怪病。

几乎是一到春天,林区总会听说有人不明原因的发烧、呕吐和肌痛,浑身无力。有的人挺过来了,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这个春天。

染病的人越来越多,恐惧混着谣言火速传播开来。

有人说森林中有「山鬼」。这种东西悄无声息地从深山老林幻成人形,在夜幕中伸展佝偻的身体,专门盯上体弱多病的人。

有人说这是一种远东的病毒。从严寒的西伯利亚传播过来,蛰伏在冰川和雪原里,等待着复苏的时刻。

病死的人越来越多。春日森林成为了居民的噩梦。

关于疾病的调查火速开展,很快,专家发现,这些患者身上有一些类似之处。他们生前都去过森林,而皮肤上居然都新出现了不起眼的小黑点。

凑近看才能发现,那其实是一只小虫把头深深扎进人体,正在吸血饱餐。

图片来源:网络

专家们很快辨认出了它,蜱虫。

这正是 1937 年前苏联爆发森林脑炎的罪魁祸首。而现在,这种小虫在东北已经蔓延!

黑龙江省的蜱传脑炎最早从 1952 年开始有正规记载,当年的病死率达到了 25.72%。也就是说,每 4 个就有 1 个因此死亡。病例在中国大兴安岭,长白山,阿尔泰,天山林区也有发现。

紧迫的局势曾经一度被控制。疾病控制中心在主要地区为林区从业者注射了蜱传脑炎疫苗,蜱传疾病得到了一定控制。

然而,平静只是短暂的。

几十年间,这种嗜血的小虫已经偷偷爬遍了中国,从南到北,到处都是它的踪迹。

危机再现

2020 年 6 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病人是一名山林防火员,高烧不退,意识不清,各器官都出现了衰竭,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

他的家人不知所措,在他们眼里,病人一个多礼拜前还一切正常,突然就开始高烧,病情越来越严重,好好一个人,怎么就要没命了。

会诊之后,医生在他的右腿发现了被虫咬过的痕迹。

没错,又是蜱虫。

这样的案例并非偶发。

去年一个夏天,江苏有 37 人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均因蜱虫被感染。

安徽疾控曾经紧急发布提醒,去年一个月安徽有 5 人因蜱虫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全国各地都陆陆续续出现了蜱虫致病的案例。研究发现,这种嗜血的小虫子,已经 爬遍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湿热到严寒,处处都是。

图中圆圈越大, 表示此地的蜱虫种类越多

图片来源:Zhao, Guo-Ping, et al. "Mapping ticks and tick-borne pathogens in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2021): 1-13.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蜱虫能够携带 20 多种不同的传染病,影响力仅次于蚊子,却比蚊子可怕得多。

传染病要流行需要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也就是说,虫子要接触到病原体才可能带病。

在中国,蚊子能传染的很多疾病已经从源头控制住了,比如登革热和疟疾。这也让绝大多数的蚊子叮咬都只是痒痒几天的小事儿。

而蜱虫就不一样了,目前我国记录 124 种蜱虫,其中 103 种被检出含蜱传疾病病原或已致感染病例发生。而在蜱传疾病相对高发的地区,蜱虫携带相关病原体的比例也更高。

而更可怕的是,蜱虫的吸血方式更隐蔽,如果没有相关了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被咬过,很容易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蜱虫不会飞,不会跳,移动能力不强,他们常常会在草茎或树叶的尖端守株待兔,等着人或动物经过。

就像这样。

图片来源:Science Insider.(2019).Why Ticks Are So Hard to Kill.

这两只伸出的「手」会钩住人的衣物或皮肤,让它们顺势爬到宿主身上,再找个喜欢的地方吸血。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蜱虫待着的地方相当隐秘。不仅是四肢,还会出现在腋下,头皮之类的地方。

和蚊子咬完就跑的行为不同,蜱虫身体的前部几乎全是嘴,官方名称叫「口器」。靠身上的这些小钩子。

蜱虫可以牢牢附着在宿主身上好几天, 就像是掉进了极乐世界,像用吸管喝饮料一样连吸几天血。

左滑收看蜱虫吸血

再滑收看蜱虫吃撑

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吃饱后他们可能会掉落在任何地方,比如床单上,地毯上……寻找下一个宿主。

就像是一种常常发生的情况: 钻了草丛的小狗被蜱虫盯上,吸饱了血的蜱虫再盯上人。

到底怎么防蜱虫?

宠物犬钻进草丛里玩之后,你会查看他身上是否携带了蜱虫么?

郊外露营的时候,你会暴露双腿在树林里穿梭么?

孩子去野外玩耍之后,你会仔细检查一遍他的身体么?

每年 4~10 月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时段,比起叮咬后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提前预防。

蜱虫可以生存的场所远比我们想象中日常。这已经不再是一种荒郊野岭,深山老林里的危险了,小区楼下的高一点的草丛、灌木,周末郊游的树林,自家喜欢钻树丛的小狗,都可能与之相遇。

为了预防,我们可以做好以下这几点:

➊ 去户外前,将衣物喷上含有除虫菊脂的驱蚊水。

➋ 减少在较高的草丛及灌木间的走动。穿长裤,必要时可用高帮袜子束住裤脚。

➌ 从户外回来后,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藏匿的蜱虫,重点检查部位有:腋下,耳周,脐部,膝后侧,大腿内侧,腰部,脚踝,头发(不管脱不脱发)。

➍ 如携带宠物出门,宠物又喜欢跑进草丛之类的地方,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

要是这时候发现被咬了,倒也不用太惊慌。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移除虫子,在家就能做,担心也可以去急诊。

标准移除程序为:

➊ 用镊子尽可能地贴着皮肤夹住蜱虫(最大程度夹住蜱虫头部);

➋ 缓慢向上提拉,需要施加一定力量。不要因为暂时拉不动就猛拽,扭转蜱虫,可能会导致口器残留;

➌ 用酒精,肥皂水,碘酒清洗伤口;

➍ 可将蜱虫收到容器或袋子里,以便在需要就医的情况下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信息。若不保留,可将蜱虫浸泡在酒精里并冲入下水道(不要捏爆它!)。

图片来源:CDC Tick Removal

一般来说越早移除蜱虫,被感染的风险也就越小。

不过要是发现了这些情况,赶紧去看医生:

➊ 出现不适症状或被咬处的红斑持续性扩大;

➋ 口器残留无法进一步取出;

➌ 伤口感染;

➍ 感觉蜱虫附着已经超过 24 小时。

讲真,蜱虫不是毒蛇,不是咬了就会致命或者得病。

它的可怕在于我们对它的危险严重认识不足,甚至连被咬了都意识不到。以至于如果不幸发病,往往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五一假期来临,很多人都制定好了出行计划,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记住今天提到的知识点。

转发给身边那些爱露营的,养宠物的,有小孩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不再忽略身上多出的那个小黑点,远离这种可怕的嗜血小虫。

1条评分金币+19
砂锅吊子 金币 +19 - 2022-04-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