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0阅读
  • 0回复

[猎奇]建造时间跨越六个世纪的大教堂 宏伟与奢华程度令人咂舌[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849
金币
269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79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56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2-20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2-02-20) —
在欧洲,有一座建造时间跨越六个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其宏伟与奢华程度令人咂舌,这就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修缮工程不断。是科隆乃至德国的标志性建筑。
若非19世纪的复古风席卷欧洲,那么这栋哥特式的经典之作,恐怕永无完工之日。经过了7个世纪,它先后的建筑者都持有同样的信仰,而且绝对忠诚于原定计划。大教堂工程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其建筑期长达632年,堪称世界之最。
科隆大教堂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无论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隆大教堂是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既高又宽,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上空,直向苍穹。
爬上157米高的教堂钟楼,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莱茵河的水色与科隆瑰丽的市容。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
大教堂全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教堂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内共有10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35米,座位5700个,供神职人员所用的共有100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
教堂外雕塑皆似鬼斧神工之作,教堂内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鲜艳缤纷的彩色玻璃,精致的拱廊式屋顶,以及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使得教堂显得更为庄严。
据说,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画面如此漂亮,却只有用4种颜色,而且很有讲究: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是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堂内有许多珍稀的藏品,比如大教堂的设计图纸、大摆钟和东方三博士的遗骨等等。阳光透过中世纪彩绘玻璃,即使有那么多人,你依旧能够听到上帝对你窃窃私语。
科隆大教堂和其它的欧洲著名建筑一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美得张扬、美得浓烈,细节精巧繁复。这样的美是吞没型的,有攻击性的,犹如一位桀傲不逊的贵族,直逼人不得不直视,让人移不开双眼。
科隆大教堂秉承德国式的严谨,每一个部件都很精准,据资料介绍,如果要全部翻修更换完科隆大教堂所有的零部件,还需要花200年的时间……
科隆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著名城市,有“北方罗马”之称。公元前37年,罗马帝王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地建城,为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市名就是由殖民地的演变而来,此城遂成为罗马帝国军事要塞。公元50年,该城为罗马皇后克罗迪娅的出生地,并把它正式命名为科隆。
1164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征战意大利米兰时,夺得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圣王的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
1238 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庭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来供奉这份遗骸,科隆大主教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本着“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的原则,建造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并选定在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动工建堂,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在当时的德国,建造世界第一大教堂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根据考古发现,教堂原址在罗马帝国占领时期是普通民居。从公元4世纪末或5世纪初起,在这个位置上开始建起了小规模的教堂。之后教堂不断扩建和改建,直到873年9月27日,老教堂正式落成,即今日科隆大教堂的前身。
据说,这座教堂在1248年4月30日的一场火灾中几乎毁坏殆尽。另有资料说“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的威斯特法 伦州,是在希尔德博尔德遗址上修建的”……
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困难重重。
15世纪初,人们曾试图在原教堂的南面,并排修一座教堂(南堂),但58米高的建筑未盖成便倒塌了,只剩下一台架在立柱上的木制起重机,孤零零地成为了科隆市的标志。
由于历次战争阻隔,特别是“30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悠长的宗教战争,建筑工程时断时续。1560年,教堂内大厅基本竣工,因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工程中断(有资料说曾遭受火灾)。
1842年,德国著名建筑家卡尔·腓特烈·辛格勒,向市民呼吁重开大教堂工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响应这个呼吁并给予财政支持。1842年9月4日,在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人极欲表现自己的强国地位,下定决心在原教堂基础上,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教堂。早在此前,包括大文豪歌德在内的许多名人,也提出重建大教堂的想法……
从1864年,科隆市发行彩票筹集资金,直到1880年正式落成,科隆大教堂一层又一层地加高,一间又一间地加宽,形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呈“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
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成为挨炸最惨重的城市之一。战争结束时,科隆老城被毁百分之九十。由于德国天主教通过罗马教廷提出要求,这座古教堂才免遭轰炸。虽然没有被毁掉,但也中了10多枚炸弹。
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
20世纪末泛酸的空气,无情地侵蚀每一块斑驳的石头,一波又一波的整修又开始了。为了保持大教堂的建筑特色,并对内部艺术陈设进行文物保护和管理。1999年起,大教堂修葺提出1720万马克预算。由于宗教界、个人及政府财政援助,作为信仰象征和新欧洲中部文化传统,科隆大教堂又一次很好被保存下来。
一座建造时间跨越了6个世纪的大教堂,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仿佛一场持续了6个世纪的旷世爱恋。与其说是宗教信仰,倒不如说是匠人精神,才创造了这么完美的一部童话。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把每一处细节都打造到极致,这里才产生了不逊于宗教意义的美学价值,让世人趋之若鹜。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2-2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