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2阅读
  • 0回复

[猎奇]座座小桥和它们背后的往事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855
金币
64716
道行
36950
原创
107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8-23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8-23) —
苏河十八湾,湾湾有故事,苏河十数桥,桥桥有来历。

由远往近: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和四川路桥
苏州河上的桥梁,如今多以路名命名,但在晚清民国时,它们往往会有一个更个性化的桥名。这个名字或正式,或只是民间约定俗成,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桥名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三两字间,就蕴含着一段段生动的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1855年前后,英国商人韦尔斯等人在苏州河口头摆渡附近建造一座木桥,习称“韦尔斯桥”。后者因收取过桥费,为时人诟病。鉴于此,1873年,工部局将其购入并拆除,然后在其东侧另行建造一座木桥,因桥南堍为公家花园,遂称“公园桥”。

俯瞰外白渡桥
由于新桥不再收费,加之地处外摆渡,“外摆渡桥”、“外白渡桥”这样的俗称不胫而走,到了20世纪初,木桥被拆除改建为钢桁架桥,桥的形式已经翻天覆地,但“外白渡桥”这个俗名却反而逐渐成为其正式名称,伴随着这座城市的人们,历百年而弥新。
有“外摆渡桥”,自然就有“里摆渡桥”,后者位于前者上游,它就是如今的四川路桥。开埠之初,今四川路桥的位置曾是一处名为“二坝郎”的渡口。1878年,工部局在此建造木桥,因其所处位置,得名里摆渡桥。

四川路桥
1920年代初,此处已成沪上南北交通干道,人流密集、车水马龙,木桥不敷使用,于是拆除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四川路桥,在1922年8月正式通车。之后不久,四川路桥北堍,气势恢宏的上海邮政大楼拔地而起。这栋在主立面及东北转角处设计了连续19根数十米高科林斯柱的折衷主义建筑一经落成,就成为苏州河畔最有辨识度的地标之一,四川路桥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邮政局桥”。此后近百年间,一桥、一楼共同见证了上海城市变迁的诸多历史性时刻,而两者同框,也早已成为申城经典画面,为世界所熟知。

四川路桥今影 资料图
翻开如今的地图,从四川路桥溯河而上,紧接着的就是河南路桥,但在历史上,两者间还有过一座连接今天江西中路与江西北路的桥梁,它就是曾经的“自来水桥”。
1883年6月,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位于杨树浦的水厂正式放水营业。为了将自来水从沪东引到苏州河南岸,自来水公司在江西路的位置架设木桥,桥的外侧排设有水管。与众不同的外观,令它在近代苏州河众多桥梁中独树一帜,而所承载的特殊功能也令“自来水桥”之名被更多人所接受。

自来水桥
1942年,木桥因年久失修被拆除,之后再未重建,这座为“自来水过苏州河”而建造的桥梁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段别样的记忆。
站在自来水桥往西眺望,河南路桥近在眼前。如今的河南路桥北堍,网红地标“左拥右抱”。东侧曾经的“远东第一公寓”河滨大楼巍峨矗立,西侧昔日上海总商会大楼全面修缮后盛装回归,风华依旧。然而,若要回到这座桥最初落成的年代,那时的网红还轮不到它们。
1875年,工部局在此建造了第一座简易木桥,一年后,吴淞铁路通车,起点站就设在这座桥的北侧,“铁马路桥”很快声名鹊起。到了1884年重建时,上海新天后宫也几乎同时在桥北侧建成。作为沿海城市,妈祖信仰在晚清上海受到官方与民间的共同推崇,天后宫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而通往后者的必经之路河南路桥,也因此得名“天后宫桥”或是“天妃宫桥”。

晚清明信片中的天后宫(前景为河南路桥)。《海上清风:明信片上的苏州河》 图
值得一提的是,1899年公共租界扩界后,天后宫所在区域也被纳入其中,但由于后者的特殊地位,因此在条约中明确规定其仍归中国政府管辖。于是乎,河南路桥畔就有了这样一块“国中之国”中的中国土地,在租界犯了事的中国人,逃进了天后宫,巡捕往往无可奈何。针对租界的不少集会抗议活动,也常选择在天后宫举行。改革开放初,由于市政建设需要,天后宫大殿迁建至松江方塔园中。天后宫桥一名也逐渐消失。
“自来水”、“邮政局”代表着近代先进的技术与制度,“天后宫”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下面这两座桥,尽管他们的俗称如今看来并不讨喜,但也同样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变迁,它们就是“新、老垃圾桥”。
老垃圾桥,即如今的浙江路桥,始建于1879年,最初为一座简易木桥,1887年曾拆除重建。随着桥北在19世纪末被划入公共租界,人员往来日益增多。20世纪初,该桥被改建为钢桁架结构,并铺设了轨道共有轨电车通行。它也因此与外白渡桥一起,成为了近代上海苏州河上少有的几座钢桁架桥之一。
“垃圾”二字,得名于桥堍的垃圾码头,上海自晚清以来,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生活垃圾也与日俱增,垃圾必须依靠外运才能消化处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陆路运输尚不成熟,而作为江南水乡的上海,水运则是十分发达,苏州河畔也因此诞生了多处以装卸输运垃圾、粪便为主的码头,位于浙江路桥堍的就是较早的一处。
1899年,泥城桥(今西藏路桥)改建,因后者桥堍也有垃圾码头,因此得名新垃圾桥,浙江路桥也相应地被称为老垃圾桥。苏州河对于当时上海城市生活的重要性,在这两座桥名中也尽显无遗。

浙江路桥
放眼苏州河众桥,这还不是唯一的“新、旧组合”。近代之前,苏州河上就曾建有石闸,其中以康熙年间苏松常道韩佐周初建,上海知县任辰旦复建之三孔石闸最为有名,民间俗称老闸,位置就在今天的福建路桥处。上海开埠后,工部局曾在此建造简易木桥供人免费通行,之后又经历多次修缮或重建。福建路桥,也因此被时人俗称为老闸桥。
有老闸,自然还有新闸。新闸,位于老闸上游二、三里,始建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因已有老闸之故,得名新闸。为便于过河,近代之前新闸处曾建有浮桥,1862年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将其改造为三孔吊桥,1897年,为便于两岸交通,地方绅商自筹资金,改建为西式木质平桥。1916年,为适应汽车通行的需求,又将木桥拆除改建为钢桁架桥。

早期的新闸桥
虽历经变迁,“新闸桥”之名始终依旧,可惜“老闸桥”已淡出历史舞台,否则这一新一旧,倒也是传统时代上海城市记忆的绝好写照。

新闸桥
从新闸桥往西,苏州河上的桥梁不再似下游这样密集,不过,桥名背后的故事却一点也不少。今天的江宁路桥,曾有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造币厂桥。为便于员工往来苏州河两岸,1929年中央造币厂承担部分费用,会同上海特别市政府工务局在该厂门前建造了一座横跨苏州河的5孔木桥,这番有钱任性之举之下,“造币厂桥”之名不胫而走。1949年,废木桥改建新桥,因南堍接江宁路,遂取名为“江宁路桥”。
如上所述,相较于如今的桥名多来自于路名,近代上海苏州河众桥梁名字的来源显然要丰富生动的多。

1918年地图,恒丰路桥的北境是恒丰丝厂,社区晨报/《岁月拾萃》 图
其他还有如乍浦路桥,曾因位于外摆渡桥与里摆渡之间,得名“二摆渡桥”。恒丰路桥,1903年初建时南岸桥堍有舢舨厂,被人称为“舢舨厂桥”。宝成桥,此处原有谈家渡口,因此亦有“谈家渡桥”之称。再往上游的曹杨路桥曾名曹家渡桥,亦因渡口得名,此外由于南堍有三官堂,所以这座桥还有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三官堂桥”。

恒丰路木桥南望 社区晨报/《岁月拾萃》 图

谈家渡桥
小小桥名,多多往事。每当行走在这一座座横跨苏河的桥上,那些“多姿多彩”的名字都会浮现眼前。三两字间,历史尽显,城市绚烂的记忆也一同融进了生活。
2条评分金币+42
姜谷粉丝 金币 +7 - 2021-08-24
wowoni 金币 +35 - 2021-08-2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