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5-01-27
- 在线时间26495小时
-
- 发帖7094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8117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976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70942
- 金币
- 18117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976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64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1-27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1-03-23)
—
最近两年,有一种热销「零食」走进了大家的视线——槟榔。喜欢嚼槟榔的人,觉得它风味刺激、口感独特,吃还有点上头,成为了「嘴巴有点闲」时的选择。然而这个每年销售达上百亿的产业,背后是数十万名被割掉舌头,切去牙床,甚至失去生命的癌症患者。槟榔,不是什么随便吃吃的消遣零食,而是会 致癌的「恶魔的果实」。销量年年攀升的致癌果实 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一直以来都有着嚼食槟榔的习俗,但直到近十几年,科学家们才发现,槟榔是对人类明确致癌的东西。2018 年起,丁香医生和众多口腔科医生、健康机构,曾大范围地提醒:槟榔有明确的致癌性。当时的留言区,不少读者惊呼身边有很多人在吃槟榔,但从来不知道它有这么大的危害:还有很多人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大家槟榔的可怕:2019 年,国家卫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 年)》中提到,要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重点宣传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图片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同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看起来,槟榔的危害似乎得到了从政策到普通大众的重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槟榔并未消失,反而随着近几年的营销和推广,在线上的电商平台,线下的路边小卖部,处处都有它的身影。迄今为止,槟榔的销售额似乎还在不断地攀登,年均增长在 20%~30% 之间,产值极大。与此同时,在丁香医生后台的留言和评论中,关于槟榔话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每次看到槟榔的广告,看到这些留言,我们无法想象,在被确认为高致癌潜能后,有多少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消费槟榔的队伍;有多少人正因为已耐受而成倍提升自己咀嚼的数量和频次,正在用购买来将自己置于明确危险之上。又有多少人,在现在或不久的未来,会躺在病床上发出那句慨叹:「早戒掉槟榔就好了。」然而,「戒不掉」正是槟榔这颗不起眼的果实,实施阴谋的的第一步。戒掉槟榔怎么这么难说真的,大家都说槟榔不容易戒掉,为什么戒掉槟榔这么难?可以想见的社会经济因素很好说明: 买槟榔的门槛极低,而且当地常常有浓重的槟榔交往的文化。比如在湖南,槟榔售卖点的广泛和密集程度,差不多就是——只要买得到矿泉水的地方,在最随手可触的地方就会有槟榔等着;比如湘潭、海南等地区,甚至很熟于一种文化——过年过节送礼,是要送点槟榔的;2021 年某品牌春节海报,「槟榔拜年」成为了部分地区的习俗:图片来源:网络再有,槟榔在首批获客时的价格也相对低廉,甚至常常「买一送一」。更有读者留言说,曾经在初中时遇到槟榔按个卖的情况:但以上种种营销只是外部原因,让人上瘾的真相,很多人并不知情:槟榔事实上是世界上第四大最广泛使用的成瘾物质,在烟草、酒精和咖啡因之后。生物碱是槟榔的重要成分,与嚼食槟榔引起的身体反应关系最为密切,比如——面部红润、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一颗槟榔下去,五分钟之内就「提神醒脑」,持续 2~3 个小时,这样难得的刺激,让槟榔一颗一颗被连着咀嚼下去。神经分子影像学的研究发现,让槟榔嚼食产生依赖的神经生物基础,可能是脑内情绪、认知和奖赏系统的功能失调。那么,怎么判断是否已经产生依赖了呢?图片备注:某电商品牌售卖的槟榔图片来源:网络 在已有研究中,槟榔嚼食依赖的筛查诊断通常 包括八项描述:- 耐受:持续嚼食相同数量的槟榔 但效果却逐渐下降,须增加用量来维持效果;
- 戒断:在停止嚼食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戒断症状,必须再嚼食槟榔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
- 在嚼食槟榔时,比自身原本意图的剂量更大或是花费更多的时间;
- 尝试过戒除嚼食槟榔但努力未获成功;
- 花很多时间用于获得槟榔、嚼食槟榔或是从嚼食的效应中恢复过来;
- 因为嚼食槟榔而放弃重要的社交、职场或娱乐活动;
- 尽管认识到嚼食槟榔可能引起或加重持久的或反复的心理以及生理问题,仍然继续嚼食槟榔;
- 渴求:有嚼食槟榔的强烈欲望或强迫感
上述描述中,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内只要满足前七项中的任意三项及以上( DSM - IV 标准) ,或是满足描述 1、2、3、5、7、8 中的任意三项及以上( ICD - 10 标准) ,即可诊断为槟榔嚼食依赖。甚至,长期嚼食槟榔的人在停止嚼食槟榔后,可能会轻微产生全身疲乏、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有时空白、焦虑、沮丧、心神不宁……也就是说,并不是不想戒,而是随手可买的槟榔其实具有成瘾性,一旦成瘾很难自控,不嚼就会不舒服。「戒断」槟榔其实是需要专业协助的,在台湾,就已经有了很多专门帮助戒断的机构。如果只是让人上瘾,那吃槟榔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毕竟大家都追求美食和快乐。 但槟榔的恶,就恶在:它会致癌。作为零食流通的「软毒品」说起「致癌」和「上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烟草和酒精。这两种东西,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目前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严格的监管与管制。而同为「致癌」且「成瘾」的东西,槟榔却像是一条「漏网之鱼」,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在品类上仍然作为「食品」进行销售和监管,在很多人心里,它就是一种不太一样的「零食」。槟榔消费越来越多的同时,湖南省、乃至中国的口腔癌发病率也在平地起飞。早在 2003 年,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依据研究证据,确定了槟榔子属于致癌物,证实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槟榔也会致癌。而一项研究认为,槟榔咀嚼物中主要致癌因子来自于其添加剂,如槟榔籽,石灰,丁香和烟叶。添加剂及混合物的研究证实了这些商品潜在的致癌性。槟榔致癌的路径基本上是这样的:➊ 在长时间咀嚼槟榔的同时,口腔黏膜局部外伤和黏膜损伤,引起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以及口腔白斑(OLK),而这是有恶变的高危险性,经过长期的病理过程可能会恶化为口腔癌;➋ 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比如槟榔生物碱、槟榔鞣制、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已有动物研究显示出其中一些活性成分的致癌作用。一边是物理的持续伤害,一边是化学的反复刺激,槟榔的致癌过程很漫长也很隐蔽。但这也让很多人无法感知,反而发出质疑:骗人的吧,明明我吃了没事啊。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槟榔是烟的「健康替代品」:湘雅医院主任医师翦新春在论文中指出:虽然要把口腔癌的发生与咀嚼槟榔的流行结合起来是困难的, 但是在有些国家,咀嚼槟榔与口咽癌发生之间呈现出密切相关的趋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咀嚼槟榔的居民在该国为 57.7%,几十年来,口腔癌一直都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女性第二常见的癌症;印度是世界上槟榔消耗的最大国。在印度孟买的一个大规模的调查中, 有 33.0% 的人咀嚼不同品牌的槟榔,印度口腔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反复接触致癌物后,癌症的发展往往需要一个潜伏期,槟榔也一样。湖南槟榔产业在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实现了利润增长,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直到本世纪初,槟榔的显著致癌作用才出现。2017 年发表于中国牙科研究杂志(Chin J Dent Res)上的论文对长沙 5 家医院槟榔相关口腔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 在 2005~2016 年间,槟榔诱发的口腔癌在湖南已连续 12 年逐年上升,2016 年口腔癌发病例数是 2005 年的 7 倍。而这些患者的结局,往往是严重的面部畸形,或失去生命。图片备注:台湾卫生署发布的戒槟榔海报湖南省癌防办普查后发表的 2017 年和 2018 年男性患癌排位中,囗腔癌是第八位,可是 2020 年就是第六位了。图片来源:三湘都市报今天口腔癌发病率的提升,其实是十年来槟榔销量的反映。在过去十余年里,长沙市口腔癌病例快速增长,预示着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口腔癌患者。也是这短短的十余年里,湖南槟榔产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了两倍多,并将销售范围扩大到湖南省以外,使这种致癌产品传播到中国几乎每一个地方。在湘雅医院的官网上,曾刊登过一组数据: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46 病室,调研专家团走访了所有口腔癌患者。初略统计, 病房现 50 位住院患者有 45 人患口腔癌,其中 44 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对于长期的槟榔消费者来说,在「槟榔加烟,法力无边」的刺激下,常常烟、酒和槟榔一起来,有研究发现,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咀嚼槟榔人群的口腔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 123 倍。图片备注: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患者面容照片(2020.1 ~ 2020.3)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更可怕的是,槟榔的致癌性并不止步于口腔癌、咽喉癌、舌癌这些头颈癌。有多重研究发现,咀嚼槟榔除了可以导致多种癌症以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也有研究发现会增加癌症患者的病死率。如此强度的成瘾性、如此明确的致癌性、如此大范围的、不加遏制的销售,如果是烟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现实中没有如果,有的是正在疯狂收割的槟榔。病变可挽回,槟榔需管制面对即将到来的悲剧,我们还有机会让它不发生。在真正转变为口腔癌之前,其实有一个癌前病变判断的窗口期,那就是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研究证实,咀嚼槟榔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嚼槟榔群体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相对危险值是不嚼槟榔群体的 109~287 倍;每天嚼槟榔的频率越高、咀嚼的年限越长,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概率就越大。图片来源:BBC 《亚洲的死亡秘密:槟榔之祸》在 1985 年的会议上,IARC 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列为癌前状态。但嚼着槟榔的人常会错过这个时期——因为口腔早期无症状,慢慢地会有烧灼感,再往后,口腔开始受限——先是吃东西、然后是说话,再到后面,连简单地张开嘴皮十分困难。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原来口腔里也是会患癌的,他们捱着、忍着,却不知道,其癌变发生率高达7%~ 30%。萧福元认为有高达 38.42% 的湖南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在湖南局部地区咀嚼槟榔的流行率高达 64.5%~82.7%。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湖南省居民的 OSF 患病率为 1.06%。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好消息的信息是,在积极治疗后,对改善患者的张口度及口腔黏膜的烧灼痛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3%。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早早戒断槟榔,且积极配合治疗,我们真的能从悬崖边上,真实地把一条人命拉回现实世界。但,我们知道,医学是有力量的,医学也是无力的。一边是明确的致癌性与成瘾性,一边是痛苦漫长的戒断与治疗,而还有一边,则是铺天盖地的槟榔营销。图片备注:槟榔树在田间生长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019 年,海南槟榔种植面积 172.8 万亩,收获面积 125.0 万亩,干果产量 28.7 万吨,槟榔产业产值约 186 亿元。而湖南某产品官网显示,其产品畅销全国 30 多个省市,连续数年全国销量领先。另有报告显示,湖南湘潭由槟榔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超过 500 亿元。同时截至 2016 年,湖南省累计健康负担已达约 50 亿元。预测表明,累积的健康负担将逐步增加,到 2020 年达到约 120 亿元,2025 年达到 280 亿元,2030 年达到 640 亿元。这背后,或许是不敢揣测的巨大利益纠缠,但我们却不得不再次提醒,因为致癌性就摆在这里、成瘾性就摆在这里,因为也许我们每多呼喊一次,可以让最终的死亡统计数据少一点,哪怕只少一个人。多一个人看到槟榔时,想起我们说到的「致癌」「成瘾」;多一个人拿起槟榔时,想起口腔癌患者的可怕案例;多一个人决定从今天开始,扔掉槟榔,戒断槟榔。那在当下和不久的未来,就会少一个人,经历可怕的口腔癌变病程,就会少一个家庭,因为疾病而陷入绝境。这是我和你能够取得的,一场微小而重大的胜利。参考文献[1]Hu YJ, Chen J, Zhong WS, et al. Trend Analysis of Betel Nut-associated Oral Cancer and Health Burden in China. Chin J Dent Res. 2017;20(2):69-78. doi:10.3290/j.cjdr.a38271[2]Taylor R F H, Al-Jarad N, John L M E, et al. Betel-nut chewing and asthma[J]. The Lancet, 1992, 339(8802): 1134-1136.[6]Senn M, Baiwog F, Winmai J, Mueller I, Rogerson S, Senn N. Betel nut chewing during pregnancy, Madang province, Papua New Guinea. Drug Alcohol Depend. 2009;105(1-2):126-131. doi:10.1016/j.drugalcdep.2009.06.021[7]Kelwaip RA, Fose S, Siddiqui MS, et al. Oral cancer in Papua New Guinea: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2020;130(3):292-297. doi:10.1016/j.oooo.2020.06.010[8]Lin WY, Chiu TY, Lee LT, Lin CC, Huang CY, Huang KC. Betel nut chew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Taiwanese men. Am J Clin Nutr. 2008;87(5):1204-1211. doi:10.1093/ajcn/87.5.1204[9]翦新春,高兴.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病因、致病机理、诊断与治疗[J]. 口腔疾病防治,2021,29(04):217-225.[10]萧福元,桂卓嘉,袁晟,周雪梅,刘自伟.湘潭市城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43-1946.[11]刘振宇,宋琳,曾薇,袁劲松.嚼食槟榔地区槟榔使用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03):430-433.[12]刘振宇,宋琳,曾薇,袁劲松.嚼食槟榔地区槟榔使用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03):430-433.[13]蔡巧丽,利洁雄,周志衡.口腔黏膜下纤维化60例临床表现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2):293-294.[14]翦新春,郑廉.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02):65-68.[15]翦新春,张彦. 咀嚼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口腔癌的研究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5(03):229-234.[16]张微,兰燕,邓冰,严万森.嚼食槟榔的成瘾性:研究状况及可能机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6,25(06):505-507+512.[17]翦新春,高兴,谭茜.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成因及癌变的相关性研究[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0,30(04):195-200.[18]唐彦丰,郭家平,凌天牖.咀嚼槟榔与口腔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04):239-241.[19]胡雅琴,蒋灿华,高兴,陈洁,袁勇翔,郭峰,翦新春.2018例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0,18(02):136-139.[20]黄龙,翦新春. 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J]. 国际口腔医学杂[21]苏维岚,柳志文,王琪,高阳春,董小琳,崔真真,张露露.3504例口腔黏膜病临床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0,36(03):506-509.[22]郭少聃,邓云龙.槟榔嚼食依赖及其影响因素:生物-心理-社会视角[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8,27(04):258-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