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3阅读
  • 1回复

[精彩影评]光砸钱,拍不出这种良心国产片[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hshiwo

UID: 66734

精华: 2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60168
金币
61660
道行
5020
原创
186
奖券
1569
斑龄
0
道券
71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6-14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25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29) —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这样一个男人。  寡言少语,不善表达感情,还经常和你产生冲突,发生误会。
  没错,这就是中国式父亲。
  近些年,国产银幕上,真正动人的父亲形象并不多见。
  很多都因落入自我感动的俗套,反而显得爹味十足。
  父爱的呈现,变成了一种想当然的且不可挑剔的牺牲和付出。
  倒是十年前,有一部国产片,不辱使命地贡献了父爱名场面——《钢的琴》。
  这部电影仅500万制作成本,却横扫了当年的各大颁奖礼。
  豆瓣评分高达8.4,好于94%的喜剧片。
  男主角的扮演者王千源,凭借此片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帝。
  故事发生在90年代的东北一个工业城市。
  王千源扮演了一名钢厂下岗工人,且中年离异的父亲。
  为了实现女儿的音乐梦,他想尽办法,希望弄到一台钢琴。
  甚至不惜去偷。
  当所有办法都失败后,意外发现了一本钢琴制作的手册。
  于是叫上身边的朋友,开始土法炼钢,用废旧钢材为女儿制造了一架钢琴,真正的钢的琴。
  而这架纯手工打造的钢琴,被起重机吊起缓缓降落在工厂中间的画面,也成为了影片的名场面。
  电影没有刻意煽情,甚至充满了荒诞的色彩。
  王千源所扮演的父亲,看上去是那么狼狈而坚定。
  他对于给女儿一架钢琴的执念,也不仅仅出于爱,更是出于一个父亲,一个男人最后的自尊。
  他奉献了多年青春的钢铁厂倒闭了,成了被时代抛弃的下岗工人,只能靠着在婚丧嫁娶中吹拉弹唱讨营生。
  这当然不是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
  妻子要走,找了个有钱的男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也没理由挽留。
  而女儿呢?
  从理智上,他知道如果女儿跟妈妈走,未来的发展肯定比跟着自己受苦强。
  但从情感上,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怎么舍得。
  如果他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就有底气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给女儿一台钢琴,便是一种证明。
  哪怕买不起,偷不到,亲手做也得做一架出来。
  他要证明自己作为一位父亲的资格,可以护住孩子未来的资格。
  “钢的琴”,其实就像是中国大多数父亲的样子——笨拙、粗粝而温柔。
  用钢铁包裹的,是关于爱的温柔旋律。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电影中那样极致的情节发生。
  通常情况下,父爱都藏在微小的地方。
  不妨花几分钟,静静地看完这部老戏骨担当的微电影。
  也许它所呈现出的父亲形象,才是我们每个人所熟悉的。
  ——微电影《不多》——


  片名“不多”,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
  而这个词,可以被他自如地运用进各种场景里。
  给女儿扎辫子,他用了好多漂亮的发卡,连女儿自己都抗议了,他却觉得这些装饰“不多”。
  这就是父亲的审美,既然是好看的东西,装点在女儿身上,哪里会嫌多呢?
  下面这个场景,我们就更熟悉了。
  看看这盛饭的方式!有没有共鸣!
  香玉可是太熟悉了,以至于现在每次吃饭,我都得和我爸抢夺“盛饭权”。
  父亲总是变着法儿的想让女儿多吃,盛饭时把饭压得死死的。
  一上桌就开始夹菜,筷子就没有空闲的时候。
  在爸爸的印象里,长身体的时候,就要多吃,哪怕都快吃顶了,他们还是嫌吃得不够多。
  这种总觉得“不多”的行为,还大量体现在每次返校的行李和各种从家里寄来的包裹里。
  每一次,父亲收拾的行李都鼓鼓囊囊的。
  等重新打开的时候,东西都快炸出来了,难以想象当初是怎么放进去的。
  如果来学校看望,父亲更是化身为搬运工,总是带着沉甸甸的一堆东西。
  仿佛把能想到的,都给带上了。
  而且吃的东西居多,只能分给室友们才勉强消灭干净。
  哪怕是这样,在父亲的眼中,这些都还是“不多”。
  影片的台词极为通俗简练,情节仿佛都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片段,让人沉浸其中。
  全篇用父亲口中一个个“不多”,串起了一个女孩的成长,从孩童时期,到大学,到工作,再到结婚成家。
  采用“倒叙”手法,将女儿的婚礼放在了第一幕。
  如果说,女儿一生中看到父亲流泪,有且只有一次,那么这一次很可能就在自己的婚礼上。
  多少硬汉,都在女儿出嫁时,难以自持地泪奔。
  甚至很多生了女儿的年轻爸爸,只是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要嫁给别人,离开自己,就难以接受。
  这位父亲,也不例外。
  在女儿的婚礼上,父亲上台讲话,话未出口,泪水已夺眶而出。
  他拿着事先准备的讲稿,却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是哽咽着吐出几个字:
  其实我想说的,不多。
  这里特别要cue一下父亲的扮演者,李光复老师。
  他是妥妥的老戏骨了,出演过多部热播电视剧,在《人民的名义》《十二公民》里,都有极其亮眼的表现。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他在影片中的表演细腻入微,甚至同一个“不多”,都有不同的情绪表达。
  尤其在女儿婚礼上说出这个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让人忍不住跟他一样眼眶泛红。
  这就是一个优秀演员的魅力,这就是一个父亲的魅力。
  但对于女儿来说,父亲的这些付出,有时似乎显得“过多”了。
  其实这种判断上差异,往往就是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隔阂的根源。
  作为孩子,渐渐长大变得独立,有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判断。有时候,父母的关爱,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而时代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都让这种隔阂变得越来越明显。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是施与者。
  因此,往往想的很简单,只要自己初衷是好的,便不那么计较方法,就是要无条件给孩子最多的爱。
  但作为子女来说,我们是接受者。
  面对无条件的爱,似乎只能无条件的接受,这种接受怎么会没有负担呢?
  我们常常在说换位思考,但真正的感同身受是很难做到的。
  与其说换位思考,不如真的换位行动。
  既然我们已经长大,在亲子关系中,比起要求或是挑剔父母爱的方式,不如身体力行地去让他们感受到更好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
  从接受者变成给予者,用爱去与爱沟通,这样真正的相互理解才会发生。
  影片中的女孩便是如此。
  她已经长大,回家看望父母时,接过了父亲手中切菜的刀。
  从等待享受爱的一方,变成了烹饪爱的一方。
  而在饭桌上,她为父亲冲了一大杯奶。
  父亲忙说:这也太多了吧。
  女儿用父亲的口头禅,回答:不多。
  这一次,父亲与女儿之间授与受的关系发生了转化。
  而那一句“不多”,就像是这场沟通的密码。
  一杯奶,让女儿理解了父亲曾经的立场,也让父亲明白了女儿的感受。
  影片中的父亲形象,大家肯定不陌生,我们身边大多数父母都是如此。
  虽然我们这一代已经普遍开始接受勇敢表达的观念,但是我们的父辈,大都还信守着沉默是金的传统。
  他们不善表达,更羞于露骨地像子女表达爱与关心。
  总是用简短的语言,代替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用“不多”来隐藏“太多”的爱意;
  用“没事”掩饰他们扛起的所有重担;
  用“挺好的”来宽慰身边人,不让子女担心。
  不多,没事,挺好的……这些都是中国家庭常见的词汇。
  但是,词短,情长。
  今天的我们很难要求父母突然改变固有观念,变得善于表达;
  但我们自己可以学会读懂这些简短词汇中的丰富含义,并且开始以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去交流。
  这种交流,其实可以像片中的女孩一样,从冲一杯奶开始。
  从亲手为父母定制一杯营养全面,温度适宜,浓度刚好的奶粉开始。
  让爱意真正渗透在最平凡的日常里,了解他们习惯、爱好、烦恼,让我们的每一份关心因为懂得,而变得恰到好处。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孩子,但每一个父母却是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才渐渐学会成为父母的。
  虽然在中国家庭中,爱的表达大都是含蓄的。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爱的方式,就应该是含糊的。
  只有当爱的方式变得刚刚好时,爱的营养才能够被最充分的吸收。
  这是做父母的和做子女的,需要用一生的磨合去解开的考题。
  在这个过程中,爱才能变成成长最好的营养,而最终又教会我们去彼此营养。
1条评分金币+26
huozm32831 金币 +26 - 2020-09-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6204
金币
104
道行
12540
原创
906
奖券
1369
斑龄
0
道券
1231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0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25
父爱沉重 社会因素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2020-09-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