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28
- 在线时间25640小时
-
- 发帖6987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899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79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875
- 金币
- 899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79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6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28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19-07-24)
—
最近,山东大学在新闻热点里出现的频率出奇地高。身为一所高校,山大在最不活跃的暑期频频上热搜,原因是一个“留学生学伴项目”引发了争议:在我的印象里,其实国内很多高校都会举办一些“学伴项目”。中国学生可以跟留学生交流,提升语言技能,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学生,也能更快融入校园生活,一举两得。不仅是在中国,其他国家的高校也有不少开设这个项目的,英文名称叫Buddy Program。中国出去交流的留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结交当地的朋友。听起来,这似乎是个正常的高校项目。可我搜了一下才发现,国内不少大学的“学伴制度”,早就开始被人吐槽了,而且几乎是一年一争议的节奏。山东大学这回之所以被拉出来批评,原因也很复杂。首先,很多网友提出,一个留学生要配三个学伴,这数量是不是太夸张了?!而且校方还在报名表上,列出“结交异性友人”这样的选项,搞得好好一个交流项目跟拉皮条一样。不仅如此,网友还在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公众号上,发现了十分恶俗的宣传文章:有留学生参与的舞会,至于拿“一见钟情心相许”这样的文案来当卖点吗?简直就差把倡导本校学生跟留学生交往写到明面上了。这还没完,网友很快又挖出了去年山东大学发的一篇通知。内容主要是一名外籍学生受伤,校方决定出资,找25名学生陪护:一天总共才24个小时,找25个人陪护,这又是什么帝王级别的至尊待遇??总之,接连看了网友们翻出的种种“黑历史”,我才明白,原来大家这次对山东大学的不满是事出有因。大家的质疑,其实也不是针对交流学习的学伴项目,而是“外籍学生被区别对待”的现象。说白了,大家就是想要一个校方的态度,能做到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就行了。可是在舆论发酵后,山东大学的回应让人失望。翻译一下,就是:学伴制度很合理,网上的非议声是有人炒作,故意黑我们。这个校方回应,显然是没搞明白大家不满在哪,连洗白都没洗到点子上,网友们自然不会罢休。随着事情越闹越大,过了几天,山东大学又发了个道歉声明,也连带澄清了一些舆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谣言。常言道,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次学伴项目争议的背后,暴露出人们对国内高校中“国籍区别对待”现象的愤怒。比如留学生住的宿舍总比本国学生的条件好,水电免费额度更高,每月还能领补助金……说起来大家估计都有共鸣,因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做法。这种不公现象,还不限于高校。某些地方还有外籍人士优先用血、优先就医的规定,仿佛只要国籍不同,就能享受特殊优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伴事件掀起的这波风浪,也让网友对于有关外籍人士的消息,变得格外敏感。类似的新闻,也在最近不断被翻出来讨论——比如几年前在长沙发生的外教猥亵幼师案,一名外教当着小朋友的面,对女老师动手动脚,禽兽行径令人发指:幼师遭非洲外教当众猥亵 比如那个在福州违规载人,还推搡交警的外国人,最后的处罚也仅仅是批评教育。还有前几天,多名乘客在南京地铁上违反规定进食,结果执法人员来给中国乘客开了罚单,却没罚外国人。我看完也是完全无法理解,要罚一起罚,凭啥只给中国乘客开罚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是,在这个舆论风口,有人趁着网友声讨不公现象,开始煽动情绪、制造对立,鼓吹“来中国的都是洋垃圾”。在我看来,违法乱纪的,不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应该同样受罚,这毫无争议;但在此时趁机放地图炮、一杆子打翻所有外国人,刻意煽动民族情绪,也实为不妥。在接连看了这些天的糟心新闻后,我觉得不管你此时对外籍人士抱什么态度,都可以先来看看这档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因为参与这档节目的常驻嘉宾,大部分都是长期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他们来自欧美日韩等各个国家,节目的基本流程,就是大家坐在一块辩论聊天。估计很多人会有疑问——一群外国人坐一起聊天,能有多好看?说实话,还真是挺好看的。《非正式会谈》现在做到第五季,仍然保持着8.8的高分,前四季更是没下过9分,在国产综艺里属于佼佼者。节目里的这些各国代表们,不仅都是中文十级选手,东北话也能信手拈来,还都有点段子手的潜质,冷不丁抛出一句梗,就能让人笑上半天。他们每期的聊天主题都不一样,大部分是社会热点话题,也有脑洞大开的辩论题。这其实非常考验嘉宾们的知识储备。不过,这群人完全就是节目组挖来的宝藏学霸——学区房、税收政策、交通设施他们能聊,口红色号、朋克养生、恋爱技巧也能聊,一群大老爷们为了争论“怎么给女朋友送礼”而面红耳赤的场景,别提多有看点了。而在聊这些话题的时候,他们也会一本正经地讲述自己国家的文化,顺带科普点冷知识。比如某期聊税收政策,俄罗斯来的小哥,就给大家讲了讲彼得大帝征收“胡须税”的奇葩历史。讲述本国文化习俗的时候,各国代表都很有态度:讲到好的部分,一脸自豪;讲到不完善的地方,自己第一个带头吐槽。比如伊朗小哥就实诚地说,在伊朗办身份证时都是工作人员手写信息,你要是不塞小费,就会被人写得一塌糊涂:比如美国小哥一脸淡定地认怂,行了行了我知道美国的签证全世界最难办……还有个双国籍的小哥,讲阿根廷人对西班牙的偏见和历史来源,还现场给大家分享了“黑”西班牙人的笑话:总之,他们吐槽自己时都毫不手软,吐槽起别人来,战斗力更是可想而知。看他们的辩论现场,我总有种感觉: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毒舌有文化。但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组塑造了一个包容力极强的言论环境。虽然每次辩论都是唇枪舌战,但不管战况多么激烈,所有人都会认真听取立场不同的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交锋。听完他们的辩论,我也经常能学到很多看问题的新角度。在看完几期节目后,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对一些国家的刻板印象,很自然地就消失了。轻松愉快地看完,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又学到了冷知识,还能不断打破人们潜意识中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这么有态度的节目,必须值得一个好评推荐。不过,今天之所以和大家分享这个节目,最主要的原因还不仅是上面那些,而是它能教会我们——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只有了解之后,才有资格评价。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外国人是被中国文化吸引而来,选择在这片土地上追寻自己的事业与梦想。坏人哪里都有,但因为被报道的那些“洋垃圾”,就对所有外籍人士产生偏见,显然太过偏激了。事到如今,由山大学伴事件引发的这场闹剧,在网上还没有平息。网友们有对校方不满的,有对键盘侠不满的,有对留学生乃至所有外籍人士不满的,争论到现在,戾气相当之重,已经伤害到了很多无辜的山大学生。很多学生,只是抱着学习交流的目的参与了学伴项目,甚至可能不是参与者,只因为身在山东大学,就被人无端讽刺、指责,乃至荡妇羞辱,这场面实在太荒唐了!当然,这些对准学生的网络暴力,不过是键盘侠们不负责任的泄愤之举。目前,已经有多个官媒发声表态,对于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咱们的执法部门,也已经用行动表过态——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在中国犯了罪,就要被抓。依法办事,合情合理,别的国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就算有,外交部肯定第一个站出来撑腰:请尊重我们的司法独立。因此,看了最近这些“国籍区别对待”新闻事件的小伙伴们大可放心,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样的社会个案必然会逐步消失。对于个人来说,如何看待他人,其实只应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上来判断;而对于社会机构而言,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在这片土地上都得遵纪守法,一视同仁。而至于外国友人嘛,我们当然还是敞开大门欢迎的,只不过,若还妄想着在中国得到什么“特殊优待”,那便只有借用外交部发言人的话来回应了——劝你们不要太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