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28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28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2-03)
—
近日,“海上丰采———丰子恺艺术特展”在文艺会堂巡展,站在一幅幅画作前,如乍遇久别的老友,心生欢喜,也勾起了许多回忆。 第一次看到的丰子恺作品,便是那幅鼎鼎大名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经历,和当年发现丰子恺的朱自清、郑振铎相同,而其中的感受也相同———相信每一个看到丰子恺这幅作品的人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画是丰子恺早期漫画之一,当时丰子恺在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是这里的美术、音乐教师。他教导学生,艺术能够陶冶性情,使生活富有意义,能够使人超脱卑微、痛苦、迷茫的生活。他教学生画石膏头像,教学生互为模特儿写生素描。丰子恺自己也常在白马湖畔写生作画,有时来了音乐灵感,手头没有五线谱纸,他就用画笔在自己的白衬衫上画五线谱。 与丰子恺共事的有叶圣陶、夏硏尊、朱自清等人,他们往往在月下倚栏观赏新月,手持清茶一杯闲谈。夜深了,人们散去,他画了此意境:以疏朗简洁之极的笔触勾勒出房舍廊前的景致,廊上是卷上的竹廉,廊下有木桌茶具,画面大片留白,一弯浅浅的月牙高挂。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题款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画题来自《白香词谱》中词人谢逸作的《千秋岁·夏景》: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朱自清极为欣赏这幅作品,将其收录进自己主编的1924年的《我们的七月》杂志中。郑振铎见到了,辗转找到了丰子恺,从此,“TK”(子恺)的画便经常发表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郑振铎把这些画作冠之以“漫画”,从此,中国才有了“漫画”的名称。 后来,郑振铎在《我喜欢子恺漫画》一文中这样追忆:“近一年来,子恺和他的漫画,却使我感到深挚的兴趣。我先与子恺的作品认识,以后才认识他。第一次的见面,是在《我们的七月》上。他的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之后,郑振铎想给丰子恺出一本画集,便和叶圣陶等一起去选画,结果,他们带走了丰子恺所有的画作。郑振铎说:“当我坐火车回家时,手里夹着一大捆子恺的漫画,心里感到一种新鲜的、如同占领了一块新高地般的愉悦。”就这样,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出版了。 但丰子恺的漫画和今天的漫画是非常不同的,它常有国画的味道,时常是“意到笔不到”,有着大量的留白,但却不会让观者感觉有什么不妥,甚至还会不自觉地脑补漫画人物的表情,更加生动有趣。当年的《新闻报》上有一篇评论丰子恺漫画的文章,标题是《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说他画的人物的脸部没有眼睛、鼻子,却惟妙惟肖,非常生动形象。对于这种无五官式的漫画创作,丰子恺也有自己的认识:“我的画不写细部,仅描大体,例如画人的颜面,我大都只画一张嘴。并非表示人只会讲话和吃饭,实因嘴是表情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描一张嘴已经够了。非但够了,有时眉、目、鼻竟不可描,描了使观者没有想象的余地,反而减弱人物画的表情。” 对丰子恺画风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画家竹久梦二,虽然这两位同时代的画家从未谋面。在叙述自己艺术创作时,丰子恺也不止一次谈及竹久梦二作品中“东洋的趣味”“西洋的构图”“抒情的诗性”对自己的触动和影响。丰子恺在日本游学期间原本打算学习油画,但一次偶然,他在地摊上买到一本竹久梦二的早期作品集《春之卷》,一看之下,醍醐灌顶。竹久梦二要求自己的每幅画都是一首诗,这一点引起了文学素养很高的丰子恺极大的共鸣。他看到梦二的画,脑中便呈现出一首一首的诗歌,这种极其鲜明的文学性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转而放弃油画,求诸毛笔以改良中国画的突破,绘画艺术由此打开了新的天地。 而对丰子恺为人处世影响至深的是他的老师李叔同。李叔同提倡“先器识而后文艺”,使丰子恺在人格上终生保持君子坦荡荡的行为准则,同时启蒙着他对绘画与音乐的兴趣与热爱。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 以《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为题的作品,丰子恺在晚年又画了一件,收入其画集《敝帚自珍》中。简陋的茶桌已经换成了茶几,壶、盅已为瓷壶和瓷杯所替代,茶几旁的两张藤椅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毛糙的亭柱也已光滑挺拔,窗上的竹帘仅据画面一角,不像原来那样占据着整个画面的上方。渐入老境的他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地方,月色依然,人物皆非。
作者 顾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