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6阅读
  • 0回复

“不差钱”的上市公司却偏爱理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cg112233

UID: 318653

 

发帖
49881
金币
104983
道行
1736
原创
6
奖券
1120
斑龄
51
道券
55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06
— 本帖被 yxmm00 执行加亮操作(2018-05-06) —

上市公司有了丰厚的现金,不去再投资、不去现金分红,却偏爱于投资理财,这似乎成为了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从过去几年时间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规模在水涨船高,从以往不足百亿到逾千亿,而后再到逾万亿的规模,对于上市公司的理财偏爱症,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上市公司理财意愿的有增无减,这种热潮却逐渐传导至部分“不差钱”的上市公司身上。其中,根据统计,A股市场多家白酒类上市公司也把理财作为企业重要的现金增值方式,甚至把资金大规模投向理财。至于近年来热衷于现金分红,且年均股息率很高的格力电器,今年却改变了方式,年报不进行分红,却把190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投向了理财业务。


不可否认的是,与企业利用资金再投资生产相比,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较稳定。甚至,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一年下来企业的主业利润还比不上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在主业扩张空间有限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却更愿意把资金投向理财渠道,试图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率。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A股市场就有逾千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而理财规模达到逾万亿的级别。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规模从刚开始不足百亿的水平,大幅飙升至逾万亿的规模级别,上市公司宁可投向理财,也不愿意扩大主业、做强主业,这确实让人感到了困惑。


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系列理财行为,也并非没有原因。


事实上,对于不少上市公司而言,并非不愿意把资金投向实体,把主业做大做强,而是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近年来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重组,外延式并购需求旺盛。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外延式并购却呈现出分化的效果,有的企业借助外延式并购实现了规模的壮大、股票市值的飙升。但,有的企业却因缺乏外延并购的基因,且缺乏了良好的投资项目,甚至因过度外延式并购而加剧了企业自身的财务压力。由此一来,对于部分企业而言,与其增加不可预知的风险,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资金投向理财渠道,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率。


再者,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虽然存在再投资扩张的需求,但因项目仍处讨论或等待审核的过程,却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巨额资金站岗的风险。由此一来,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就把资金投向短期理财,实施阶段性的理财投资,从而达到提升资金利用率,避免资金长期站岗的问题。


此外,则考虑到当前国内市场仍存“两多两少”的问题。具体而言,即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其中,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却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确实,与不少颇具投资风险的投资项目相比,把资金投向理财,反而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仍需警惕一种现象,即对部分“不差钱”的上市公司来说,为了规避“上市公司募资不得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约束规则,部分上市公司却先把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而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募集资金,并由此大幅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但是,对于这样的举措,实际上还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并借此反复定增摊薄股东的权益,或多或少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上市公司,尤其是“不差钱”上市公司偏爱理财的行为,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宁愿把资金投向理财,而不进行再投资扩张,把主业做大做强,这本身也是对自身主业不自信的表现。至于部分上市公司,手握大量现金,不仅没有再投资把主业做大做强的考虑,而且也没有回购股份、积极增持乃至现金分红的想法,反而热衷于钻政策空子,试图从最大程度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这就是一种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此类现象确实需要正确引导
1条评分金币+5
yxmm00 金币 +5 鼓励一下 2018-05-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