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71阅读
  • 0回复

[疾病治疗]谨防“湿热症” 中医5大祛湿疗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78
金币
35506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6-19
— 本帖被 疾风-劲草 执行加亮操作(2016-06-29) —
40岁的何先生最近老是觉得乏力、胃口不好,口舌生疮。来到中医内科检查,医生发现王先生脸色很差、舌红苔黄、大便秘结,典型的湿热上火症状。专家指出,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此时空气潮湿,湿气重,不利于脾胃健康,一般人可采用中医疗法,祛除体内湿气。中医疗法祛湿有哪些方法?为你一一详解。
中医祛湿疗法
芒种前后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导致空气潮湿,天气闷热,意味着我们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人们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发困、心情烦躁、没有食欲、口苦等症状,其实这正是黄梅天常见的一种“湿热症”的表现。湿气重易损伤人体脾胃,引起食欲不振,身体困倦。下面介绍几种中医祛湿疗法:
一、中药祛湿清热
上班族应酬多,常吃辛热的食物,如白酒、火锅、羊肉等,就很容易上火,会导致身体乏力、口舌生疮、吃不下、便秘、小便黄等症状。这时候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宜清淡,尽量选择含糖分少的食物。
如果体内湿气很重,也可选择一些芳香的药材来化湿,如藿香、陈皮、茯苓、半夏等。但因为中药用药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如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胃口很差等,建议先到中医科检查一下自己的体质,以便对症用药。
二、针灸、拔罐泄热化湿
祛湿除了中药调理还可用针灸、火罐等。现代女性容易有便秘,晚上也睡不好。医师说,芒种节气,气温高,雨水多,人体也容易湿热稽留。
拔火罐也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祛湿方法,具有清热解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除了来医院拔,在家中也可自行操作。但拔罐时应注意以下4点:
1、保暖。拔罐时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治疗,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不要将燃烧的酒精落在身上,过热的罐子勤更换。
3、不宜拔的部位: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
三、穴位按摩与艾灸化湿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湿热之象时,可以按摩和艾灸一些穴位祛热,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 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5 、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四、  冬病夏治三伏贴
芒种节气过后,可根据中医师指引进行三伏贴。冬病夏治源自《黄帝内经》之春夏养阳原则,利用夏季(初伏、中伏、末伏阶段)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病症减轻或消失,其中三伏贴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期间,肌肤腠理开泄,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五、药浴祛湿

药浴的使用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据载,自周朝开始流行就用香汤浴洁身,宋明期间,这种香汤浴传入民间,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人们择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防病。
夏季常用五枝汤洗浴,是为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在药浴的过程中,除了水本身的理化作用(主要是温热作用)外,主要是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根据不同药物的组方,可起到舒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

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浸浴、熏浴、烫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 浸浴的具体方法,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为例: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到入浴水内,即可浸浴。有条件的可每日一次,这种药浴方法适用全身浸浴液亦可用于局部泡洗。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6-29 00:18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2
疾风-劲草 金币 +12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6-06-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