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高窟,顶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等众多光环,也是闻名遐尔的世界艺术宝库,自然成为我们敦煌之行的压轴之选。
景区一共有七百多个巧夺天工的精美石窟,但真正开放的并不多,为了确保这些瑰宝不因游客太多而受到破坏,景区推行了每天只允许6000人参观的限流制度,所以门票并不是想买就可以随时买到的,而是需要提前预约,而且预约的还不是按天计算,而是某天的某一个时段,预约到什么时段,什么时段之前就一定要到达排队,如果迟到了,可能就需要另外预约。
我们预约到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四十分,其实是一个颇为尴尬的时间,可谓不早不晚,迫使我们五点多种就起床去鸣沙山、月牙泉,而且把在那里的参观时间压缩到只有段段的四个小时(包括路上交通及爬山看日出),那也没办法,谁让莫高窟那么有名呢?它不仅是敦煌的名片,也是中华石刻艺术、佛教文化、壁画艺术的重要名片,所以必须得看,可以说“没去过莫高窟就不算真正游过敦煌”。
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月牙泉,匆匆忙忙的赶到莫高窟,谢天谢地,一路顺畅,还提前了二十多分钟,赶紧排队。首先等待我们的是两场关于莫高窟历史形成与文化影响的电影,看完后再由景区的接驳车拉去真正的莫高窟(路程大约有十分钟的车程)。
如果你以为下车就可以进入石窟参观,那就错了,而是要在一道围栏外排队,而且是长长的队,往前一望估计有一两百人左右,好在速度还是挺快的,约莫二十多分钟后,前面的人员便进去差不多了,工作人员开始给我们发放耳机,并告诉我们正确的使用方法,然后三十人跟一个导游开始进去参观,导游讲话的声音不大,但我们同一个频率的人都听得很清楚,若跟错队,或者拉得太远就听不到讲解,所以大家只能小心的跟在导游的身边。
莫高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期,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途经此山,怱见金光四射,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用于修行、宏法,此后跟进的僧人越来越多,到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期达到顶峰,有洞窟千余个,由于此处位于沙莫的高处,故取名为“漠高窟”,后因漠与莫相通,才改为莫高窟(不过也有另一说法是: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里,几经兴衰,现在余下来可以看到的还有七百多个石窟,而这些石窟竟然没有一个是官方开凿的,全是民间自发建造,各个朝代、各个民族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素材、不同的思想海纳百川般的汇聚于此,造就了这个集建筑艺术、彩塑世术、壁画艺术于一体的世界著名文化瑰宝。
工作人员一边为我们讲解,一边打开一些石窟让我们参观,他们把现在开放的近百个石窟按年代、按风格、按艺术题材进行分类,一共带着我们参观了八个石窟,基本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石窟代表。这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96号石窟,这应该是莫高窟最大的一个石窟,里面有一尊高达35.5米的石佛,也是莫高窟最大的佛像,据说建于唐代,为石胎泥塑,虽多次重修,依然雄伟壮观,外面有一个九层高的中式楼阁,攒尖高耸,檐牙错落,是莫高窟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观中,给我们最多的感觉是惊赞,为这里巧夺天工的艺术感到惊叹,但也有很多遗憾,比如说石窟的破坏,再比如当我们在16-17窟听说这里曾保留着五万多件秘藏的历史文献,却在清光绪年间被先后到来的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骗走后,大家都觉得非常的痛心,这些收集于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话、医学、科技、宗教、艺术文献在这里静静贮藏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却以那样的方式流失海外,现在成为别国博物馆的一级珍宝。
参观完八个石窟,导游将之前发给我们的耳机收走,然后让我们自由活动,可以在外面拍拍照(石窟内不允许拍照,外面可以),再看看边上的一个展览馆,出来后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该用午餐的时间了,于是便作别莫高窟。

这便是我们初到莫高窟的地方,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景区,这只是让大家看莫高窟影片的地方,也算是一个接待中心吧。

观看影片的时候不让拍照,内容就是介绍莫高窟的形成及文化的,手机手盲拍了一张。

看完影片还需要坐车前往真正的景区,大约需要十分种的车程,这是在路上拍的。

到达景区,但景区还有围栏,还需要排队才可以进去

长长的队伍,快到我们的时候,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发放一个耳机,每三十个人一个队,由一个导游带着

然后才是真正的进入景区去参观

当天太阳很烈,很晒,天空也很蓝。

里面有很多个导游,带着不同的队伍,为了不相互影响,他们都有自己的线路,基本都是错开的。

里面是不允许拍照的,因为里面很黑,闪光灯对壁画有较强的破坏力,色泽会慢慢的变淡,工作人员使用的灯光是专用冷光灯,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危害

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渝帆也很不自觉的用手机偷 拍了几张,没有开声间,也没有开闪光,完全是借助工作人员的灯,想必应该不会造成破坏。

不过毕竟偷 拍毕竟不好,还是心虚,其实也没拍几张,在此还是提醒大家,最好不想去拍,毕竟是景区规定,一但发现了肯定不好,而且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我们还是应该要支持。

这张是偷 拍的几张照片中效果最好的,罪过,希望菩萨莫怪。
从偷 拍到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雕刻是极其精美的,而且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些色彩依旧那么鲜艳,真不愧是文化瑰宝。

其实大家真的想了解这些石窟内的文物,可以扫描每个石窟外面的二维码,手机会自动进入一个介绍该石窟详细内容的网络页面,还是挺方便的。

这个就是16-17号石窟了,17号是一个藏经洞,是16号石窟墙壁上的一个窟中窟,里面之前藏有五万多件文献,可惜流失海外了。

外面的建筑是后来修的,为了方便游客参观,以前是没有的

到了这里怎么说也要留影一张

由于里面不让拍照,其实拍的照片非常有限,外面也没有太多拍的,一条排过去都是那样,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里有一个陈列馆,可以自己慢慢参观

正午时分,景区的游客并不多,正是拍照的好时机

出来景区已经二点多,大家肚子都饿了

临走之前,莫高窟的牌枋一定要拍一张

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这是手机扫景区二维码后,石窟介绍里面的一些图片,在手机上看还颇为清晰,但用于网络分享质量还是差了些。
